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点烛,鬼吹灯” 考古队挖掘被盗古墓时 发现了这奇怪的一幕
近年来,盗墓题材的小说改编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盗墓活动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摸金校尉、土夫子还是其他派别的盗墓者,在进行盗墓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鬼吹灯》中,有句经典的台词:“人点烛,鬼吹灯”。这句话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常常伴随着神秘的事件发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事实上,在现实的考古领域中,的确发现了一些与“鬼吹灯”类似的现象,专家们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真实性,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解释。回顾2005年7月的一个夏日,山西的一位名叫殷宪的老书法家带着自己的相机来到了大同市御河之东的沙岭村。这一次的考察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因为在一个高达4米的取土剖面上,他发现了一条狭长的墓道。显然,这座古墓已经遭到了盗墓贼的破坏,而古墓本身的状况也无从得知。殷宪迫切地联系了相关部门,不久后,考古研究所携带专业人员赶到了现场。
沙岭村是大同地区文物考古的重点区域,这里已经挖掘出了许多北魏时期的重要墓葬。沙岭这个地名的由来是因为这里的土质主要是沙子。当地的村民和建筑单位通常会来这里取土,正是由于如此,这里的6座墓葬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3座被盗。其中一座墓葬更是遭受了7米长的盗洞之害。为了了解古墓的破坏程度,考古专家决定顺着盗洞继续挖掘,结果在盗洞底部附近,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在盗洞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些碎砖块、盗墓贼留下的烟头、四节华太2号电池以及一些零散的才会泥俑碎块。他们还发现了一节蜡烛,这使得专家们确信盗墓贼是一位老手。从古至今,盗墓贼常常使用蜡烛来检测古墓中是否存在有毒气体以及墓室内的氧气是否充足,这也是“人点烛,鬼吹灯”理论的科学依据。盗墓贼在进行盗墓行动时,通常不会进行大规模挖掘,而是进入墓室后,首先在墓室墙角点燃一根蜡烛。如果蜡烛能够持续燃烧,那就意味着墓室是安全的;但如果蜡烛突然熄灭,那可能是由于墓室内存在有毒气体或者缺氧的情况。
科学上解释,盗墓贼使用蜡烛进行气体检测的原理是基于火焰所需的氧气。蜡烛燃烧时需要氧气来维持火焰,如果墓室内氧气不足或者存在有毒气体,蜡烛的火焰会变得不稳定并最终熄灭。例如,如果墓室内存在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气体,它们会消耗氧气并导致蜡烛熄灭。此外,如果墓室内的氧气不足,蜡烛也会燃烧不正常或迅速熄灭。

除了蜡烛检测,盗墓贼还会使用其他一些工具和设备来辅助盗墓活动。例如,他们可能会使用氧气检测仪来测量墓室内的氧气含量,以确保自身安全。他们还可能使用瓦斯检测器来检测有爆炸风险的气体,避免触发意外事故。
尽管盗墓贼在进行盗墓活动时使用科学方法以确保自身安全,但他们的行为本身是非法的,并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考古学家和相关部门致力于保护和保留古墓和文物,以便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因此,任何对古墓的盗窃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虽然盗墓活动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常常充满神秘和惊险的元素,但在现实中,科学解释更多地依赖于气体检测和安全措施。保护古墓和文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并通过合法途径来学习和探索古代文明。
古代送快递除马外,还用一种牲畜,杨贵妃曾用它给安禄山快送荔枝
骆驼在沙漠中行走能有多快?本文作者倪方六本文来说一种动物,内地网友少见的骆驼。大家对骆驼印象可能是“沙漠之舟”,骆驼一直是沙漠、戈壁上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就是驼队的最真实写照。其实,在古代骆驼很重要,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古代的加急快递,在很多时候就是由骆驼来执行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6:520000夜盗国家重点保护古墓被抓,同伙围住警察要人,“不放就开枪”
山西省一起令人吃惊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山西有个闻喜县,现在行政上隶属于运城市,是中国风水鼻祖郭璞的家乡。别看“闻喜”二字名字很俗,但大有来源,乃御赐县名。闻喜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古称“桐乡”,秦始皇改名“左邑”。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收拾南越国。次年,刘彻派路经左邑桐乡时,刚好接到攻破南越国的喜讯,遂诏改左邑为“闻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0:550000贾兰坡;姚敏苏:意味深长的句号——贾兰坡与中国古人类学
【上篇:最后的访谈】贾兰坡先生,1908年11月25日生于河北省玉田县。1931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任练习生,协助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发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年后裴先生赴法留学,他接管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936年,他在十一天内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轰动世界,因此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的权威学者。0000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经历了同世界考古学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即从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发展为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再发展到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每一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在许多方面是相似或相通的,但中国考古学毕竟还有自己的特点。0007农民从自家地里挖到一只青铜鼎,蹊跷的是谁收藏谁不幸,现藏台湾
“收藏甲骨第一人”遭砍头本文作者倪方六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有一“甲骨诅咒”现象,很诡异,最早一批收藏甲骨的王懿荣、刘鹗、端方,均是非正常死亡。王懿荣投井了、刘鹗客死乌鲁木齐,端方呢?死得比前两位还惨!(着朝服的端方像)搞收藏的网友都应该知道,端方是有名的金石学家。他是满人,出身正白旗,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地位相当显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