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捞到金印章 卖了1300万元 以为一夜暴富 不料3年后被抓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瑰宝,其价值无可言喻,不能轻易贩卖,否则一旦被发现,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仍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将国家文物倒卖,最终却因此自食其果。

2005年,彭山区江口镇开始修建岷江河道,然而在修建过程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文物。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这些文物与张献忠沉银有着紧密的关联,被命名为“江口沉银遗址”,并成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座自家门口的宝库让不少人激动不已,他们心中只想着如何不引人注意地捞到一些文物回来。其中,一位江边的原住民宋某,从小就与这条江打交道,对水性有着天生的优势。得知江中有宝贝后,宋某决定亲自下水,希望能碰碰运气,寻找那些令人心动的文物。幸运地,他在一次下水中竟然摸到了一块沉甸甸的金子,更是一只金虎!
宋某激动不已,他知道金子本身就很值钱,但更吸引人的是这只金虎的独特价值。他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决定继续下水寻找更多的宝贝。在后续的尝试中,他又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金印章,上面刻着“葵末年仲冬吉日造”、“永昌大元帅印”。这个金印章竟然与金虎完美吻合,形成了一套宝贵的文物。宋某不顾法律和道德,将这些文物带回家,想倒卖获取高额收益。他成功地将这套文物以高价卖给了一个外地商人,立刻过上了富豪般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警方找上门来。在保护挖掘工作中,他们成功追缴了大量被盗卖的文物,其中就包括宋某当年倒卖的金虎印章。宋某被抓获后供认了自己的行为,他的不义之财最终化为了泡影。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是永昌大元帅张献忠的金印。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他在四川建立大西国,自封为“大西王”,称帝后制造了这枚金印,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权威。然而,他的政权最终受到打击,他的财宝也掉入了江中,沉入江底。直到多年后,考古专家才在江口沉银遗址中发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为了保护挖掘这些宝贵文物,专家们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下考古工作。在枯水期,他们抽干了江水,将河底暴露在阳光下,用金属探测器和锄头一点点寻找文物。经过数月的辛苦努力,考古团队总共出土了数万件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金银,其中包括大量张献忠用来论功行善的金币和银币。
由于文物数量过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当地政府修建了江口沉银博物馆,将所有出土的文物陈列其中。这个博物馆将于2022年正式开放,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和宝贵的文物。

最后,我们要深刻反思宋某等倒卖文物之人的行为。文物是国家的文明遗产,不应成为个人的谋利工具。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珍视文物,将它们完整地传承下去,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的未来照亮道路。而若是无意中发现了文物,我们应该勇敢站出来,及时上报,并将其交给专业机构进行保护和研究,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扬州积极构建服务城市发展的考古工作新格局
徐国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下文物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物保护事业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埋藏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扬州考古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好地方建设好、越来越好。健全制度,形成新规范0000许倬云:古代国家形成的比较
古代国家在世界各地都先后出现过。在此我想归纳各种出现的过程以及它们的特性(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特殊的)和大家讨论一下,看是否能总结出一些道理来。表中我只举了几个例子,有些例子年代的并列并不表示它们是同时代,例子之间没有同时代的相互关系,只是帮助大家记忆年代而已。(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6:340000山西挖出黄金棺材 专家不敢打开(黄金棺材)
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5:21:290000一起来围观密县打虎亭汉墓
神奇的密县打虎亭汉墓,作为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东汉墓,展现了古代高科技的惊人成就。即使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墓中的壁画和画像石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一、密县打虎亭汉墓-概述密县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区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东汉时期的古墓,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东汉墓,它的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来自河南密县。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29:040001郭立新、郭静云:最早的稻田长什么样?
一、问题与缘起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稻作遗存,如湖南道县玉蟾岩、澧县彭头山和八十垱,浙江上山、小黄山和跨湖桥等,稻作起源问题再次引起学界极大关注。现在学者们皆同意,长江中下游乃是水稻起源和驯化的关键地区。同时,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稻作农业的先发优势,孕育和发展了东亚最早的文明社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3: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