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什么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在临死前将仅仅37岁的毒死,随后她交代完后事,终于可以安心死去。慈禧以为只要将光绪毒死了,她的种种恶行就不会记载青史之上,也不会像多尔衮一样,被光绪帝拖出来鞭尸。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墓会被沈殿英弄得底朝天,成了近代最骇人听闻的皇家墓葬被盗案。慈禧陪葬珠宝无数,那么光绪帝的陵墓里面是什么样的,他的陵墓是否保存完整呢?
光绪帝死后72年,考古队员打开了光绪崇陵地宫的石门,地宫之中破坏情况非常严重,墓室内的木箱被盗墓贼撬开,被翻得七零八落,很多木箱被砸得看不出形状。光绪的棺椁被凿出了一个洞,光绪的一条腿就悬挂在洞口,鞋子已经不知去向;隆裕皇后的棺椁完全被撬开,现场虽然潮湿,但并没有恶臭。

考古学家们先去查看了已经打开的隆裕皇后棺椁,盗墓者用斧子将棺材和棺椁从上面凿开,椁板就随意架在光绪帝的棺椁之上。因为地宫潮湿,隆裕皇后的衣服已经完全不能辨认,棺材内部惨不忍睹。棺椁旁边有滴水坑,坑里面非水非泥,而是深色黏糊状的物体,这些烂泥将隆裕皇后的遗体包裹着,从上面看只能看到局部的骨骼。隆裕皇后的头发被盗墓贼弄得非常凌乱,上面的装饰品被粗暴地掠走,只有一根红头绳绑着。一些考古学家因为看到了这种恶心的景象,赶紧跑出去干呕起来。考古学家们也覺得非常奇怪,因为现场并没有强烈的异味,这些黏稠的东西是什么呢?后来经过检测发现,这些烂乎乎的东西并不是什么腐烂物,而是因为常年积水,隆裕皇后棺材里面的香料和水混合而成黏稠物体。

光绪帝的椁是楠木做成的,呈金黄色。棺椁的四壁用梵文写着四大天王的名字。盗墓贼用斧子粗鲁地砸开了椁和棺材,凿出一个长直径1米左右的洞,考古学家们就近看了看光绪的腿,贴身的衣服已经烂得不成样子,只有外面的刺绣的外衣能够隐约可以辨别出龙纹图样。盗墓贼为了能将光绪身侧的财宝取空,将光绪帝整个翻了个身,光绪帝的遗体面部朝下,身上的覆盖、头下的枕和头上的冠都不见了。光绪帝的身子下面是六厘米厚的檀香木料,他的辫子残留着两节,一节编着十花,一截编三花。
光绪帝随身佩戴的珠宝全部都被掏空,看到这里,考古学家们十分失落。但后来有人发现光绪帝的左手紧握,手中好像还留着什么东西。考古学家们掰开光绪的手指,里面是一件翡翠套环和莲花玉石。翡翠套环雕刻非常精美,而白色玉石则是雕刻成了鸭子的图案,鸭子的嘴里面叼了一枝莲花。光绪帝手中为何会握着这两件东西?也许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物件,他紧紧捏在手中,才不至于被盗墓贼窃走。

隆裕皇后表面也看不出任何遗留的文物,考古学家们隆裕皇后的棺椁内部清理完毕之后,发现她的烂袍子下面还有一枚小荷包,里面的线已经烂了,但还留着275件配珠。隆裕皇后的棺材里面还找到了钻石戒指、30个翡翠球,珍珠百粒,玛瑙球9个等装饰品,隆裕皇后的手中也拿着一块玉石。
不过让考古学家们最为惊喜的是,在光绪帝的棺椁下面,还有一口金井,盗墓贼并没有注意到金井的存在,所以里面的文物保存非常完整。里面有金怀表、玉石、翡翠等珍惜文物160件,这让在场的考古专家们十分振奋,立马沸腾起来。
光绪帝崇陵的发掘,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还为我们解开了百年谜案——光绪帝死亡之谜。1980年,光绪皇帝的棺椁再次被封闭之时,有一些光绪的头发残留在外,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这些头发收集起来一直封存着。后来是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的编导钟里满专程前往清西陵,找到相关负责人,要到了光绪帝的二十根头发。

钟里满将这些头发郑重交给了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珂,为了慎重起见,避免先入为主,钟里满并没有将头发的来历告诉王珂,只是和王珂交代,一定要检测一下“砷”。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王珂给钟里满打来了电话,称头发之中有一段砷含量已经达到了2404微克,正常人的头发只会含有0.6个单位。钟里满非常兴奋,和王珂说了实情之后,王珂也和震惊。
王珂要求马上做第二次检测,他和北京市著名法医潘冠明一同前往清西陵取到了第二束头发,这一次,王珂依旧检测出了高浓度的砷,比正常人头发中的含量高出三百多倍。专家们认为,光绪在临死前被喂食了大量的砒霜,光绪死后,因为肠胃里的东西开始发酵,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出现了死后呕吐,将砒霜沾到了头发上。这就是为什么,光绪帝的头发有一段会残留下大量的砷。

2008年,专家们对光绪帝的遗骨和衣服都进行了检测,果然依旧发现了大量的砷。这年是光绪帝逝世一百年,专家们终于找出了他的死因。至于凶手到底是谁?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慈禧是最有可能的凶手,如果没有慈禧的授意,谁敢在那种情况之下杀死光绪?
光绪帝大概是清朝史上最倒霉的皇帝了,生不得安宁,一个被操控的傀儡皇帝,保不住自己的女人,被八国联军赶着跑,慈禧死他也要被毒害死,死后还有受此羞辱……这些占有大量资源的皇家贵族们,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将所有的生前喜爱的珠宝全部带到了陵墓之中。而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除了招来土匪、盗墓贼,别说是留下来世的荣华富贵了,连个全尸可能都留不下。
宋元钓鱼台大战,一项十大考古发现,令蒙哥汗折鞭的秘密武器现身
#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老李平日说宋朝考古发现,以南海I号为多(链接《南宋海丝航线上的南海I号船员中,有位“蔡火长”,什么来头?》、《还是东印度公司档案惹的祸,发现南海I号,意外中的必然》,今天说说2018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中的一类用于战争的出土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5:44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小南海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小南海附近的洞穴中。1960和1978年两次发掘。该文化以小型为主要特征。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据,下部地层(第6层)的年代为距今22150±500年;上部(第2、第3层)为距今11000±500年。洞穴与年代▲小南海洞穴遗址位置与周围地形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33:080001意外挖出古墓后,生产队长让社员将随葬品用麻袋拖走,被追查出来
旅游标志原型铜奔马到底是啥马?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以前《北京晚报》专栏上,曾写过了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有争议一事。据发表于1974年第二期《考古学报》上的考古简报《武威雷台汉墓》一文介绍,当年,此墓位于时武威县城北大约两华里处,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所在地,如果已是市区一部分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8:240000潜伟|中国科技史与考古学:历史回顾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梁启超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自然科学史等并列,称之为学术思想史。如果自然科学史可谓一阶学术思想史,则对其历史回顾则成为二阶学术思想史。从历史角度考察一下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科技史与考古学这两个具有亲缘关系的学科的关系,探究其思想上的沟通与流转,或许是颇值得的事情。1考古学与科技史学科的建制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28:460000湖潭间的岳阳——来自历史现场的观察与思考
本文摘自《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下幕邱诗萤同学8月5日记一部分,摘录时有省略,详见原书。洞庭湖水系下的盘龙城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5: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