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在“夏都”看“尧都”,“最中国”的跨时空对话
距今5000到4000年的岁月中,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如星斗般闪烁着文明的光辉,那是一个万邦林立的时代,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代。距今4300多年前,表里山河,沃野千里。在中原、河套、海岱、江汉、甘青、江浙等区域文化的互动碰撞下,陶寺人在这里夯土建都、敬授民时、阡陌交通、合和万国,初现王权礼制及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

雄极一时的“陶寺文明”,成为了黄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最早的实证。陶寺社会所创造的文明多为夏、商、周以及后世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陶寺遗址的发现使“尧都平阳”成为信史,巍巍乎尧舜,如日如天,寻华夏之根,探中国之源,陶寺向我们走来。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中一个关键支点性都邑遗址。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发掘,大墓M3016龙盘现世,引起了全国关注。此后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一座都城的面貌开始显露,而这座城竟不是普通城址,是最早的“礼仪之城”——尧之都城。

01、表里山河
山西,古称“山右”“三晋”“河东”等,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太行山以西,属于山地黄土高原地貌,地势高低起伏,沟壑纵横,自古被誉为“表里山河”。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丁村遗址、陶寺遗址、东下冯遗址、侯马晋国遗址等一连串著名遗址勾勒出了山西悠远历史的画卷。而陶寺遗址作为探索早期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遗址,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山西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千年传承。






02、煌煌都邑
“王者居中,以绍上帝。”在陶寺文明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陶寺人建造了规模庞大、规划有致的都邑城市,兼具礼仪和防御功能的城门、宫城、外郭城、带有精美地面装饰的房屋等,堪称4000多年前的建筑奇迹。其中陶寺文化所创造的诸多城市营造制度,成为了其后二里头文化和此后数千年中国王朝文明的城市形态。























03、礼制甫成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制文化源远流长。不同于其他地区礼仪活动的宗教色彩,在黄河流域,礼制更多体现在规范世俗社会的身份地位和等级秩序。在陶寺遗址中,考古出土了包括陶、玉、石、漆、铜等各种材质的礼仪用器以及早期文字,表明在距今四千多年前,陶寺的统治者已经能够“以礼治国”,初步形成了后世的礼制与礼乐文明。





































04、遗产传承
历史如烟,白驹过隙。数千年的黄土风沙,虽然掩埋了陶寺的建筑、墓葬、文化信息,但是却无法掩盖竹书古卷里的历史记载和街头巷尾的故事传说。今天,让我们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拂去尘土,让辉煌的历史得以重现,尧都陶寺,巍巍如天。
扩展阅读:“尧都”遇“夏都”,谁最中国?巍巍如天 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精华展
观影:百年考古,尧都陶寺
尧都陶寺,最初中国知多少?
高江涛:陶寺与石峁出土的口簧,孰早孰晚?
访古思今——能观测冬至时令的陶寺观像台 因为陶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山西?
探寻文明初期的天文考古(陶寺观象台、北斗九星)
山东发现5000年前的遗址 居然有人在做开颅手术(古代医学)
在我国古代可能就有了开颅手术这么一说。自从进入到现代之后我觉得科技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在医疗方面引入了很多的国外药品和器械,如果医生的技术也是在逐渐的提高,有不少人都觉得手术这种东西在国外来,因为根据人研究欧洲在7000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开颅手术的先例。人们一直都认为手术是西医所研究出来,而中医则是用药草来治病,但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偏颇的说法。带刀的中医我要新鲜事2023-03-02 19:00:070000盗洞非常巧妙地打在太子墓上,推测不是当年知情人,就是盗墓高手
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房陵大长公主墓和长乐公主墓,这篇头条号来说说废太子李承乾的墓。在原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东周新村西边,有一个呈圆锥形的封土堆,南北约6米长,高约2.5米,当地人世代相传叫“牛犊冢”。为什么叫牛犊冢?埋的是牛犊子?不对,是形容这座墓不大,与邻近的古墓相比,显得实在太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9:130002河泊所遗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西南缩影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高原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滇中湖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的稳定聚居;至青铜时代发展出高度文明的“石寨山文化”;汉武帝时期,这里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使得这里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沿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2:440000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 各有哪些亮点 一文帮你梳理
自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公开曝光以来,它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新近发掘的六个祭祀坑带来了不少令人惊喜的文物,包括神树纹玉琮、高达1.15米的铜尊人像、铜扭头跪坐人像、保存完整的木箱、丝织品遗物等等。这些文物不仅让我们更加丰富了对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文物考古领域的专家们将这次的发现汇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六个祭祀坑,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以及可能蕴含的历史信息。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59: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