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亡了 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 考古显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都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通常集聚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经济、政治和军事资源。因此,都城的选择对于新兴王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被攻破,意味着国家的灭亡。然而,商朝却频繁进行都城的迁移,几乎显得“随性”而不受拘束。

1、商朝的迁都现象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从太康到夏桀的时期,都城位于斟鄩。而商朝的都城迁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前八而后五”。所谓的“前八”指的是商朝建立之前的八次迁徙,而“后五”指的是商汤建国后到盘庚之前的五次迁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次迁都可能并不全面,因为在近100年的殷墟考古中,仅发现了商朝早期到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和相关遗物,而没有盘庚、小辛和小乙时期的出土物。这意味着商朝的都城迁徙频率可能比文献记载中还要多。
2、商朝迁都的原因
商朝的迁都现象并非简单地因为水灾。尽管《史记》中提到了水患对迁都的影响,但这一解释存在着一个矛盾之处:如果迁都是因为水灾,为什么每次迁都都会遭到贵族的抵制?难道洪水一直在追逐商朝的都城吗?
考古研究显示,在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时期,伊洛平原并没有发现任何洪灾的迹象。虽然武丁时期殷墟出现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但殷墟一直保持在安阳,并未发生迁徙。
因此,商朝迁都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为了躲避洪水。那么商朝为何频繁迁都?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3、商朝的军事扩张
根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研究,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出土的青铜器中,兵器比例约为15%,而礼器比例则高达80%。相比之下,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兵器比例却远低于礼器比例,是郑偃遗址的数倍。
此外,早商遗址发现的人殉数量通常只有个位数,而晚商殷墟遗址发现的人殉数量庞大,并且涉及了蒙古人、太平洋黑人、高加索白人和爱斯基摩人等不同人种。
这些发现表明,商朝的每次迁都都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强盛和领土的扩大。换句话说,商朝的迁都是出于军事目的,即拓展疆域。
4、商朝的政治稳定与内外夷问题
商朝在迁都后并未再次迁都,这是因为东夷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直到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在位时,商朝的主要战争方向仍然是东夷和淮夷地区。
因此,迁都恰恰是商朝军事帝国的独特体现。商朝通过迁都来实现军事扩张,将都城直接迁至即将征服的地区,这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对北方进行多次征战的意图有几分相似。

商朝频繁迁都并非单纯为了躲避水患,而是出于军事扩张的需要。商朝通过迁都来拓展疆域,并将军事战争的重心转移到新的领土上。这种迁都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巩固商朝的统治地位和实现军事目标。
通过对商朝迁都现象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国家发展的复杂性。商朝的迁都不仅涉及地理因素,还涉及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古代国家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考古:以色列死海旁挖出完好无损的一万年前的篮子
以色列专家在死海旁边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个完好无损的1万年前的植物编织篮子,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疑问。人们纷纷质疑植物编织的篮子如何能够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保存完好无损。网上出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认为,经过1万年的时间,土质和地表会发生变化,植物编织的篮子应该会腐化掉或发生挤压变形。此外,一些人质疑为什么只能挖出一个文物,而且篮子在被挖掘时只用双手抬走。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14:360004讲座:杨泓:《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
该文为北大“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的纪要。本次讲座题目为《1957年响堂山石窟勘测回忆》,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主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6:21000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37:100000湖南发现大量堆石墓,无随葬品不见尸骨,传射箭定穴,或因朱元璋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堆石墓本文作者倪方六2001年,湖南省临湘市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龙窖山进行文物调查,发现了很多用碎石堆成的神秘古代人类遗址。对其中部分进行发掘后,发现竟然是墓葬。但说是墓葬,里面又没有随葬品,也不见尸骨。考古报告上称这些墓为“石冢墓”,但人们更习惯称之为“堆石墓”。这种墓封土不用一点泥土,而碎石堆出,坟头的形状不一,与常见的坟墓完全不一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21:1500002016年 浙江一古井忽传闹鬼 考古队挖掘12天 捞出100多件国宝
金华市智者寺的一个六边形古井曾经传出“闹鬼”的流言,引起了考古队和文物部门的注意。经过12天的挖掘,考古人员在井底发现了100多件财宝,主要是金器、玉器和瓷器,其中还有一件来自龙泉窑的珍贵瓷器。然而,这些文物并非出自同一时期,而是宋、清、元、明四朝的器物。这让人们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些国宝是怎么来到古井里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0: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