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巍:“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推荐
2021年7月1日起,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推出“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这是赛克勒博物馆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推出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主题的大展,其展出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在近年国内博物馆同类展览中也是难得一见。

在普通观众的印象中,似乎陕西才是“青铜器之乡”,对于山西在青铜时代的重要地位和辉煌成就往往了解不多。实际上,山西地区的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自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其发展脉络始终延续不绝,且各个阶段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山西地下的古墓葬在历史上很少遭到盗掘,因此最近几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次展览以山西青铜文化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商土西疆”涵盖了夏代至晚商时期,讲述晋南地区在中原青铜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地位。第二单元“封邦河东”展示西周时期晋南各封国的重要考古发现,体现出晋南地区在西周王朝政治格局中的战略位置。第三单元“文质相应”展现了春秋时期晋国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告诉我们晋系青铜器独特的工艺传统和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第四单元“晋风流转”介绍以赵、魏、韩三家为主的三晋文化由春秋至战国的流变。第五单元则全面回顾了北大考古系与山西各级考古机构合作开展考古工作的艰辛历程。凭我个人多年来的观展经验,本次展览最为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展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在于策展理念的先进和种种细节的用心。这里仅举最为突出的三个优点。一、相比国内博物馆常见的以文物尤其是“网红”文物为核心的思路,本次展览延续了北大考古系一贯以考古学研究为本位的策展思路和布展设计。虽然展品以青铜器为主,但展览力图表现的是文物出土的考古学背景以及背后的历史意义。因此展览设计者用很大力气叙述了天马——曲村晋国遗址、绛县横水倗氏墓地、翼城大河口霸氏墓地等重要遗址和墓地的总体情况和发掘经过,配以详尽的遗址平面图和大量现场照片。同时在展示青铜器时尽可能保存其出土时的完整组合,即以墓葬为单位来展示。例如对于曲村晋国墓地和黎城西关黎国墓地,分别展示了两座中高级贵族墓葬出土的全套青铜礼器,让观众得以把握周代青铜器的整体面貌和实际功能。

二、以近年重大考古新发现为支撑点,建立起整个展览的主线。从晚商时期的闻喜酒务头墓地,西周时期的北赵晋侯墓地、绛县横水墓地和翼城大河口墓地,再到春秋时期的黎城西关墓地、垣曲北白鹅墓地、襄汾陶寺北墓地,大多获得过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其考古发掘资料多数尚在整理过程中,尚未完整公布。过去虽然有少数文物精品曾经展出,但集中于一处“集体亮相”恐怕还是第一次,可以想见展览组织者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三、布展细节充分照顾到观众的需求。在展线设计、展品陈列高度、展示角度以及背景、灯光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在展示青铜器的同时,往往附以器物线图和纹饰、铭文拓片,让观者获取全方位的信息。展品中很多青铜器都有铭文,展览设计者不辞辛劳提供了释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展览的最后部分,结合考古系在冶金考古和铜器铸造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使用大量模型展示了青铜器铸造的工艺原理和流程,相信普通文物爱好者看了之后,对于铜器铸造工艺这个最难以理解和想象的问题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次展览对于考古、文物和艺术史、古文字以及古代史等领域的专业研究者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物考古爱好者也可大饱眼福。展期为时三个月,希望大家充分把握机会。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09:110000国军大墓顶挖防空洞,考古人员坑底拾到玉衣片,得出重要考古发现
东汉灵帝文陵考古调查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个座皇帝陵。其陵主可以说既幸运,又倒霉。幸运的是生前,他不是皇子,却被选中当了皇帝。倒霉的是死后下葬不久,朝代还未灭亡呢,墓中随葬品就被盗出了。这位皇帝叫刘宏,是汉桓帝刘志的接班人。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庚子,刘宏即皇帝位,史称“汉灵帝”——东汉第11位、倒数第3位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400000西周三晋玉器之人龙合体巧玉雕
人与动物合成一体的玉雕,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之中,瑶山10号墓出土的神人兽面玉牌饰为其典型范例,但从史前到商代,这类人与动物合体的题材,一直是玉雕中极少有工匠涉及的禁区。迨至西周时期,人文昌盛,人与动物合体题材的玉雕,骤然增多,其中尤以人龙合雕玉器为数最多,造型也最为丰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