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周朝是黄种人 为何商朝殷墟却挖出白人 考古显示不是战俘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夏、商、周三代被认为是同源的,都是黄帝的后裔。然而,现代考古研究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从东北的红山文化到黄河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再到浙江的良渚文化,各具发展脉络,最终融合成了华夏文明。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属性以及其背后的真相。

1、夏朝的族源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找到夏朝的遗址,但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晋南和豫西地区。这一地区自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就有夏人的存在。考古研究显示,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以及晋南陶寺文化、豫西二里头文化和山东的龙山文化的人群体质特征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因此,夏朝的族源可以被认定为黄种人,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平民。
2、商朝的族源
商朝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根据文献记载,商族的起源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书中关于商人早期活动的区域涵盖了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多个地方。根据考古发现,商朝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河北下七垣文化、郑州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研究显示,殷墟发现的人骨具有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和东亚类型。因此,商朝的族源可以被认定为黄种人。然而,殷墟的考古发现却引发了一些疑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关于白人的内容,同时还有白人女性的头骨出土。这引发了关于商朝族源的复杂性的思考。一种解释是这些白人头骨是战俘或奴隶,但这种解释无法解释头骨种类的多样性。另一种可能性是这些白人是商王的亲信宠臣或妃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白人、白族和白地的内容,以及妇白的记载。这表明商王与白种人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能是通过婚姻联姻等方式。因此,商朝的王室和贵族中可能存在白种人的成员。

3、周朝的族源
周朝的族源与夏、商情况类似。周人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晋南和关中两地,陕西的瓦窑沟和西村遗址发现的周人遗骨显示了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体质类型的延续性。陕西扶风刘家文化遗址发现的姜族具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因此,周朝的族源可以被认定为黄种人,王室因长期与西北类型群体联姻,面部特征可能有所微变。

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属性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夏朝的族源可以被认定为黄种人,而商朝和周朝则在上层贵族中可能存在白种人的成员。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婚姻联姻和文化交流所导致的。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夏商周三代是否真的同源,但考古和文献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和族源属性的多样性。这也提醒我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和文化,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石峁古城石质建筑材料来源探讨
作者:贺黎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邵晶邸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22年第2期又是一篇看起来有意思,认真一看又不见得看得懂的文章,诸位可以读读下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4:26:59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渤海贞孝公主墓
唐代渤海国公主墓。位于吉林省和龙县东北25公里之龙头山。1980年发掘。墓中的壁画和出土的墓志是渤海国的重要遗迹、遗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0:370000千年古墓惊现247个盗洞,专家挖掘10年进入墓室,发现186具殉人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曾有一段时间风靡厚葬之风,在这种观念的危害下,许多权贵死后都要有人殉葬。专家考证人殉制度最开始出现在远古时代,那时候是以妻室殉葬开始的。君王的陪葬者,绝大部分全是死前临幸过的嫔妃。历史文献记述,人殉强盛于殷商衰于汉朝。假如追问目前为止在我国发掘的古墓中殉葬人数最多的墓地是哪个,知道的人非常少。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3:26:49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元谋人
▲元谋人遗址位置图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元谋人牙齿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元谋人胫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52: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