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我国最早的独木舟与海外移民
跨湖桥是古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的湘湖地区。距今约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在磨制石器、制陶、编织和造船等方面已有突出的发明和创造,期器物类型、制造技术与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跨湖桥遗址所发现的独木舟遗存,是中国舟船制造的发端 与航海探索的起点,对亚洲东南沿海、太平洋岛屿南岛语族海洋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周易·系辞下》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辑”的记载。独木舟是史前土著居民最早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舟船遗迹,表明距今8000年前,萧山湘湖一带的原始先民便已掌握一定的造船与航海技术。
独木舟发掘区域曾是一处近岸湖堤,独木舟废弃时,水域已经干涸。该独木舟由松木剖开挖凿而成,船体轻薄,船舷内侧发现黑焦面,是借助火焦法挖凿船体的证据。独木舟周围有规律地分布着木桩和桩洞,东南侧堆放着加工过的木料和自然树枝,舟体两侧各有一支木浆。周围还有加工用的砺石、石锛和锛柄,此外还发现多处小块席状编织物。

民族学、考古学及语言学研究证明,太平洋南岛语族与史前百越土著先民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是史前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人群移民而形成的海洋文化。太平根据跨湖桥洋群岛的边架艇独木舟,对于复原和研究跨湖桥独木舟的形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跨湖桥独木舟周围遗迹与摆放位置推测,跨湖桥独木舟既有可能是中国古代的边架艇。

跨湖桥遗址独木舟的发现,证明中国东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舟船,实现近海及远洋航行的地区之一。史前先民在近海采用独木舟,远航则使用边架艇形式。东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于5000至1000年前渡海抵达台湾、菲律宾、太平洋群岛,以及南岛语族这一海洋族群的形成,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南沿海土著先民制造舟船,开启水上交通的探索密不可分。独木舟的诞生,标志着海洋移民与史前文化传播的开端,原始舟船则是文明交流与演进的重要工具。
陈建立:北大科技考古的先驱:陈铁梅先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37:210000神秘的“三星堆”,为何会突然停止挖发掘,背后的原因不简单
在遥远的中国大地上,隐藏着一个神秘的遗址,三星堆。这个遗址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吸引着无数冒险家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交织编织,而考古学家们对这个神秘之地的探索正逐渐揭开其中的奥秘。他们挥动着锄头、刨子,一寸寸地挖掘着土壤,希望能够揭开过去的面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370004专家谈三星堆:它见证了长江文明,是考古学高光时刻
外星文明?北纬30°度奇迹?《山海经》再灵验?专家谈三星堆:它只是考古学的高光时刻在新疆棉花已成为网红的同时,三星堆仍然是许多网友关心的话题。新“拆”的六个“盲盒”又让这个“网红”遗址推出众多“新款”——圆口方体铜尊、丝织物残痕等,网友们的讨论再次把它推上“神坛”。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8:01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地理位置图中国珠江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以石峡下层为代表的遗存,1977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中、上层为青铜时代遗存。▲盆形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6:120001老农捡到远古文物,专家:赶紧上交国宝,会奖励你1.5元
我要新鲜事2023-07-27 19: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