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土国宝级文物 却被当成了废物(被遗弃的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44:081阅
在1982年甘肃曾经出土过17块石板组成的屏风被认为是废物,到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过以后还是方非常的后悔因为这些遗物是我国古历史留下来的国宝。在我国有着十分璀璨的历史,而在历史事件当中,我们通常会通过一些考古的方法来寻找历史手里遗留下来的痕迹,除了一些建筑之外,最值得研究的就是这些文物了,在这些年的考古工作当中,我们则是发现很多的文物,其中有一些是比较日常的用品,虽然也可以被称之为文物,但是却并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还有一些明明可以被看作做是国宝,但却被当成了废物。

被遗弃的国宝
在1982年甘肃曾经出土过17块石板,这些石板在当年被认为没有用处,不但没有好好的保护,反而是被废弃了30年的时间之久,只不过还好,这些国宝并没有被真正的丢弃,而是被闲置了起来,等到30年之后才终于发现这17块石板其实就是一个屏风,把他们组建起来,绝对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国宝。

后悔的专家
当专家看到这个国宝的时候是非常的后悔,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考古技术还并不是那么的完善。也是到了新世纪之后,我国的考古技术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要不然这些石板还只能埋没在黑暗的角落当中,专家们对于这些文物进行了严格的修复,发现这些石板搭建出来的屏风十分的精美漂亮,而且在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也是给了当时研究这些评分的专家们很大的震惊。

被埋没的文物
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被埋没的文物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些直接流露在了国外,即便是我国有着十分璀璨和悠久的历史,也出现了许多堪称国宝级别的文物,但是每一件文物都不允许这样被埋没。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人旅行一般会带三样东西,其中一样仍是现代人必带 那为什么还要带副扁担?
古代学子出游有什么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暑期到了,暑假游又热了起来,许多学生在考完试后纷纷选择出游。在古代,读书人也喜欢远游,这些人被称为“游士”。游士出游,主要目的之一为是为了学习,故出行时都会带上学习资料。为了路径平安,出行、返回还会择日,有许多讲究。这是我在明天(20176月22日)《北京晚报·五色土》独家专栏“一方钩沉”上将要发表的专栏,这里率先与“梧桐树下戏凤凰”网友分享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0:090001长臂浑元龙:中国小型擅攀鸟龙(仅0.32米/长有蝙蝠翅膀)
长臂浑元龙是一种擅攀鸟龙类恐龙,属于兽脚亚目下的物种,诞生于侏罗纪中晚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类似蝙蝠的翼状翅膀,并且全身都遍布羽毛,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成年后的体长也仅仅只有32厘米而已,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发现的。长臂浑元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57:480002妇好墓玉人腰间的神秘物件是什么(商代古墓)
神秘物件是什么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象征着图腾含义的人兽结合体。2.是一件铲状武器。3.是一种腰饰。这三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更和真相接近,现在并没有确定的结论,但大部分的考古专家,更倾向于将玉人腰间的宽柄器物,当作当时象征着身份、象征礼仪的一种腰饰。我要新鲜事2024-02-20 17:09:350004晁福林:中国早期国家问题论纲
中国早期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按照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应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和传说时代的五帝时期。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到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它理所当然地受到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今试将若干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思考胪列如下。0000多智龙:蒙古国大型食草恐龙(长8.5米/距今69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当属亚洲,而在亚洲,除了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是蒙古国。前面我们介绍了蒙古国的蜥鸟龙和佛舞龙,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蒙古国的多智龙,一起去认识下吧!多智龙基本资料1、体型:多智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居住于沙漠,它体长8-8.5米,比双庙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28位,生活在距今7800万年-69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58: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