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集体盗墓,挖出文物价值过亿却卖36.6万,流失海外后被追回
盗墓自古有之,古代盗墓有曹操、温韬,近代有孙殿英、李鸭子,现代有号称“盗墓祖师爷”的饶玉忠,他们都是盗墓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被人唾弃的人。近些年关于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也勾起了人们对盗墓贼的兴趣。春秋战国之后,礼乐崩坏,秦汉厚葬之风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盗墓之风。所谓“盗墓”,即是进入他人的坟墓,做出不问自取的行为,盗墓贼不仅抢走古墓中的宝物,还对古墓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为盗墓,我国不计其数的文物流失海外;也因为盗墓,无数的文物遭到了不可恢复的损伤,也有的永远消失在历史上。但也有些古墓,是盗墓贼无法进入的,因为古墓本身就设计了非常严密的防盗机制,比如说秦始皇陵。但皇陵旁边的陪葬墓,就没有能免遭浩劫了,秦始皇的祖坟,秦公一号大幕,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但在秦公一号大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247个盗洞,其中有数十个,直接打入了椁室。今天要说得,同样是一座陪葬墓,为唐代高宗之子李弘得太子妃之墓。
“哀皇后”之墓被盗
说起来,李弘和他的太子妃都死得很冤,一个据说是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毒死,另一个年纪轻轻,便殉夫而去,只落下以一个“哀皇后”的名号。李弘的墓规格很大,唐高宗给以“天子之礼”厚葬了他,为恭陵,历史上打恭陵主意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能成功,因为李弘的墓十分的凶险。“哀皇后”之墓规格就没有李弘这么好,毕竟只是一个陪葬墓,但其中的珍宝还是不少的,有的盗墓贼自己知道,恭陵难盗,便另寻他径,对“哀皇后”之墓下手了。
少侠之名行盗窃之事
上个世纪末,正值小年夜,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而一伙盗墓贼却趁着这个时候出动了,他们的目标,是恭陵的陪葬墓,李弘太子妃之墓。领头的是一个名为张少侠的人,以少侠之名,行盗窃之事,实在事讽刺。一伙人带着工具,在“哀皇后”的墓一连挖了好几天,却迟迟没有进展,张少侠心里一急,便动用了炸药。炸药发出的声响,就夹杂在人们庆祝新年的鞭炮声中,没想到第一次只炸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张少侠心一横,又炸了第二次。一连几天,他们终于炸开了墓道的壁龛,这伙集体盗墓的盗墓贼一窝蜂全挤进墓室中抢宝物。

不一会儿,一伙人带着六十多件珍贵的文物,匆忙逃离现场,留下了满地的狼藉。这样大的动静终于引来了警方,从古墓中剩下的文物来看,“哀皇后”的墓中又彩绘陶俑、瓷器、瓷罐等等。历史上出土的这类唐代文物都很少,每一件都十分的珍贵,要是能够快速地找到买家,这些文物很可能就这样消失了;但文物的少,也意味着很快就能够找到线索。在警方马不停蹄地调查下,很快,团伙中的两人就落网了,根据他们的供词,顺藤摸瓜,找回了一些文物,以及剩下的案犯。
过亿文物只卖36.6万
在嫌犯的口供中,警方知道,这批文物中有一件唐代蓝有陶瓷,弥足珍贵,在以往的考古中从未发现过,只不过这件文物被张少侠带走了。于是警方加大了对张少侠的搜捕,不久后就捉到了他,只不过不幸的是,文物已经出手了,价值过亿的文物,却只卖了36.6万。警方继续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买家,买家却说,已经卖到了国外,警方大失所望。就在这时,那个将其卖到国外的买家,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以更高的价格,买回了那些文物,将其归还。至此,“哀皇后”之墓中被盗走的文物全部追回,张少侠一行人也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
俗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为何北邙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
生命的旅程,古人认为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他们深知生命的短暂和脆弱,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的降临。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珍惜生命,追求充实和意义。在古代人们的生死观念中,对祖先的尊重和传统的重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坚信祖先的灵魂仍在世间存在,通过祭祀和祖先的崇拜来与他们保持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46:100003让专家感到害怕的古墓 史书上都没记载(非凡古墓)
专家们找到的古墓并有历史记录。如今想要印证过去的历史,古墓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流传下来的文物都是在古,墓里才找到。但是我国有着这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朝代甚至每一个地区的丧葬文化都是会有所不同。其中大多数的古墓还是比较正统的,但还有一些古墓却让专家们也感到惊讶。比如在2007年,专家们找到了一座古墓,让专家都会感到害怕。让人害怕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24:020000美国为啥从来不考古,真相可能会很尴尬(美国考古)
美国人并不是很重视丧葬礼仪且土地归个人所有。美国也曾有过挖墓的新闻,当时,俄克拉荷马州的工人和马匹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坟墓。他们经常听说中国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原来是一辆生锈的旧车。为什么美国考古中没有像样的东西?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美国的历史很短,没有历史可以追溯。移民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33:090000郭伟民:湘江北去 吾道南来
#秋日生活打卡季#湖南在古代名不见经传,永顺溪州铜柱所载“上古以之要服,中古渐尔羁縻”与其说是对湘西历史的概括,倒不如说是古代王朝对于湖南的基本印象。先秦传世文献涉及湖南的,少而零碎。有的文献说到了湖南的一些地名,比如长沙、洞庭、江南、苍梧等。这类文献多是楚人在战国时期的记载,或者是汉初楚地故人的追忆,总之都是对湖南这片边远的南方不甚清晰的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15:230000赵宾福: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对我国考古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