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56

夏朝都亡了 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 考古显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36:440

都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通常集聚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经济、政治和军事资源。因此,都城的选择对于新兴王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被攻破,意味着国家的灭亡。然而,商朝却频繁进行都城的迁移,几乎显得“随性”而不受拘束。

1、商朝的迁都现象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从太康到夏桀的时期,都城位于斟鄩。而商朝的都城迁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前八而后五”。所谓的“前八”指的是商朝建立之前的八次迁徙,而“后五”指的是商汤建国后到盘庚之前的五次迁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次迁都可能并不全面,因为在近100年的殷墟考古中,仅发现了商朝早期到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和相关遗物,而没有盘庚、小辛和小乙时期的出土物。这意味着商朝的都城迁徙频率可能比文献记载中还要多。

2、商朝迁都的原因

商朝的迁都现象并非简单地因为水灾。尽管《史记》中提到了水患对迁都的影响,但这一解释存在着一个矛盾之处:如果迁都是因为水灾,为什么每次迁都都会遭到贵族的抵制?难道洪水一直在追逐商朝的都城吗?

考古研究显示,在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时期,伊洛平原并没有发现任何洪灾的迹象。虽然武丁时期殷墟出现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但殷墟一直保持在安阳,并未发生迁徙。

因此,商朝迁都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为了躲避洪水。那么商朝为何频繁迁都?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3、商朝的军事扩张

根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研究,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出土的青铜器中,兵器比例约为15%,而礼器比例则高达80%。相比之下,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兵器比例却远低于礼器比例,是郑偃遗址的数倍。

此外,早商遗址发现的人殉数量通常只有个位数,而晚商殷墟遗址发现的人殉数量庞大,并且涉及了蒙古人、太平洋黑人、高加索白人和爱斯基摩人等不同人种。

这些发现表明,商朝的每次迁都都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强盛和领土的扩大。换句话说,商朝的迁都是出于军事目的,即拓展疆域。

4、商朝的政治稳定与内外夷问题

商朝在迁都后并未再次迁都,这是因为东夷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直到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在位时,商朝的主要战争方向仍然是东夷和淮夷地区。

因此,迁都恰恰是商朝军事帝国的独特体现。商朝通过迁都来实现军事扩张,将都城直接迁至即将征服的地区,这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对北方进行多次征战的意图有几分相似。

商朝频繁迁都并非单纯为了躲避水患,而是出于军事扩张的需要。商朝通过迁都来拓展疆域,并将军事战争的重心转移到新的领土上。这种迁都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巩固商朝的统治地位和实现军事目标。

通过对商朝迁都现象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国家发展的复杂性。商朝的迁都不仅涉及地理因素,还涉及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古代国家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