地下文物看陕西:追溯秦国的萌发
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由于远古时代秦人留下的历史记录过于简略,其活动足迹又飘忽不定,因而关于秦人的起源一直存在“东来说”与“西来说”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东来说”认为,秦人起源于东临大海的山东半岛南部,是长期活动于山东境内的古代东夷族的一支。“西来说”则认为,秦人发源于甘肃天水地区,属于生活在西北广阔区域的少数民族西戎的一支。不论“东来说”还是“西来说”,均认为殷商时,秦人先祖曾为商朝镇守西戎,封疆西陲。


西周初年因参与商余民的叛乱,遭到周公旦的惩罚而沦为庶民。秦人善于养马、驭车。周孝王时,首领非子因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而被封为附庸,在甘肃天水清水县秦亭建立秦邑,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秦人首领襄公因派兵护送有功,被平王由大夫提升为诸侯,得到了“岐丰之地”的赏赐,并获准与其他诸侯国“通聘享之礼”。这样,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历史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秦人便以崭新的政治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式建立了国家政权,跻身于诸侯国之列。




公元627年,发现于今陕西宝鸡石鼓山。以形状似鼓而得名,因其文字内容记狩猎事,又被称为猎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0件石鼓各刻四言诗一篇,与《诗经》大小雅相似,格调也接近《大雅·车攻》等篇。原文700字以上,现存272字。字体近于籀文,是秦国特有的风格,在文学史、书法史上均有重要地位。
但当时的“岐丰之地”(即西周过去的岐邑和丰京,也就是今天的整个关中平原)为戎狄所占,秦建国的受封之地实际上是一“纸”空文,即周平王所谓“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从秦襄公开始,秦人为了取得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土地,操戈执矛,同仇敌忾,一步一步地从陇西向关中推进,与戎狄展开了长期的鏖战。这是一个充满血腥和悲壮的年代,不知有多少秦人战死在疆场上。《诗经·秦风》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风云有着生动而感人的描述,其中既有胜利的乐章,也有失败的悲歌。经过四代国君、80余年的不懈努力,秦人终于赶走了关中的戎狄,建立起一个以周原为中心,西起今甘肃天水,东至今陕西华州的千里之国。又经过上百年的苦心经营,秦穆公时甚至名列春秋五霸之一,同东方强国齐、楚、晋等一起进入当时的最强者俱乐部。





在挺进关中的途中,秦人一方面保留本族建国前固有的文化,一方面全面吸收周文化,并创造性地加以融会贯通,使秦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向关东诸国文化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实际上,秦人吸收接受周文化,早在建国前就开始了。但那时受地域的局限,秦人吸收文化并不专一,受西戎文化的影响还较大。在进入关中之后,特别是自秦文公“收周余民”始,秦人接受周文化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周余民”,指平王东迁后,留在关中旧地的周人,他们保留了周人善于稼穑的农业传统,经济生活和文化水平都明显高于关中境内的其他部族。“收周余民”一方面获得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拥有了他们掌握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秦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提升了秦文化的内涵,极大地影响了秦国的社会结构和精神风貌,以至于到了秦穆公时代,一向被山东诸国视为“戎狄之邦”的秦国,竟然以霸主之名而声威显赫,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而扬扬自得,雄心勃勃地公开“称霸”了。如秦穆公兴建的宫殿取名“霸城宫”,又将关中的雍水改名为灞水,“以章霸名”,这就是现在灞河之名的来历。可以说,不断向东扩张领土以及称霸的野心是秦国历代国君最执着的追求。
江浙沪盗墓者联手盗山东王墓,特买防毒面具,挖两小时后不敢挖了
江浙沪三地盗墓者联手盗山东王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山东济宁市北郊的任城区李营街道办事处原萧王庄附近,有4个如小丘一样的大土堆,当地人称为“堌堆”。这里本来有9个堌堆,1949年后被平毁了5个,能确定位置的有6个。目前有封土的4个分别定为1、2、3、4号墓。1969年当地驻军在堌堆上挖防空洞,破坏了封土和墓室,墓砖都暴露了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0:220000朱元璋发迹后废原名“重八”另取,但不是“元璋”,叫什么?
中国古人取名喜好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名字,不少网友曾问我“倪方六”是什么意思,觉得有点深奥。其实这是很俗的一个名字,就是父母姓排行。将排名用于名字中,在过去底层人群中间特别流行。类似的还有根据出生日期、时辰、生下时父母年龄起名的,这就是所谓“数字入名”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朝最为流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6:360000世界上第一个多舱空间站,苏联和平号空间站(01年坠毁)
科技迷对空间站应该不陌生,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太空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上长时间运行,并且能供航天员巡访、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多舱空间站是哪个吗?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世界上第一个多舱空间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39:010002黄翠梅:周代贵族佩饰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黄翠梅、张欣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6日下午2:30-6:00,台南艺术大学的黄翠梅教授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做了《周代贵族佩饰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演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39:530000香妃墓在哪里 香妃墓开棺时的照片(只剩头骨和部分肢骨)
《还珠格格》中的香妃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她是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的妃子,可惜英年早逝。历史上,关于香妃的真实容貌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而通过挖掘香妃墓,其容貌也被复原,她确实是一位肤白貌美的古装美人。接下来,通过香妃墓开棺时的照片,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一、香妃墓在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1: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