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挖出战国时期水晶杯?专家:非盗墓者遗留,5000年前就有水晶
如果问古代出土了哪些颜值逆天的文物?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它,杭州出土的战国时代水晶杯,被众多网友戏称是“现代同款玻璃杯”。
水晶杯,现藏于杭州博物馆,是首批禁止出(国)境的64件文物之一。
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
1990年10月下旬,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一个不起眼的砖瓦厂,一名砖厂工人铁锹一挥,刨出了一件2000多年前的战国古墓。考古工作者很快便赶到了现场,随即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当考古工作者挖到离地面一米多深的时候,深棕色的泥土中似乎夹杂着什么晶莹的东西,半个多小时后,它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只很现代的“玻璃杯”。难道这座墓被盗了吗?

然而,再定睛一看,不得了,这是一只水晶杯啊!它通体无花纹,表面经过了抛光处理,杯身上有少许划痕,杯底处泛着淡淡的琥珀色。这是一只由一整块水晶制成的水晶容器。在此之前还从未发现过这么大块的水晶容器。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这座墓葬属于战国时期,墓主人应为列候一级别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只战国时期的水晶杯?
会不会是现代盗墓者留下的?毕竟,这样的水晶杯实在是前所未有,战国时期怎么可能有这么精美的水晶制品?但考古学家对这座墓葬的土层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座墓葬并未被盗墓者偷盗过。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只杯子的年代,于是,有考古工作者将这只水晶杯连带杯子里的土都带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检测。碳14的鉴定结果是:这确实是一件战国时期的天然水晶制品。
这么大块的水晶制品,它的原材料来自哪?这样高纯度的水晶在当时是没有的。它是筒状的,水晶的硬度非常高,该如何取芯?并且,水晶杯的内外壁均是光洁的,古人用什么工具来进行抛光?所以,就目前来说,水晶杯仍有3个未解之谜:一个是材料,一个是取芯,一个是抛光技术。
古水晶极简史
“水晶”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里。在此之前的称呼有“水玉”、“水精”等等,而古水晶制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
凌家滩水晶“耳珰”,红山文化水晶环,马家窑文化水晶坠,这些新石器时期的水晶制品都是小件的装饰品。与中国近8000年的玉文化历史相比,水晶的历史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了。连一席之地都算不上。出土的古水晶制品非常的稀少。
凡是公元1911年清王朝末年以前的水晶遗存物,统称为古水晶。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水晶套环”,一大一小,可叠放嵌合,颇为奇特。水晶套环表达的文化内涵还是未解之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及其周边出土了许多精美的水晶玛瑙串饰,但未发现较大件的水晶容器。
与水晶杯同时期的曾侯乙墓也曾发现了水晶制品,还有一件战国至西汉的“水晶鸟首带钩”,出土地不详。

两汉时,水晶制品的种类增多,但同样为小件水晶制品,如满城汉墓水晶印,大小不过几厘米。南越王墓出土的水晶印,水晶棋子。江都王刘非墓出土的水晶带钩。刘非墓出土的水晶带钩由整块优质纯净的水晶雕刻而成,通体晶莹透亮,打磨光滑。
水晶带钩,西汉,通长5.8厘米,高2.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到了唐宋之际,水晶制品的种类则丰富了许多,出现了较多的大型水晶制品。如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内发现了唐僖宗的水晶枕,及供奉佛骨舍利的水晶棺。北宋时期的云南大理国(937年-1253年)崇圣寺三塔内的水晶佛像,及“银鎏金镶珠金翅鸟(上有5颗水晶珠)”、“水晶杵”及水晶珠串。

水晶项链,北宋,江西省鄱阳县团林公东湖生产队宋墓出土。长10.5、宽6.9、大珠直径1.4、小珠直径0.9厘米,可惜的是水晶牌残缺。
明清时,大块的水晶制品频现,但其精美程度远不如唐宋。“水晶鹿镇纸”,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山东邹城九龙山南麓明鲁王朱檀墓出土。以整块水晶琢成,质地纯净莹澈,鹿昂头伸颈,四肢蜷曲,弓背伏卧,半睁细长的双眼,双耳紧贴在脑后,一副温顺可人的样子。
个人感觉,清代的水晶制品和现代的水晶制品有点像,虽然是仿古之作,却全无古意。
纵观古水晶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在先秦时期,像杭州出土的这样较大的水晶杯几乎是孤品,哪怕是到了汉朝也难得一见。所以,这件水晶杯非常有可能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
政治影响生活态度,吃喝玩乐有时也是形势需要,这位西汉封王懂的
“七王之乱”惹祸文周德秀倪方六前面聊了河北满城汉墓墓主中山靖王刘胜好色的事儿,这里接着再说。刘胜自己整日迷恋酒色,不务正业也就罢了,他还常常喜欢劝告自己身边的人要及时行乐。为此,他的胞兄、赵王刘彭祖可是深受其害,极为反感,差点跟他反目成仇。因为与刘胜吃喝玩乐的人生态度相反,赵王刘彭祖可是个兢兢业业,热衷朝政的王爷。(刘彭祖,现代影视形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7:320001小型杂食恐龙:铸镰龙 羽毛覆盖全身(有着极长第二指爪)
铸镰龙是一种镰刀超科恐龙,诞生于1亿2-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有着非常厚实笨重的镰刀爪,外形看起来非常像是始祖鸟,据化石推测它可能是带有羽毛的,并且有着叶状牙齿,但是也存在少量退化的尖牙,所以属于杂食性恐龙之一。铸镰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19:370000大同发现北魏时期的古墓 墓中出土精美的石椁 你猜猜它值多少钱
北魏时期,作为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政权极力推崇汉文化,在其统治期间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墓葬。其中,在山西大同考古研究所的新征土地范围内,发现了11座北魏墓葬,其中砖室墓5座,其中一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具精美的石椁。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16:050000课题追踪 | 智化寺明代彩画研究揭示异彩纷呈的奥秘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7:450001埃及挖掘出来的木乃伊 居然有心跳声(木乃伊心跳)
木乃伊的心跳类似于心脏起搏器。因为宗教信仰古埃及人不相信埋葬,他们相信重生、崇拜尸体。他们把人制成木乃伊是为了不腐烂,这样灵魂可以自由进出身体。他们相信有一天,上帝会来复活木乃伊,这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起初,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非常简单,直接将尸体倾倒在沙漠中就足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尸体很快被烘干了。木乃伊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15: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