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于英法联军的圆明园,如今挖出10万件瓷器专家:需要钱修复文物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这一伤痕的名字,为圆明园。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坐落于北京西北郊,被誉为“万园之园”,被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然就是这样一座中国人的骄傲,东方的凡尔赛宫,在1860年的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只给后人留下一个遗憾,一个伤痛的记忆。圆明园的毁灭,不只是国人心中的伤痛,但凡是有点良心的外国人,都会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怒,但无论如何,圆明园最终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了。

有的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圆明园被烧毁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想过修复吗?其实早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圆明园矗立在北京西郊,也成为了清朝皇室心头永远的伤疤,而清朝皇室一直有重修圆明园的想法。但重修圆明园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清朝皇室那时候已经是无暇顾及,所以圆明园的修复工作一再搁浅。时至今日,距离圆明园被焚烧,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漫长的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对于圆明园的好奇从未停止,而圆明园的修与不修,一直是一个带有争议的话题。
圆明园是否要修复?
一直以来,关于圆明园修复这个中心议题上,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意见,即“废墟派”、“整修派”、“生态派”。“废墟派”就是反对圆明园的修复,他们普遍认为,废墟也是一种美,而圆明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片废墟。“整修派”,也就是主张修复圆明园的一派,但在他们内部又有不同的想法,一是完全修复,另一个就是部分修复。“生态派”则主张修复圆明园的山行水系、植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这些派别如何争论,我们确实有缓慢的对圆明园进行修复。
“修复1860”

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考古不断的出土大量瓷器、琉璃、石刻等文物,对圆明园遗址的考古工作,早在1996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圆明园遗址考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从遗址中出土文物,列强在对圆明园进行抢夺的时候,可没有那么仁慈,这一片土地下埋葬的,是被列强所毁坏的文物。在圆明园被焚毁的百年之后,人们做好了心理准备,去挖掘圆明园遗址下的文物,没想到挖掘的成果,颇为震惊,仅仅是瓷器碎片,就挖出了10万多块,可想而知圆明园焚毁之前的豪华程度。
为了对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进行修复,专家于2019年启动了圆明园“修复1860”工作,虽然这一项工作并非是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修复,不过能够寻回一百多年前的丁点记忆,已经足以。10万多片瓷器碎片,修复人员在地上一片一片地寻找与之对应的,再将其拼凑起来,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满地的碎片,可以推想圆明园当时的遭遇,而这一次的修复工作,仅仅只修复了6件精品瓷器。
修复专家:我们需要钱
文物修复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文物修复师,要具备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文物修复的过程本身就是枯燥而乏味的。先不说工作本身,修复一件文物,要经过多个过程,圆明园找到的这10万块瓷器碎片,为什么只修复了6件?就是因为这个过程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就连修复专家自己都说:我们需要钱。有的人觉得,为什么一定要修复这些文物?要知道,每一件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些都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所以即便时间漫长了些,我们只要知道,它能够重现人间,那么就算时间长,我们也是能够等待的。
元宵怎么样做才好吃?古人有一好吃做法一学就会,现在广州还流行
古人正月十五怎么“吃元宵”本文作者倪方六元宵节又要到了,又到吃元宵时!元宵怎么样做才好吃?古人有一好吃做法可以学学,一学就会,现在国内广州等地仍流行这样做。(元宵节)将元宵放在沸汤里煮熟,这种现代流行吃法,也应该是北宋人发明的一种吃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2:3300002020年游学:安吉古城与八亩墩越国贵族墓
在考察过苏州的木渎古城之后,参考:2020年游学——探访苏州春秋木渎古城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述(望京楼、木渎、大报恩寺)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280000白垩纪乌因库尔组有什么恐龙?12种物种(最大体长40米)
白垩纪乌因库尔组地层中主要发现的正式命名恐龙有12种,其中肉食恐龙包括了马普龙、牛猎龙、戈瓦里龙、南盗龙、乌因库尔龙、蝎猎龙、雷霆龙以及肌肉龙,而植食性恐龙则包括了阿根廷龙、乔冈龙、鹫龙以及利迈河龙等。白垩纪乌因库尔组有什么恐龙1.典型食肉恐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06:230001梵高是哪个年代的人 梵高的画为什么他死后才出名(19世纪)
梵高是19世纪的人,梵高的画在他死后被人发现所以才出名。在1890年的7月27号,法国的一个小镇麦田里面,一个年轻人原本是坐在麦田里面对着麦子进行作画,但他突然停下了自己的画笔,接着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腹部,将自己给杀死了,而这个人就是印象派的绘画大师梵高。我要新鲜事2023-08-24 16:19:150001郭静云:夏在江汉洞庭之滨
就中国的考古学思维而言,目前尚未摆脱“郑洛中心观”的影响,即将自周以后政治重心在“中原”的情形投射到远古,用“中原”的发展阶段来界定“全国”,这明显映射出大中央主义的心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