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国宝: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前世今生
昨天#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再次向公众展示一件件国宝。但如果邀请中国考古博物馆参加的话,我想该馆首先拿出手的一定是那件来自传说中“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一处贵族墓葬,属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距今约3700年,如果您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话,那么墓主人应该就是夏王朝的皇亲国戚了吧。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绿松石原应粘嵌在某种有机物上。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色彩绚丽。龙头呈扁圆形,梭形眼,眼珠为圆饼形白玉,鼻梁由三节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蒜头状鼻端由绿松石雕成。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龙身有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龙尾内蜷,形象生动。这件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作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超级国宝。而与《国家宝藏》所展出的众多传世品相比,这是在现代考古精细化操作的过程中才获得的国宝,其珍贵度可不一般。

据当年具体发掘该墓葬的李志鹏老师回忆,2002年当时尚是20多岁研究生的他在许宏队长的安排下,负责发掘一座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的南部院落。当时一处晚于二里头文化的商代灰坑打破了一座二里头文化的墓葬的西南角,李老师应该已经清理完灰坑,在修理坑壁时发现了一件绿锈斑斑的青铜器。要知道二里头文化时期我国的青铜文化尚不发达,保存完好的青铜容器屈指可数。李老师赶紧向许队长汇报了情况,二人再次探查后,发现那是一件铜铃,附近还有人骨暴露。这无疑应该是一座二里头遗址早期的贵族墓葬。目前学术界并未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家族墓葬,认为二里头文化普遍实行居葬合一,即墓葬普遍埋在生前的居址附近。所以,居住地等级越高,墓主人身份可能就越尊贵。而这座墓的主人便生活在二里头宫殿区,其身份可以遐想……
按照一般考古规程,发现这样的墓,一般都会连夜清理,以免消息外漏引来不法分子。我们也曾连夜发掘过几个墓葬,只不过和这个墓葬的遗物丰富程度所不能比。该墓主人脖子上挂着一串海贝(有的还组合成花瓣状),头部放三个斗笠形的白陶器,其顶上还各缀着一颗绿松石珠,腰部放置一个铜铃,脚下和身旁有漆皮色彩仍然鲜红的漆器,大量的陶器打碎了放在墓主人身体周围。墓内出土随葬品相当丰富,总数达上百件,包括铜器、玉器、绿松石器、白陶器、漆器、陶器和海贝等。而该墓最值得注意的还是那些成片的绿松石片。过去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多多少少也会见到一些绿松石片,但这个墓中的绿松石片似乎镶嵌组合在一起,似乎是某件大器物的一部分,如此一个个细小碎片相当费劲,守夜看墓已经再所难免。

据发掘者回忆,当晚许宏队长便安排队员、技师和山东大学实习的学生轮班守夜。人们晚上就挤在大吉普车上,开着大灯照着墓葬,还从里借来了大狼狗。据说,前半夜大家望着星空谈笑风声,说是为二里头贵族“守夜”。到了后半夜,则由几名老技师负责看守。
但是由于墓葬随葬器物众多,特别是那上千枚绿松石片,所以许宏队长决定连夜将墓葬整箱套取,等到日后运回实验室细致清理。这样的发掘方法据说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创举,当年在安阳殷墟也见到很多套取的大箱子,现在各个地方研究所发掘重要墓葬时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比较著名的就是前些年海昏侯墓的发掘。这样的发掘可以保证室内的恒温恒湿,保证发掘可以如医生做手术般精细操作,而不是像在野外那样为了赶时间或避免引起其他人注意而匆匆发掘。如此,发掘可以记录更多的发掘细节和保存更多的可能因环境变化而损坏的文物。

据说,连夜套箱起取过墓葬后,墓葬的大箱子就放在了队长许宏的宿舍里,许队长还和这个三千多年前的先人共处一室好几天。之后,便将这箱墓葬押运至北京由社科院专门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进行清理。许宏老师回忆,大概半年后回京去看那个墓葬时,负责人告诉他挖到了一个超级国宝,一件实实在在的绿松石龙,当你看那件龙头时,它也微微抬起头好像与后来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认为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宗的根据。许宏老师也说这是出土于“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的绿松石龙,是真正的“中国龙”。当然之后诸如王仁湘先生、何努先生也对这件绿松石龙做了解读。
不过对于许宏老师这件号称做“考古不动产”的专家而言,绿松石龙只是一个好兆头,真正令人兴奋的是在之后一年他们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宫城外四条井字形达到通达四方彰显王都气象。最新的研究还显示二里头遗址“九宫格布局”,按功能分区,各区可能由墙相区隔,着实刷新了我们的认识。
刻下诅咒的墓铭:隋唐王朝背后的故事,温情与迷信的交织!
在陕西西安梁家庄的一个工地上,施工队挖出了一块巨石,拦住了他们的脚步。大家走近一看,发现半截棺材露在了土中。为了防止夜长梦多,负责人马上拨打了考古队的电话。一小时后,专家组赶到现场,对墓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47:520001为何要用“酉”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
“酉”为什么与“鸡”配合?本文作者倪方六但是,这么说“酉”与“鸡”有什么关系呢?在十二地支中,为什么要用“酉”字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或者说将“酉”与老鼠、老虎相配难道就不可以么?这个问题很多古人也想知道答案,为此曾作出种种推想。其实,这个里又涉及“地支纪时”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36:530004女人穿裙子还好不好骑毛驴?宋朝女人想出一法子,解决骑毛驴尴尬
古代女性怎么穿裙子?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是女人季节,街头风景万分迷人,一条裙子都能穿出万种风情!这篇文章,便来说说古代女人身上的裙子。(现代人再现)在所有穿着中,古代中国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还是裙子。裙子,也是最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古代中国女性也最喜欢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经典的裙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6:550000福建大山古墓挖出金箍棒 难道真有孙悟空存在(孙悟空墓)
孙悟空的原型也是从民间寻找灵感。20世纪80年代,考古队在福建的一座山上偶然发现了一座形状奇特的古墓,这让考古队非常兴奋,并立即开始挖掘和探索。然而,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他们发现了两块巨大的墓碑,一块刻着等同于天堂的大圣,另一块刻着天堂的大圣。元代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09:170000对付点过名就溜“老油条”,古代一考勤办法很有效,迟到早退很难
古人上班与违纪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班,已成现代人日常工作状态。古代呢,一部分人也有班上。比如京官就要上班,称为“上朝”。如果不去,要提前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在“花名册”上注明不上班的原因,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适,便在自己的名字下注“病”字。相对京官来说,地方官员要自由得多,但同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也要点名或签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5: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