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纸裘”,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
古代的生活条件,真是比不上现代人,比方说过冬的时候,就可能没有棉衣。
诗经秦风史料上说,上古三代人们有棉袍记载,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由于御寒性能好,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棉袍,所谓战袍既因此而来,即便如此,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棉袍也不是想穿就能穿的,《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所以当时的情况是,两个人共穿一件袍子。贫苦人家更是无袍可穿,到了唐宋时期,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就决定用纸来做衣服,那时人们开始用槠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冬季出门好选择,《说文解字》里说“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弄的大家以为古人,能让大家,个个的有个“貂”。

棉花是舶来品,元明时期之后,才开始广泛的种植,丝棉和麻 衣,丝棉是官府向民间徵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不是给谁能穿得。
麻 衣要中国古时所谓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 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
陆游《霜风》诗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 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 都反映了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
那么,古代皇家及贵族,用羔羊皮、狐白裘等动物毛皮,而且庶人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周礼》对天子、诸侯之服有很多讲究,裘属于内依,穿法为:内依--裘--裼--袭。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袭衣的材质,也随地位财富的高低多少,而有优劣之分。
明朝,官员们服饰分的很细,根据不同品级,不同场合衣料刺绣图案都有不同规定,和之前的朝代不一样的是,明朝棉花生产普及,棉织技术也快速发展,冬天时,平民百姓可以用棉花做成夹棉衣服来保暖。明朝贵zhu的服饰颜色华丽,织锦图案工艺精美,冬季里面镶貂狐皮保暖。

朝入关初期,严格执行的“剃发易服”政策,其实,也不是原封不动的满装,满族出身东北白山黑水,服装多以毛皮、革裘为主, 入主中原后,不适合关内温热的气候,进行了一定的改良。
不仅衣料进行了改变,由毛皮变成了丝棉,对襟、盘扣也是从汉 人服饰上照抄的,明服的一切改良都被满服所吸收。
北京挖出大太监李莲英墓穴 考古人员都被吓坏(太监古墓)
李莲英墓穴里的尸体比例很不协调。众所周知,皇帝有3000个后宫美女。每个人都有高贵的地位,需要有人为她服务,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来为她服务。伴娘自然是首选,但后宫有很多繁重的任务,必须由男人来完成,随后皇帝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于是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晚清有这样一个太监,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3:34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白鹅引吭 族属浮现——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袁子淇)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杨及耘垣曲北白鹅墓地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处于太行山南缓坡地带。墓地北依太行牛心山,南临黄河,东南距洛阳70余公里,地理位置险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39:29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01发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魏坚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县城东北,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中部,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东端一处重要的军政建置和交通枢纽(图1),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18:050003阻止盗墓村民出一奇招,起初真有效果,发现上当后连盗墓者都笑了
最疯狂的系列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如果问,21世纪初中国最疯狂的系列盗墓,发生在什么地方?不少网友可能不清楚,这地方就是我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的陕西省韩城市的梁带村(见《一流盗墓地面不留下一丝痕迹,挖出的土弄哪了?放水浇田发现秘密》一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1:200000辞虎迎兔贺新春!看“文博中国”小编们都干了些什么~
每逢年终岁末,我们总会感慨“这一年真不容易!”回顾过去的这个虎年,大家不容易、人间不平凡中国文物报社遗产编辑中心也为过去的一年做一个辞旧迎新的总结我们心中有欢乐、有感慨,也有希望、有力量。总有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奔赴!·2022年中国文物报社遗产编辑中心完成《中国文物报》51期208个版面的编辑工作。编辑刊发新媒体图文视频1500余条,自采稿件60余篇。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34: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