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平:“点亮东方”——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
河姆渡遗址位于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是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相对的另一条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主线。浙江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在《 “点亮东方”——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从上山到河姆渡的社会进程,包括:一、东方概念的由来和界定;二、东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三、东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四、东方文化的形成动因。
一、“东方”概念的由来和界定
东方的概念很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个是从地理学上理解,另一个是从文化历史这个层面理解。所以东方的概念第一块就是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东亚和今天重点讲述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二块是东方文化的概念,从文化层面上给大家介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1万年到距今5000年前,浙江东北部地区以及上海、苏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东方是西方人提的一个概念,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太阳系中旋转,可以说是不分东西的,有个旋转的方向而已。然而从地理学的角度,打开世界地图大家会看到东西的区别,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今天在座的各位处于上海市东北市区的东北部,那么相对于浙江来说,上海在浙江的北方。从整个地球来讲,欧洲人对世界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在十五六世纪,东西方的概念慢慢的明确起来,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整个欧亚大陆的东部,特别是中国现在所在的范围是东方,那么东方的概念非常大。再回到人类诞生、拓展和扩散的过程,经过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几百年的研究,才逐渐明晰人类迁徙的路线。人类从非洲起源,扩散到欧亚大陆以后,分出西方和东方两块人类文明的主要覆盖区,中国是东方这样一个大的概念的主要范围。上海所在地区是东方的核心,浙江处在上海的南侧,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工作,对整个东方地区核心地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有了最完整的资料,所以今天我能够坐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点亮东方这样一个题目,与我这30多年里从事考古工作所发现的成果相关。
在地理学上,把整个地球分成东西半球,欧亚大陆在东半球,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分为欧洲和亚洲,从几千年前至今,欧亚大陆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分布区。在史前时期,由西至东依次分布着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化、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化、中国两河流域的东方文化,当然也许还包括东南亚、日本、朝鲜,但东方文化的主体肯定是在中国东部地区。刚才已经把东方的概念做了解题,现在经常提到的东方的概念也许有文化、政治、经济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我们今天考古上需要关注的就是东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现在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可以通过夜景来区分哪里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无疑是灯光最亮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状?从我们考古人的角度去恢复,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东方文化的历史过程。
南亚次大陆印度区域和中国的东部区域是现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区域,也是史前文化最发达的两个区域。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现在最发达的两块文明区域在1万年前是什么样子,即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东方文化什么时候开始比较明显地发展起来的?东方文化又如何展现出这么一个早期的发展过程?东方文化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
二、 “东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今天讲的东方的地理位置具体一点就是欧亚大陆的东部边缘,也有远东和华东这样的一些提法,这些概念是通俗的表述,也有地理学的名称。远东地区不是一个严格的地理概念,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上海可以说是远东地区的一个区域,也有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苏南地区、浙北地区这样的意思。今天重点要介绍的区域是杭嘉湖地区、宁绍地区、舟山地区和金衢盆地,我个人理解这些地区都包括在东方大的地理概念里面,是东方的一部分,或是东方的核心。更加具体一点就是利用我个人熟悉的考古材料来介绍浙江、上海和苏南这么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从地貌上来讲有三点特殊性。第一点,这里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浙江以南都是连绵的江南丘陵地区,有高高低低的丘陵和山地,往北是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平原,再往北是大片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更往北是黄河下游的淮河平原、华北平原。所以浙江北部,包括上海西边这一块处在地貌的过渡地带,这是影响史前文化面貌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第二点,这里是东方最核心的区域,处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地带。第三点,这里是南北交汇地带,浙江、上海和苏南处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又是南方地区的北方,所以这一区位特点决定了位于浙江、上海、苏南这个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过渡性特征和兼容性特征。
三、东方文化起源与发展 ——从上山到跨湖桥(井头山)再到河姆渡
这是今天给大家重点讲的主要内容,第一块继续交代一下文化分布的空间和聚落环境,第二块是生业经济,第三块是聚落形态,第四块是手工业技术,最后是原始艺术遗存。年代框架为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从距今1万年左右到距今5000年左右。根据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的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存大概是距今不到200万年,这是一个学术界和旧石器考古界公认的年代数据,中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元谋猿人比较确定的年代是180万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和浙江这一带,最早的旧石器遗存在浙江的西北地区。中国境内旧石器文化或者说是古人类的演变迁徙过程,大体上是从中国的西部往东部迁徙或者传播,比较具体的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新石器早期阶段,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板块,从南往北依次是珠江流域史前文化区,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区,淮河和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区,辽河和东北地区史前文化区。不同的学者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主要为这四块大的文化区。新石器中期阶段,距今7000年到距今6000年前,在中国长江流域发现了一些类似于河姆渡遗址的史前遗址,数量并不算多,但足以反映长江流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一)文化分布空间与聚落环境
浙江北部以杭嘉湖平原为主,杭嘉湖平原西侧有一个山地丘陵区与皖南丘陵相连,这块地方经过我们最近十年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文化的旷野型遗址,如安吉上马坎遗址、长兴七里亭遗址、紫金山遗址,有的考古报告已经出版,有些还在编写当中。可以确定浙江境内发现了距今100万年到8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早的史前人类遗址就在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和长兴一带。东方文化最早的年代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给大家重点介绍浙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阶段的考古发现情况,来说明从上山到河姆渡文化时期,考古材料所展现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过程。浙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从1937年开始,到现在经过了八十年左右的时间。浙江的地域不太大,只有10万平方公里。我们浙江考古人特别自豪的地方就是在这么一个小范围的地域里边发现了新石器早期至晚期连续的史前文化遗存。早期以上山文化为代表,年代为距今10000年到8000年。中期以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杭嘉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为代表,距今8000年到5300年。晚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距今5300年到4300年。我按照这样的时间序列给大家具体做介绍。
年代最早的上山文化覆盖的核心区域是浙江的金衢盆地,大家知道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就在金衢盆地的中间,现在经济比较发达,还是有很多的历史积淀。跨湖桥文化比上山文化年代略晚一点,在很大地域上是重合的,也有一些不重合的地方。河姆渡文化的大致分布区包括现在的宁绍地区东部、台州地区北部和舟山地区,这是我个人从事考古工作最多的区域。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区也是浙江史前文化的核心区,跟上海的距离更加接近,上海和浙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都在同一个地理范围里面。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河姆渡文化区里的材料,接下来就从上山文化开始介绍。
从2005年发现上山文化第一个遗址以后,通过调查和发掘已经发现了18处遗址,其中第一个是上山遗址,第二个是小黄山遗址,然后是龙游荷花山遗址、仙居下汤遗址、峙山头遗址,现在正在发掘义乌桥头遗址,还有准备要发掘的永康湖西遗址,这些都是上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上山文化是全国范围内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发现最密集的一个考古学文化,有五六处遗址经过考古发掘。上山文化的分布地域,主要是金衢盆地,周围有一些海拔几百米的低山丘陵,环绕着一些小的盆地,现在看起来比较适合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人生存,可以早到距今12000年到10000年,是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域,也是研究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最重要的一个区域。通过中国南方地区湖南和江西的考古发现情况来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很可能早至距今15000年前后,活动空间也是在盆地和盆地里低矮的丘陵。上山文化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中,金衢盆地的海拔高度为30米到50米,周围还有一些小的盆地。上山文化的第一个遗址——上山遗址位于金衢盆地北侧浦江的小盆地,周围是海拔几百米的山地和丘陵,中间有浦阳江支流流过,海拔在50米左右。小盆地非常适合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开展狩猎采集,早期农业基本上也是在这样的小盆地里开始发展起来的。小盆地是浙江的粮仓,金衢盆地是一个主要的区域,现今种植的农田基本上是水稻田,还有油菜和少量的麦。
上山文化之后的跨湖桥文化,特别是跨湖桥遗址,聚落分布的环境有一些变化,从上山文化的盆地、丘陵地区,慢慢地转移到比较低矮的丘陵以及近海岸的河口滩涂地区。这是一个小的变化,到了河姆渡时期会有一个更大的变化。跨湖桥遗址在杭州市的东南方向,位于两个小山丘环绕的小山谷里的山麓坡地上,山谷海拔比较低,只有五米左右。最新发现的余姚井头山遗址离田螺山遗址很近,距离河姆渡遗址也不远,井头山遗址的年代和跨湖桥遗址差不多,在距今8000年到7000年,当时古人类选择的环境跟上山时期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既选择一些丘陵和低矮的盆地中心区,也开始选择沿海地区海拔非常低的滩涂平原区。田螺山遗址是在滩涂平原区,井头山遗址也在滩涂平原区,年代与跨湖桥遗址的测年数据是同时的。跨湖桥遗址和井头山遗址这个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已经比较大,分布到真正的沿海地区,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的后面是一条东西向的公路,公路的北侧就是四明山余脉,南侧山脚下的小盆地就是井头山遗址和田螺山遗址所处的小地貌。井头山海拔只有70多米,南坡下有一个现今地表不能看到的地下的小山包,距地表大概六米以下,海拔-5米左右。井头山遗址所依托的这个地下小山包,在8000年前是一个海边小岛,小岛边上当时有一个村庄,从出土遗存来看,这是真正依赖海产品作为生活资源的中国最早的沿海村落。这个遗址的发现非常特殊, 2013年,遗址所在地准备要建厂房,建厂房之前要做地质钻孔,钻孔取样以后,一部分东西散落在地表,被一个放羊的老头捡到,将一些贝壳、陶片、骨头带到我正在发掘的田螺山遗址的驻地,因为我一直关注河姆渡文化的来源问题,所以看到以后非常敏感。原来我也发表过几篇文章,推测河姆渡文化前身的文化面貌。蒋乐平老师还有所里的其他几位老师跟我的判断不一样,他们认为河姆渡文化的前身是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我个人一直认为河姆渡文化的来源肯定在当地,而不在内地,现在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基本上证实了我的判断。
早期河姆渡文化的核心区在宁波和台州地区,更加具体的是以姚江流域为核心的地区,处在低海拔山麓坡地和滩涂平原的交接地带。原来在河姆渡报告和遗址发掘之后的宣传当中有个不太确切的说法,河姆渡遗址位于宁绍平原。现在看起来很多遗址不在平原上,而在四明山山脉和沿海滩涂的交接地带,当时还没有真正的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经过发掘的河姆渡遗址、鲻山遗址、田螺山遗址、傅家山遗址,这四个距今7000年的早期遗址基本上都在山脚,而不在姚江河谷平原的中间,遗址的分布跟环境变化是紧密相关的。田螺山遗址依靠四明山余脉,海拔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小山丘,现今生长着大量的杨梅,优越的遗址环境孕育了非常发达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所在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当中环境多样性最具优势的地方。既有可以采集狩猎的山地丘陵,也有可以利用海产品的古海湾,还有小块的滩涂平原,大量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溪流,它的环境多样性是最好的,古代可能更加好。各种各样的生活遗物在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里保存的非常完整。河谷平原非常适合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现在遗址的周围是海拔比较低的水稻田,古代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很多也是农田。田螺山遗址离现在的海岸30到40公里,现在的海岸就是杭州湾,而当时的村落就在小海湾的边上,现在所在的区域看起来是平原,在那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小的海湾。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宁绍平原才基本变成现在的样子。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原来就是离海边比较近的村落,处于低海拔、地下水位高的埋藏环境,所谓的低海拔是现在的地表海拔为2米,而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层在海平面以下,长期浸泡于有一定盐分的弱碱性地下水里边,所以有机质遗物保存得非常好。
从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5000年的时间段中,史前文化选择的环境经历了一个从海拔比较高的丘陵台地到低海拔的山麓坡地和沿海滩涂平原的变化过程。
(二) 生业经济(模式、手段)
生业经济在提法上比较多,生业模式、生业手段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现在经常提的就是生业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两大块,一个是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第二个就是从渔猎到家畜饲养的变化。根据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发现的材料,给大家介绍生业模式的缓慢变化过程。上山遗址保存环境与河姆渡遗址相差很大,基本没有保留下来有机质遗物。这给我们判断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生业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制约,但还是保留了比较多的陶器和石器,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上山文化早期的生业手段,以采集为主,已经开始稻作农业。大口盆是上山文化的典型陶器,还有磨制的石磨盘和石磨具。通过大量的泥土淘洗,收集了少量的几颗米粒。我们所里做植物考古的郑云飞老师通过米粒的粒型变化以及植硅体形态的测量,认识到上山文化时期,浙江金衢盆地已经开始早期稻作栽培。加工工具有一些石磨盘、石磨具,还有土塘坑,这些土塘跟采集相关,磨盘跟早期粮食的加工相关,采集经济在当时是一个主要的谋生手段,稻作经济可能已经开始了,但是在食物结构中占据的份额还比较小,真正的比例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这是有关稻作农业起源阶段非常难得的遗存。
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上山遗址中水稻遗存很少,经过专家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确定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应该在距今12000年到11000年,这是目前在稻作研究领域里比较公认的时间,以上山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一个起源地。有了农业以后,人类文明才可以真正的加速度发展,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最主要的内容,为什么能够点亮东方?东方文化和东方文明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跟农业的发展过程是紧密相关的。嵊州小黄山遗址的发现情况与上山遗址比较相似,但是发现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两年,所以没有命名小黄山文化,有了上山遗址和小黄山遗址以后,就命名了上山文化。小黄山遗址也有反映采集经济的石器,如一些带凹槽的石球,专家们对这些石器的真正用途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定跟当时的经济手段相关,与采集或广义的农业相关。上山文化的农业发展,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农业的开始,也是东方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基础能源。距今10000年左右开始稻作农业以后,从上山文化到跨湖桥文化,再到河姆渡文化,5000年中农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它的重要性也一步一步显现出来。跨湖桥文化出土有比河姆渡文化更早的骨耜,稻谷的粒型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上山文化稻谷的粒型比较瘦长,接近于野生稻,到了跨湖桥文化时期,粒型变宽,经过人类的驯化和种植栽培,水稻的产量也逐步增加。距今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的陶支角中夹杂稻谷,也出土有反映当时采集经济的桃核,可能是野生的,也有可能经过一定的人工干预或培育。
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更加成熟发达,体现稻作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生产工具,当时稻田里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骨质农具和木制工具,我和郑云飞老师一起复制的骨耜,在农田里经过多次实验,翻出效率非常高,跟现在的铁锹有一定的可比性。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引起很大的轰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丰富的稻谷遗存,完整的谷粒保存的非常好。当时的轰动既有保存较好的原因,也有河姆渡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原因。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稻穗,这是研究稻作农业的重要证据,意味着当时稻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制作者倾注了个人感情将稻谷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内容刻画在原始的陶器上面。还发现一些收割稻子的镰刀,加工稻谷的木杵等。河姆渡、田螺山这些遗址里发现稻作农业的各方面的遗存,非常确凿的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与采集和渔猎这两类遗存做比较,稻作农业在当时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没有达到最主要的地位,稻米在距今7000到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还没有真正成为主食,但是已经比较重要了。采集、渔猎和稻作经济手段,在当时不相上下。我们在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工作中专门做了水稻田的发掘,在田螺山遗址的南侧和西侧分布大片水稻田,水稻田剖面的第⑦层是距今大概6000到55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第⑨、⑩层是距今6000年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海相沉积层,因为海水短时间上升淹没稻田,无法开展正常的稻作农业,第⑫层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从剖面上可以看到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到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唐时期的地层,这是田螺山遗址中非常典型的剖面,生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非常清楚。
田螺山西边的水稻田田埂保存非常好,距地表1米左右,稻田出土有很多陶片,在土壤里淘洗出稻谷,小穗轴看得非常清楚。我们和英国伦敦大学的学者合写的一篇从小穗轴判断水稻驯化过程的文章,发表在《科学》2009年第3期。水稻田里还淘洗出一些跟环境相关的杂草种子,地层中获取到大量的碳化米粒,可以看到田螺山时期的稻谷比较饱满,宽度越来越宽,是驯化和改良以后的结果。我们从田螺山和河姆渡遗址里边看到大量采集的陆地上的植物遗存,橡子坑数量非常多,大量的芡实、核桃仁、豆类、麻栎果和柿子核在田螺山遗址保存得非常好。上山遗址里看不到这样的遗存,田螺山遗址里面可以看到当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垃圾,如保存比较完整的葫芦,出土时皮的颜色还很鲜亮,还有茶树根。日本东北大学做植物考古的铃木先生对茶树根做切片取样,最早提出可能是茶树根,我们进一步在他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研究,特别是茶氨酸的含量检测,得到比较可靠的数据,距今6000年前中国南方地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是不是用于喝茶,现在还没有一个结论。我专门到云南西双版纳去看现代野生大茶树的生长情况,也去看了云南傣族的一些村寨,村庄的边上种植茶树,所以我相信当时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周围种茶树是完全有可能的。文献上记载中国的绿茶起源于西周,西周大概距今3000多年,而田螺山的发现一下子往前推到距今6000年左右。田螺山遗址周围的水体非常发达,大量的水生植物被采集,例如芡实,就是现在的鸡头米,现今苏南地区生产的还很多,还有菱角,菱角和芡实是河姆渡时期采集的两种主要的水生植物。
从上山到河姆渡时期是经济手段从采集到稻作农业的变化过程,农业从起源、起步到发展,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采集经济变得次要,河姆渡文化时期采集经济尽管不是那么重要,但还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手段之一,没有被取代。稻作农业技术进步,高效农具逐渐普及,聚落外围农田面积增加,田螺山周围通过钻探和发掘发现了100亩左右的水稻田,郑云飞老师估算当时的亩产量达到150斤,稻米的形态从比较纤细的接近野生稻的形态,逐渐驯化成粗壮形态。从上山到河姆渡时期同时也是生业经济从渔猎到家畜饲养的变化过程。上山遗址中没有保存有机质遗存,渔猎的情况不清楚,到了跨湖桥文化时期,跨湖桥遗址里收集到比较多的动物骨骼,有水牛的骨骼,也有大量的鱼骨,还有鹿的骨骼,鱼骨比较多一点。跨湖桥遗址相对于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鱼类的数量和种类还是较少的。去年发掘井头山遗址,中间地面已经距地表6米多深,上面全部是海相沉积,考古发掘在6米以下的平面上布探方进行正式发掘,海相淤泥下还有大概1到3米的淤泥层覆盖在文化层上。文化层分布在古海湾边上的小山包的两边坡下,主体在东坡下。我们用60公分直径的钻机对文化层进行钻探,提取堆积,发现有大量的贝壳,经过仔细分类,有牡蛎以及一些红衣陶、黑皮陶和夹砂陶,还有动物骨骼、骨器、木器、桃核、狗的粪块等,各种各样的遗物数量非常多。上个世纪70年代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动物骨骼保存的非常多,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水牛的骨骼出土比较多,有学者经过对水牛头骨的初步研究,认为水牛已经经过一定的人工驯养,但是骨骼还有一点野生的特征,跟稻米的驯化过程比较相似。这个观点还有争议。河姆渡遗址包含的动物种类有61种,出土有猪的陶塑,刻在陶器上的猪的图像,以及猪的下颚骨,完整的猪骨发现很少。鱼类骨骼非常多,包括海鱼和淡水鱼。田螺山遗址出土鹿骨非常多,还有牛骨、鸟骨和龟甲,出土时几乎跟新鲜的一样。根据地层当中出土鱼骨的情况,河姆渡人和田螺山人能够捕获几百斤的海鱼,加上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可以确定河姆渡遗址和井头山遗址的古人是中国沿海地区非常善于利用海洋资源的最早的先民。我们对田螺山遗址的鱼骨坑做了分类鉴定,海鱼有鲸鱼、金枪鱼、石斑鱼、鲨鱼,淡水鱼主要是鲤鱼和鲫鱼,还有黑鱼、黄颡鱼、甲鱼。田螺山人和河姆渡人利用的渔业资源非常大,真正的鱼米之乡就是从河姆渡文化开始的。
从上山文化到跨湖桥文化再到河姆渡文化,生业经济的总体为采集、渔猎和稻作农业三大类,但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和表现情况不太一样。采集经济从主要地位,慢慢变得次要。稻作农业的重要性从河姆渡早期到晚期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渔猎经济一直比较重要,但是也有波动。渔猎作为传统的经济手段之一,上山时期因为保存的局限性无法判断,到了跨湖桥、河姆渡时期从保存下来丰富的动物遗骸来看,渔猎手段在当时还是非常重要的,跟稻作农业不相上下,而稻作农业在上山时期缓慢发展之后,渔猎手段到跨湖桥、河姆渡文化时期,重要性没有明显的减弱。具体一点,不同的动物考古学者根据对狗、猪、水牛、鹿的研究认为跨湖桥、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家养或者驯化,可能出现畜力利用,有可能水稻田里的耕田用牛,但还不是一个公认的结论,如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聚落形态与社会发展、建筑形态和建筑技术、建筑工具
发现上山文化小黄山遗址的建筑遗迹在地势比较高的黄土台上,很可能是地面式的,有柱坑,早期定居村落的房屋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更加具体的形状结构看不到,上山时期建筑遗迹中所获取的信息还是很有限的。
跨湖桥文化跨湖桥遗址中出土少量的木构件,因为跨湖桥遗址在发掘时只剩下遗址的边缘,所以没有发现真正跨湖桥时期的建筑遗迹,只能知道是木构建筑,但是建筑技术、形态都不太清楚。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掘之后,对中国长江流域史前建筑有了突破性的认识,河姆渡遗址保存着非常良好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从遗迹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以村落为单元的长排房,干栏式建筑的形态特征非常清楚,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干栏式建筑。复原的河姆渡时期干栏式建筑的长排房,每排长度20多米,进深10米,西北东南向为主。田螺山遗址里保存的建筑遗迹也非常好,比河姆渡遗址保存的更加清晰,中国南方地区传统的木构建筑的源头目前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田螺山遗址发掘区的聚落布局中有居住区,干栏式建筑的长排房、木构的寨墙以及架着一个独木桥的小河道环绕着遗址,根据干栏式建筑的层位和木柱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建筑单元。村落中心还出土有15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跟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姜寨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大房子在性质和功能上比较相似,可以说中国南方地区的礼仪建筑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出现,它不适用于日常居住,而是用于开会娱乐等功能。日常居住的长排房就在中心房屋的边上,更大的范围还没有发掘,但这个村落的中心布局已经比较清楚。
河姆渡文化时期田螺山遗址的干栏式木构建筑的营建技术,从早期阶段第⑦、⑧层里台桩式的营建方式,到挖坑备柱的方式,再到第三期挖坑垫木板立柱的方式,到最后挖坑填埋红烧土的立柱方式,四个发展阶段非常清楚。⑥层下的平面上保存有距今6500年前的柱网,比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排桩式的还要典型,跟现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布局相似。根据对柱坑的解剖,距今6000年前出现了垫板上面立柱的技术,田螺山遗址的一个柱子下面垫了六层木板。遗址中出土有直径非常大的方形柱子,在6500年前利用这么大的柱子,房屋的体量应该很大。还出土有一个三级台阶的独木梯、木桨以及通向外面水稻田的独木桥。村庄边上有埠头和船,与广西三江侗族马鞍寨的村寨格局几乎一模一样的,现在少数民族的村寨可以说是河姆渡文化当时环境的活化石。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保存有榫卯结构的木构件、加工非常好的木桩、表面痕迹保存清楚的船桨、石锛、挖孔的石凿、裂解木材的石楔。营建干栏式建筑的石斧与现在的铁斧在使用方式上很相似。
上山文化时期,单体木构建筑已出现,地面式与干栏式尚难以确定,木材加工尚无成套石器。跨湖桥文化时期,未发现清楚的木构建筑遗迹,已出现斧、锛、凿组合的石质加工工具。河姆渡文化时期,已出现典型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已出现单体组合建筑,组合石器加工技术已渐趋熟练,成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形式和技术的最重要源头。
(四)其他手工业技术与产品
在跨湖桥时期有少量彩陶的出现,小黄山遗址里跨湖桥文化风格的陶器与上山文化相比变化较大,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陶片跟跨湖桥有相似也有不同。河姆渡时期的典型陶器是陶釜,是中国南方地区炊器文化的真正源头。陶釜的种类非常多,成语中有釜底抽薪和破釜沉舟,釜的原型就来源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酒器,可能是最早的酒器。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的陶釜与早期相比,器型有变化,也做了残留物、容量等研究。
长江下游地区的玉器最早出现在跨湖桥遗址,出土有少量的玉璜,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玉器差不多同时起源和发展,我更相信长江下游地区的玉器是独立起源的,继而发展到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有一个自身的发展脉络。田螺山遗址出土了一些早期玉器装饰品和加工玉器的钻孔工具。
上山遗址中没有木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最早的独木舟,当时主要为水路交通。到了河姆渡时期,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都出土有木桨,田螺山遗址出土了30多件木桨,反映当时的水陆交通非常发达。独木舟一头尖一头方,非常符合后期造船的形式,甚至航空母舰也是这样,如果离开地层,很难想象它是7000年前的遗物。
纺织方面,当时的编制工具比较多,出土有梭形器、骨针,纺轮的数量和形态都非常多。根据我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纺织工具的学者分析,当时的河姆渡人用不同的纺轮纺织不同的原料,麻、丝以及其他的植物纤维作为不同的原料。根据纺织工具,推测当时人穿着麻布和丝质的衣服,但是没有衣服保存下来。
(五)原始艺术与意识形态
从上山、跨湖桥到河姆渡时期,原始艺术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上山时期的陶器器型比较简单,跨湖桥时期有了彩陶,到了河姆渡时期,陶器的器型和装饰非常发达,经过了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变化。河姆渡文化的陶塑在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色彩艺术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田螺山遗址的龟形刻纹陶比河姆渡遗址的还要先进,像连环画一样的动物纹样,顶部做成龟背形,立体造型艺术和平面刻画艺术结合在一起的陶器,在内容和题材方面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河姆渡时期骨质雕塑品也非常多,最著名的是用象牙做的一件雕塑,它背后蕴含的原始精神内涵非常丰富。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质发髻刻画得非常精美。河姆渡遗址出土有大家熟悉的木桶和木碗,田螺山遗址出土了30多件木桶,我认为木桶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打击乐器。木桶里边有木塞,表面涂有黑漆,木板上雕刻大象的图案。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比较多的大象,跟现在的西双版纳比较接近,到了西周时期大象才从长江下游地区消失。大象的刻画和玉琮的构图有一定的相关性,还出土有刻画犀牛图案的木板,可以肯定那个时候有大象和犀牛。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非常特殊的一节木器,背面是弧形的,我认为它是木制的羽冠,是当时河姆渡文化的村落里首领人物的标志性装饰,顶部有五个孔,可以复原为插五根羽毛的羽冠。田螺山出土了30多件相似的蝶形木器,应该是当时举行巫术活动或者祭祀活动的道具,上面有油漆,我推测可能是权杖顶部的装饰,象征着一种权利,古埃及的图案里面也有类似的东西。
总体来说通过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的研究,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经济手段,农业、手工业、采集、渔猎、饲养、建筑加工制造,到生活、居住、饮食和纺织,以及交通、审美、精神信仰,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综合的研究成果。东方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1、创造了不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适应南方湿热环境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形式,以及以榫卯技术为核心的木材加工技艺;2、成熟的稻作农业与采集、渔猎经济共存,成为最早的“鱼米之乡”;3、水路交通,制作舟船和木桨;4、发明水井;5、发明漆,制作漆木器;6、熟练应用木雕技术;7、开创和引领长江下游地区玉文化;8、开创南方彩陶工艺技术。精神文化方面:以鸟崇拜为核心的自然崇拜;形成各种艺术门类(建筑、陶艺、雕塑、音乐、绘画)的重要源头。真正的自然崇拜是在河姆渡文化时期才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形成了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源头,从建筑到陶艺、雕塑、音乐、绘画,都可以从河姆渡文化里边找到源头。史前东方文化发展阶段的孕育期是上山文化阶段,成长期是跨湖桥文化阶段,成熟期是河姆渡文化阶段,发展期是良渚文化阶段。
四、东方文化形成的动因
东方文化的形成动因首先是文化的生态环境,包括古气候古地理,其次是与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体制。关于东方文化的生态环境有两点内容,第一点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北纬30度线,第二点是我个人第一次提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地理十字交叉点。长江流域包括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国雨热条件最好的区域,足以支撑史前文化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一个高峰。解读浙江史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内地和沿海两个史前文化区。内地的史前文化区中上山文化是一个源头,之后是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之前的史前遗存还不太清楚;在沿海的史前文化区有下汤遗址和峙山头遗址类似于上山文化,之后发展到井头山遗址,再到河姆渡文化,它们是不是一个直接的继承关系,还有待于考古研究。再强调一下史前时期东方文化独特性的地理环境原因,是浙江二元的地理结构,即地理十字交叉点,具有南北文化的过渡性和兼容性、海陆文化的双重性以及丘陵山地型文化和平原型文化的双重性。浙江北部地区的史前文化在早期分布于浙江的内地,晚期在杭州湾以北分为杭嘉湖平原区和宁绍平原区,这样两个文化区是东方文化自成序列的最完整的史前文化区。以稻作农业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区域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难以形成有效覆盖和稳定控制较大区域的政治体制。历史时期南北方政治中心的分异与史前文化的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社会和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社会的不同背景相关。江南是东方文化的核心区,也是中国地域文化最优越的地方。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东方文化的主要源头是10000年到6000年前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史前文化。现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得非常好,如果回头从考古学的角度去解读1000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10000年到500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铺垫阶段,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古人打下的基础。
李济:《殷墟陶器研究报告》序
0000活字印刷术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吗?别说是梦话,有人拿出怀疑证据
活字印刷术的传入与争议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北宋布衣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中国教科书都写着呢,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可能好多人不是很清楚,国际有人对此说是有怀疑的。甚至日本,也不承认其活字印刷术是从中国传入的,韩国人更是认为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期,日本横滨市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与日本活字印刷史相关的展览,让这活字印刷的争议,再度被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02:160000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时出现反常事,更奇怪的是那些佛经宝卷哪来的
敦煌遗书,不是时候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什么叫敦煌遗书?学术界的定义是敦煌出土的公元4世纪至11世纪古写本及印本,系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发现时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发现地点:敦煌莫高窟发现者:一位道士,名王圆箓(发现遗书的藏经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7:460000河北老汉发现祖坟冒烟 专家马上封锁山(祖坟冒青烟)
河北一个老汉的祖坟下是唐朝富商的古墓。一直以来在我们中国,如果说某个家族出现了一个当官的人,其他人可能都会说这家人是祖坟冒青烟,意思是老祖宗保佑。不过在2018年,湖北的一个老汉居然发现自己家的祖坟真的冒烟,他也吓得不轻,赶紧报警,而警方则是找来了考古队,因为这个老汉家的祖坟并不只有他们家的坟墓,还有着一些古代人的古墓。古墓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1:09: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