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墓被发现,墓中出土“活人”,考古家:令人发指,注定灭亡
蒙古是位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国家,在古代,蒙古地区曾是匈奴的聚居地。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本是内蒙古的一个部落,随着不断的有迁徙而来的人加入,这个部落逐渐的变大,在秦朝时期,他们逐渐的强大了起来。强大起来的匈奴已经不满足于自己国家的国土资源了,他们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个民族集团,有着不同种族的人在内,但是他们的文化还是以草原文化为主,也就是喜欢喜欢征战、狩猎的文化。在《史记》中有记载,匈奴的文化中,有一个习俗名为“猎头”,也就是说在战争中砍下敌人的头是荣誉的象征,他们还会将砍下的头颅制作成酒器,以此来饮酒。

匈奴古墓被发现,令人发指的陪葬品出土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考古学家们在蒙古境内发现了多处匈奴的古墓,在一座比较大的王陵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不少的文物。在匈奴王陵中,有着不少的金器,这些金器都是装饰品,都是可以佩戴在身上的。与我国中原地区出土的古墓不同的是,我国古墓中出土的金器不仅仅是饰品,像是唐朝时期的古墓,还会挖出许多的器皿,唐人不仅仅将金子打造成饰品,还会用金子打造酒杯、碗筷等等。而在匈奴的墓中,这些日用品是一点都没有,只有纯粹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的样式多以草原上的动物为主,基本是都是动物图案,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

在西安出土的何家村唐朝遗宝中,也有不少动物图案的饰品、器皿,但是这些图案除了常见的猪、鸡、猴、牛等,还有凤凰、龙这样的神话生物,由此可见,汉文化与匈奴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发展上的差异,汉族在中原地区勤劳耕种发展,在农耕文化下不断地推进自己的文明,这个时期的汉文明是要比匈奴文明繁荣先进很多的,所以位于北方的匈奴才想要得到华夏文明的资源,屡次进犯中原。在这座蒙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令人发指的陪葬品。

“活人殉葬”令人后怕,专家:难怪会灭亡
考古学家虽然知道匈奴人有猎头习惯,但是在这座古墓中看到这么多的头颅还是吓了一跳。这些头颅只有一小半,旁边还有完整的头颅,这一小半的头颅上还有兽皮和一些金饰,这就是《史记》中记载的“人头酒器”了,匈奴人就是用这个喝酒的。这座古墓中不仅有不少的酒器,还有很多的发辫。经过对比,这些发辫均来自不同的女性,一共有68人。

可以确定的是,在匈奴的部落里,还保留着人殉的传统,人殉是奴隶制社会的产物,这是非常残忍的一种制度。这68名女性极有可能是墓主的妻妾、奴隶和俘虏。匈奴人一般不会让本族的人陪葬,所以匈奴的家室中,有同族的人,是不会被带来殉葬的。所以这些女性,极有可能是汉朝人,我国的秦朝时期时就已经废除了人殉制度,就连秦始皇都用兵马俑来代替活人了,而匈奴还在延续这样的残忍制度,难怪这个民族会灭亡。

不被社会需要的“需求”
我国的古代虽然也有人殉制度,但是到了秦朝时期,人们已经发现这个制度的弊端,本来社会上人就不多,还要有这么多的奴隶殉葬,这样社会上的人会人心惶惶的。若是秦始皇真的要一支军队来为他陪葬,那秦朝的士气一定会很低下,在那个时期就会被匈奴打败。人殉制度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被踢出历史进程也是理所应当的。
讲座:莫多闻: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环境考古研究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实践”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环境考古研究》的讲座纪要。一环境和环境考古学科简介莫多闻教授首先为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介绍了环境考古这个学科的定义和学科目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8:130001中国出土2000年前新式武器,功能如手枪,带弹匣能连续自动射击
江陵秦家嘴墓地47号楚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武器的特点是“自动”,其是依靠火药燃气为动力源,完成自动循环,从而进行连续射击,即所谓“连发”的。考古中发现,先秦时中国人已发明了不用火药就能连发的射击装置——设计精巧的“连发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2:110001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序言这个书目是我答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个人拟的。他们都是将要往外国留学的少年。很想在短时期中得着国故学的常识。所以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一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