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音乐家肖邦——钢琴诗人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对肖邦的了解,主要是小时候音乐课上的介绍,以及本学期观看的一部关于他的影片。对其音乐生涯的总体概括来说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少年成名,在短暂的人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不朽的传世之作。是一个高产而又短命的音乐家,对于他的英年早逝,不仅是当时音乐界的损失,更是全世界千秋万代只要能听到音乐的人的巨大损失!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肖邦为故乡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另一类肖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爱尔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夜曲的发明者约翰·菲尔德的影响,而肖邦的夜曲作品听上去更加地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更加灵活,有美声唱法的风格。总体来说他的作品是丰富的、大量的、优美的,正如舒曼对他作品的评价:“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确实对于他,我们除了仰望和崇敬还能干什么呢?但是依然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些麻烦,就是他的作品都没有起很好的名字,只能根据作品编号去查找分辨;甚至他曲子的内容都不那么固定,十分情绪化。据当时的人所说,肖邦擅长在钢琴上即兴创作,而且有着一气呵成般的流畅,但当他落笔追思即兴乐念时,却异常费力,稿纸上往往留下很多涂改痕迹。许多已成之作,每经他本人演奏一次,就会出现一种有所改动的版本。这无疑对真正版本问题有所争议。也许对他来说那些都是粗俗的形式罢了!
除了肖邦那丰产而充满才华的作品外,他给我们另一个印象就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例如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肖邦就热衷于听革命者诉说沙俄对波兰的压迫,并因此而差点耽误了钢琴演奏。在钢琴演奏中,他当着众多权贵的面断然拒绝了给俄国军官的钢琴演奏。1837年他甚至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可见青年肖邦那股冲动而又真诚的爱国热情。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而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日子,正是奉献给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为了营救革命同志,他们需要肖邦开巡回演奏会来赚取更多的钱。正值重病的肖邦依然拖着病躯,到欧洲各国进行巡回演出,最后因为重病缠身和积劳成疾倒在巡回演出的路上。所以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对于肖邦的英年早逝,有人认为是家乡的那些革命同志的错误,不应该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让他去欧洲各国进行巡回演出。而这个观点,在影片中肖邦的恋人乔治·桑也这么认为。但是乔治·桑的做法也差点将肖邦给毁了。肖邦之所比她更加伟大,不仅仅因为他能够创作出很多的伟大的作品,而且更在于他还贴近人民群众,和人民一起奋战在第一线,而且饱含热情,使他的作品真正走向了人民走向了全世界。而如乔治·桑那样一心享受安逸自由的生活,远离她所谓的丑陋落后的人民,一心从事她所谓高尚的事业,是永远不能实现事业的巅峰的。所以说肖邦的老师和朋友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而牺牲了肖邦的健康,却成就了肖邦民族英雄般的形象。而乔治·桑是从肖邦个人安危出发。都是为他好,我想唯一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肖邦不应一心专在音乐事业上,而应该抽出时间锻炼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样才是事业成功的王道!
最后总的来说: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他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
综上所述,虽然肖邦作为音乐家只在音乐第一线奋战了十几年,但是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是音乐界不朽的传奇!
秦始皇祖坟被盗,56件“金文物”流失,专家:必须无偿归还我国
古人认为,死后去往极乐世界可以将在世时的财宝也可以一并带走,于是厚葬文化便开始兴起,越是身份尊贵的人去世后,古墓中的陪葬品就越多,渐渐的,墓中的陪葬品数量也成为了古人衡量身份的一种方式。但因为这一文化的兴起,盗墓贼这个行业也渐渐地发展起来。这些盗墓贼疯狂的盗墓,将墓中的文物贩卖,不仅造成了我国鱼龙混杂的文物现象,还导致很多文物流失海外,就比如“大堡子秦墓”中了56件金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0:57:360000考古专家发掘一座古墓 墓主人却是一名9岁女孩
在我国古代,陪葬品是反映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而这座隋朝的古墓更是展现出了这一点。在这个规模既不是按照皇家规格修建的墓穴中,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包括了精美的玉器、铜器、瓷器等等,更有甚者,还有一具栩栩如生、长约1.8米的木马。这些陪葬品的质量和数量,丝毫不亚于当时的皇室贵族。可见,李静训的身份和地位是十分显赫的。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25:0800001969年甘肃发现汉朝古墓,出土青铜仪仗队,队内一件文物驰名中外
大家有没有去参观过甘肃博物馆呢?去过的人就一定清楚在那儿有一批文物,众人还给它们起了一个专门的称号:地底下的千年雄狮,同时它们还是我们国家出土的第一个青铜制的出行仪仗队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36:050000克柔龙:白垩纪最大海生爬行动物(长10米/澳大利亚出土)
通过电影《侏罗纪世界》,大家应该对沧龙印象深刻,它就像是最终boss,强大的食肉恐龙在它面前脆弱的像小孩。其实在恐龙世界,除了沧龙外,还有很多强大的海生恐龙,前面介绍的蛇颈龙算一种,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克柔龙也算一种,一起去认识看看。克柔龙基本资料克柔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大型海生恐龙,它体长9-10米,与青岛龙、禽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61位,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04:400000重大考古新发现 西周历史彻底改写 周原遗址宗周地位终于确立
最新考古发现将中国历史中西周时期的都城彻底改写。曹大志先生的论文《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通过详实的考古材料,揭示了西周历史中国都宗周的具体地理位置。传统认知中,宗周一直被误认为是西安丰镐遗址,但曹大志的研究表明,宗周实际上位于宝鸡的周原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34: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