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永登县马家窑文化彩陶
2020年游学——丝路明珠永登县
上文已经大致回顾我们初到永登县的大致行程,今天具体讲一下永登县的马家窑文化,毕竟这个算是我这个搞前段考古比较感兴趣的。
永登县地处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祁连山地的交接地带,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河”,“三山”指祁连山系南端延续到永登县后纵列县境的三条支脉,“两河”即庄浪河和大通河。
远古时期永登境内气候适宜,境内大通河、庄浪河哺育了这块古老而肥沃的土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县城域内史前文化遗址分布较广,出土的彩陶数量也较多,是闻名全国的马家窑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距今约5000至4700年,在永登县境内大通河和庄浪河流域有大量的遗址分布。该地区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多为橙黄色彩陶,图案以单一的黑色彩绘,晚期有少量白彩加以点缀,器形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两岸,所以在彩陶图案上反映出了黄河奔流不息,涡深激流、波涛汹涌的气势。同时,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布局合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如上图的黑白彩色弧边三角纹彩陶瓮,是1993年出土于大通河畔的河桥镇蒋家坪遗址。该器物形体高大,高达62厘米,腹围148厘米,制作精细,线条流畅,纹饰精美,以多线条构成极富有动感的旋涡纹,其间以弧边三角纹、对燕纹及太阳纹填充。图案以白彩镶边,黑白映衬,格外靓丽。器表图案设计巧妙,无论从何种角度均能欣赏到一幅完整的图案。该彩陶纹集美学与实用于一体,既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马家窑文化中期为半山类型,距今4700年至4300年,分布范围与早期的马家窑类型基本相近。
半山类型时期的彩陶造型饱满,图案华丽精美,彩绘富丽精美。图案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黑红间施展=,既沉着又鲜艳。图案组织以繁密为主要特色,涉及严谨规整,不论正视还是俯视,都能呈现出一幅完美而美丽的画面,以漩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圆形纹、叶形纹、贝纹及神人纹等是这一时期较为常见的纹饰。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均匀,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器表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典型器物有盆、钵、罐、壶、瓶、瓮和鸭形壶等。

马家窑文化晚期为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至4000年。永登县境内马厂类型的遗址分布较为广泛,出土器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为光滑,晚期只有个别经过打磨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图案逐渐变得简练,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器形以盆、碗、杯、豆、壶、罐、瓮以及葫芦形罐等为主。马厂类型的彩陶制作粗糙,彩陶纹饰简单、松散、随意性较大,这些现象都说明彩陶文化在这个时期已经逐渐走向衰落。

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彩陶作为生活用品是一种物质财富,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又是精神文化产品,是智慧之花,是美的寄托和向往。马家窑文化彩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西风龙:美国小型二足食草恐龙(长1.8米/1.13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大家心中想到的肯定是像腕龙、剑龙那样四足站立的大型恐龙,其中这很片面,因为在恐龙时代,小型二足食草恐龙也是很多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西风龙,它体长1.8米,生活于1.13亿年前的美国,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西风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49:500000乱葬岗中挖出合葬墓 居然躺着一男四女(合葬墓穴)
江苏挖出的合葬墓穴中找到了价值连城的金蝉玉叶。时间回到上世纪50年代,位于江苏苏州吴县的五峰山下,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然而就在施工的过程中,却无意挖出了大量的坟墓。工地挖出坟墓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些坟墓看着年代比较久远,很像是古墓。因此工人们便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的文物部门。考古学家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往现场调查。明朝合葬墓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5:10:420000棘鳄龙:小型远古爬行动物(长3米/仅出土脊椎化石)
棘鳄龙是一种远古陆地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末期,第一批化石出土于美国的德州,但是由于化石保存状态很差,并且只有部分脊椎骨骼,所以它的种属分类并不是非常清晰,最初被认为是恐龙中的腔骨龙科、兽脚亚目等,之后又陆续被归于初龙类、古鳄科等。棘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18:120000日享一书:ZZs01《时惟礼崇 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
就像不同的食物总有不同的存在情景和不同的人的认知,东周之前的青铜器自然也不例外。这其中如这本书所讲的有我们一般从物质形态上理解的物质属性,也有这些器物所在的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文化属于,当然也有不同时代的人对这些器物研究的认知,也是我们所说的学术史了。该书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7:28: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