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墓发现国宝重27吨,墓主身份很难认,老农大喊:我知道
陕西秦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八百里秦川,十万古墓”。这陕西地下究竟藏着多少文物呢?谁也不能确定。但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古代帝陵82座都在陕西,这也足以证明陕西地下的不一般了。
陕西的庞留村,原是一个寻常普通的小村庄,但在其中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重约27吨的国宝。由于古墓破坏严重,专家很难判定墓主人的身份。而在这个时候,有个老农大喊道,他知道这是谁的墓!
发现古墓,身份存疑
西安市公安局突然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对方称在庞留村发现了一座古墓。于是,警方就立刻通知了考古学家,与他们一同赶到了庞留村。
相关专家在现场进行勘验后得出结论,这里的确有一座古墓,但是古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因为当考古学家走到古墓顶端进行观察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条深约5米的盗洞。
盗墓贼,可不像小说中描写得那样是个有道德感的君子。盗墓,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墓主人的财宝,否则,这些盗墓贼也不会冒着生命风险下古墓了。
为什么会说盗墓会有生命危险呢?因为古人也知道,墓中一旦存放着价值不菲的宝物的话,一定会引起贼人的觊觎之心。于是,为了避免古墓遭窃,他们会在墓中设下机关、毒气等保护措施。可能在打开墓的那一瞬间,就被机关给杀死了。
可尽管如此,还是会有盗墓贼愿意铤而走险。这座在庞留村的古墓也是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而这些贼人也将墓主人的身份证明信息给破坏掉了,致使考古学家难以在短时间内确定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考古学家在对古墓中的壁画进行勘验的过程中,断定了这是一座唐朝年间的古墓。由于墓室的规格十分宏伟,专家也认为墓主人的生前地位一定很高。
可由于缺乏文物史料的佐证,考古学家也陷入了一筹莫展之际。而就在这个时候,庞留村中的一个老农喊道,他知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为了向专家证明他的话是可信的,老农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块石碑,称这石碑上刻的就是墓主人的身份。考古学家看了看这石碑,发现了上面的“贞顺”二字。
墓中石椁,华贵精美
贞顺是谁?她就是唐朝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公元737年,武惠妃病逝了,玄宗为表哀思,追封她为“贞顺皇后”,并将她安葬于敬陵之中。
在知晓了墓主人的身份后,考古学家也在这座古墓中展开了更加深入的调查,试图去寻找出是谁偷盗了这武惠妃的墓?经过相关专家与警方的联手合作,他们终于找出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桩盗墓案的主谋是杨彬,而他在干盗墓之前是电影制片厂的摄影。他进入制片厂后,发现这里正在拍摄一部盗墓题材的电影,这就激发了杨彬对历史文物的兴趣。于是,就开始收藏起了文物。

在干了7年摄影后,杨彬攒了一笔钱就去做服装贸易了。可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手段,他的服装店也就倒闭了。文物收藏是很费钱的,杨彬又没有了经济来源,所以,他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2004年,杨彬来到了庞留村。起初,杨彬也不知道自己即将要盗的武惠妃之墓,根据他的回忆,在他炸开了墓门后,发现这座古墓已经被“光顾”多次了,里面也已经空空如也。
这个时候的杨彬觉得此行可能要没有收获了,然而就在他们往墓室深处走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一座石制棺椁。
或许对于其他的盗墓贼来说,看到这具石椁也不会想要将它带出去,因为石椁体积庞大,不好运输。可在杨彬看来,这具石椁应该也值不少钱,因为在棺椁的表层上分布着精美的石刻。
于是,杨彬就用手机将这石椁拍了下来,将照片拿到黑市上,看看有没有心仪这具石椁的买家。
天价石椁,重回故土
果真如杨彬所料,一个海外的古董收藏家看中了这具石椁,还开出了百万美元的天价。
所以,杨彬就与他的同伙再次回到了这庞留村,开始谋划该怎么将石椁搬出去。完整带出肯定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石椁重达27吨。于是,杨彬就想了个方法,他将石椁拆分成了不同的石块。
据杨彬自己的交代,他们当时会在深夜进入古墓,搬运工作一直会持续到早上8点左右,可见这群盗墓贼的嚣张。8点的时候,天光早已大亮,他们还是肆无忌惮地在这里搬文物。
为了防止村民去报警,杨彬一伙人会带上枪支,而且还会有专门的暗哨在古墓周围埋伏。虽然村里人觉得他们的行为很是古怪,但看到了他们的枪棍后,只能悻悻离开了。
杨彬他们在武惠妃墓中除了盗走了这形制精美的石椁外,和墓中的几幅壁画,这些在今天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他们在完成了偷盗任务后,还将墓中的那些带不走的文物全都毁坏了。
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家在武惠妃墓中很难寻找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件。在弄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警方也找到了石椁的那位买家,在进行了数次交涉后,终于将石椁重新带回了中国。
虽然石椁已经被切割开了,但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还是将武惠妃的石椁复原了,现在存放于陕西省的博物馆中。

在唐朝年间,只有帝王和获得帝王恩典的朝中重臣。所以,能用重达27吨的石椁入殓,这也足以证明了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偏宠。
小型植食恐龙:工部龙 体长仅1.5米(非常适合奔跑)
工部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诞生于1.67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预估普遍只有1-1.5米。但是由于化石较少,所以工部龙目前还是一个无资格名称,主要是由于最初的一批化石只有一颗牙齿,因此种属是没法建立的,在当时只能保持为疑名,但之后发现了新的化石,所以准备创立“真工部龙”或者“五彩湾工部龙”的种属来代替它。工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43:400000北极发现5.7万年前尸体 科学家担心有更危险东西 人类需要警惕
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加剧,科学家在这个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地方发现了一系列古生物尸体。这些尸体的保存状态极佳,提供了研究地球过去的重要线索。然而,这些发现也引发了人类面临的潜在威胁的关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52:320000古代更讲考试公平:宋朝15次没考上可破格录取,官二代另外考
原题:古代高考如何公平录取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2015年普通高校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录取能否公平公正备受关注。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如何做到录取公平?从古籍记载来看,历代都曾制定出相应的办法和政策,如明朝按南北卷录取,清朝录取实行官民分开、商民分卷……图:现代高考录取现场唐初科考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16:130000朱士光:中国七大古都始都年代考
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贵州西部汉墓
贵州省西部在汉代属牂柯(牁)郡和犍为郡或犍为属国,是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清镇、平坝、安顺、兴义、兴仁、黔西、赫章、毕节、威宁、金沙等县分布有许多汉墓。贵州省博物馆等单位在上述地区进行了大量发掘。多数墓葬有坟丘。较大的墓有墓道。墓室以长方形单室为主,亦有双室或多室的。按结构可分土坑、砖室、石室3种。土坑墓的时代较早,约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砖、石墓的时代较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