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一块红布“变魔术”,博物馆中69件文物被盗,专家:损失6亿
盗墓,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就能够看出,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盗墓破坏现象。而我国的盗墓现象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盗墓贼之猖獗,从考古工作中发现的被盗墓葬就能够看出来。一直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致力于保护地下的文物,古墓没有遭到破坏,考古学家一般不会对其进行挖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古墓中的文物。但盗墓贼为了利益,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不仅对古墓进行偷盗,甚至对博物馆中的文物,也起了贪念。

博物馆被盗案件,不止发生在我国,其他国家也有这些现象,而要说起我国的博物馆被盗案,就不得不想到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保存中国历史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也没有能够逃脱盗贼的魔手,建国以来,北京警方有记载的故宫盗窃案一共发生了七起。每一次的文物盗窃,都是对文物的重大上海,因为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害怕事情败露,从而将偷来的文物进行暴力处理。那些被盗的博物馆,文物能够完全追回,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开封博物馆被盗案
河南是一个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城市,而河南省博物馆,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博物馆,馆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文物,是河南省文明的标志,没想到的是,文物的珍贵反而成为了它的灾难,盗贼盯上了这些价值不菲的古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博物馆遭遇了一次盗窃,窃贼偷走了博物馆中的69件文物,其中59件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物,专家估计,这些文物的总价值已经超过了6亿元。为了找回这些文物,找出窃贼的身份,河南省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全民追捕。
一块红布偷走69件文物
1992年9月18日,上午8点30分,河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哼着小曲,迈着轻快的步伐,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打开博物馆的大门,准备像往常一样迎接游客。没想到门一打开,入目的不是安静而整齐的展厅,而是满地的碎玻璃,展厅内一片狼藉,几个展柜早已空空如也。工作人员立马就意识到,博物馆被盗了,愣神了一会,她当机立断地报了警,十分钟后,警方就赶到了现场进行侦查。经过警方的初步勘察,展厅中有8个展柜被撬,69件文物被盗。
69件文物中,一、二级文物有59件之多,初步的估计,文物价值已经超过了6亿元,这一案件成为建国以后全国最大的文物盗窃案,更是继“蒙娜丽莎”盗窃案之后,世界第二大文物盗窃案。警方成立了相关的专案组,对这一次的文物失窃进行调查,为“9.18开封文物盗窃案”,案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窃贼是怎么躲过重重安保,进入展厅,又是怎么将文物运送出去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围绕在调查演员的脑海中。与此同时,展厅的一地碎玻璃中,一张红布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工作人员称,红布并非博物馆的东西,那便是窃贼留在现场的了。
魔术盗窃?
人们一下子怀疑,是不是盗墓贼用红布变魔术,将文物运走,不然是怎么携带着大量文物消失的?因为各方对这一案件十分的重视,警方在经过三个月的追踪后,就找到了全部的嫌疑人,他们为团伙作案,密谋已久,之后也全部落网,而文物也全部完璧归赵了。在审问的时候,警方询问了嫌疑人,红布的作用,嫌疑人说,红布原本是用来装文物的,但后来害怕文物碰撞坏了,就丢弃了。所以说,这一案件并非“变魔术”盗窃,一切问题的答案也十分的简单。
巨保罗龙:最大的赖氏龙亚科恐龙(长16米/出土于北美)
巨保罗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属于赖氏龙亚科的一种,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是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鸟脚类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16.5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北美洲境内。巨保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4:060000冠长鼻龙:北美小型植食恐龙(体长4.5米/鼻骨突出)
冠长鼻龙是一种鸭嘴龙亚科恐龙,体长仅仅只有4.5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鼻子非常大且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发现的,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科学家曾经怀疑过它的有效性,质疑它可能是原栉龙的未成年形态或者是原禽龙类恐龙。冠长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00:540000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关于玛雅古帝国[1]的衰落和灭亡,各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原因——地震;极为剧烈的气候变化;疟疾和黄热病的反复流行;外族征服、内战。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强制生产之后,古玛雅人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枯竭,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社会衰败、政治衰落和政府解体;最后,由于古玛雅人的农业体系未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而导致经济崩溃。让我们更仔细地研究每一种说法,然后再在它们之间选择取信哪一种观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9:290001最早的龙和最早的凤
2016-11-1108:06联合报记者谢恩得/民雄报导历史学者郭静云花了10年完成123万字「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专书。记者谢恩得/摄影中国人常自称是龙的传人,不过最早“龙”的造型,并非大家所想的雄伟飞龙。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发表新书《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中国古文明信仰的形成,最早的“龙”是以双嘴龙形态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7:090000古时“秋后问斩”实在秋分后进行,为何是秋分?原来古人迷信这个
“秋后问斩”为何在秋分后进行?本文作者倪方六即将到来的秋分节气,在古代,不仅是国家祭月的节气,还是重要的国家司法日。俗话说“秋后问斩”,这里的“秋后”,就是指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古人为什么规定行刑要在秋分以后进行?此规定由来已久。《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秋风来了,白露降临,这个时候朝廷就可以执行死刑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3: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