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ZZh01《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
现在大家都知道以上海为中心的苏锡常、杭嘉湖、宁绍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那么在四千年之前是怎样呢?这两年令大家熟知的良渚文化是在怎样的基础发展起来,并最终走向崩溃的?今儿分享这本书在结合国内考古材料和国外理论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尝试。《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 环太湖与宁绍地区史前文化演变》,一书源自当年学史前考古,如今却在历史时期的陶瓷考古成就卓著的老师的博士论文出版成的书。
当然如果觉得这本书太难读懂,之前分享过几本长三角地区的书籍值得阅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有良渚城,晚有雷峰塔《杭州的考古》不容错过。
春秋时期的无锡城是什么样的,且看拥有三重城垣的《淹城》。
海上丝路,必有宁波港,试问宁波建城于何时,且看《句章故城》。
长三角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的龙头老大上海市,俗话说百年中国看上海,那么四千年上海就要看松江的《广富林》,三千年上海得看闵行的《马桥》,如果例数上海古今之变就要瞧一瞧上海博物馆编的这本《城市与文明》。

本书是一部对史前社会文化演变进行尝试性阐释的博士论文,作者郑建明先生试图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对环太湖地区和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和社会文化演变的歧异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探究其深层的动力因素,并对学界普遍关注的良渚文化去向提出一种有别于外因论的综合阐述。
本书在对基本考古材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各种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对这两个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认识到了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在解释人地关系上的价值,这就是越是原始的文化就越受制于其生存的环境。因此,这些地区的史前文化大多是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但是由于环境的差异,使得环太湖地区的社会具有人口增长、强化农业生产和社会复杂化的有利条件,产生了灿烂的史前文明;而宁绍平原的环境使得史前社会缺乏复杂化的条件和动力,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发展层次上。
本书还用农业起源理论、文明起源理论和文明崩溃理论,对环太湖地区史前阶段稻作经济的形成和良渚文明的兴衰,并对宁绍平原的特殊环境和特殊适应加以比较,提出自己的阐释。
本书虽然对环太湖地区和宁绍平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初步论证,但是在理论和材料的契合上还值得进一步提高,分析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一方面这种提高需要全面和深入了解当今科学理论的进展,另一方面需要优化对考古材料的采集和分析,提炼更多的信息,以便能使我们更细致地观察人地关系的互动,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这种复杂化的具体进程。欲了解更多,可携此码r3uk点击下方链接。
三星堆: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的对话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7:050001乌克提纳翼龙:北美翼龙类(第三对牙齿硕大/长15厘米)
乌克提纳翼龙是一种翼龙目下的古魔翼龙科生物,诞生于白垩纪初期的阿尔比阶末期,目前仅发现了一块口鼻骨骼化石,于美国的德州境内发现,所以只能得知它的总长可达15厘米,其中第三对牙齿是最大的,长度可达17.7厘米。乌克提纳翼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3:26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06:410000明朝时期制作出的地球仪 领先于整个世界(地球仪)
我国明朝时期的航海已经领先于世界。现在经常会见到的地球仪,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已经有了,那时地球仪上对世界的主要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标注都相当的精准,与现代地球仪对比几乎一模一样,就连非洲最远的好望角座清晰可见。它是明代天启三年由耶稣会传教士曼努埃尔迪亚斯和中国学者文华明共同制造。航海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31:340001刚刚,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
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淮海战役纪念馆红船起航——南湖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