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主粮: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难怪说“伊洛竭而夏亡”
根据记载,夏朝末期发生了一次天灾,伊水与洛水干涸,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朝的覆灭也有类似的情况,即“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夏桀是否修德与“伊洛竭”并无直接关系,但夏朝的灭亡和伊洛水系统的干涸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夏朝人的主要粮食决定了他们在面对“伊洛竭”时会遭遇严重的粮食危机。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通常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根据考古发现,在二里头遗址中,各种五谷(稻、黍、稷、麦、菽)都有。通过对埋藏在地下的粮食进行碳化分析,我们可以区分碳化粮食和泥土,因为碳化的粮食较轻会浮在水面上,而泥土较重会沉入水底。学者们通过这种浮选法成功地挑选出了碳化的粮食颗粒。以下是两次研究报告的数据,它们带来了颠覆性的结论,与原文不同。
在1999年至2006年的二里头挖掘报告中,发现粟(稷)的数量是稻米的两倍,而其他谷物的数量极少。
2019年的研究中,对二里头不同时期的277个样本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稻米有14768粒,粟有13883粒,黍有2248粒。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确认,粟米的平均千粒重约为2克,而稻米的平均千粒重为16-34克,即稻米的重量是粟米的8-17倍。

由此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夏朝人的主要粮食不是粟、黍、麦等作物,而是来自南方的水稻。
夏朝人食用稻米的历史悠久。在对夏朝的研究中,考古学家发现夏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食用稻米,而不仅仅是在二里头时期才开始。甚至可以推测,大禹治水的过程可能与水稻种植有关。
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出土了许多东夷文化的遗迹。考虑到历史上后羿曾代替夏朝统治(太康失国抱歉,我之前提供的信息有误。根据我之前的回答,夏朝人主要食用稻米,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夏朝的粮食主要来源于小麦、粟(一种类似小米的作物)和黍(一种谷物)。稻米在夏朝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对于夏朝的粮食种类和来源,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和学者的研究来推测。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和植物遗存显示,夏朝人主要种植小麦、粟和黍,这些作物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小麦是夏朝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夏朝人种植了不同品种的小麦,如硬粒小麦和软粒小麦。这些小麦种类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得到了确认。
粟也是夏朝的重要粮食之一。它是一种类似小米的作物,可以用来制作粥或磨成粉用于烹饪。粟在夏朝的农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此外,夏朝人还种植了黍,它是一种谷物,可以用于烹饪和酿造酒。黍在夏朝的粮食体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夏朝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粟和黍,而稻米并不是夏朝的主要粮食来源。这些粮食作物在夏朝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雷东达龙:大型肉食爬行类(长12米/酷似鳄鱼)
雷东达龙是一种主龙类下的植龙科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末期,属于大型史前爬行生物,成年后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0-12米,其中脑袋就占到了1.5米长,属于植龙类生物中衍化程度最高的物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雷东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2:390003海外国宝:蒋人和: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6:21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44:380000犹他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7米/颈盾呈心形)
犹他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亚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平均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7米,体重则保持在3-4吨左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边缘都长有非常多尖刺,并且呈现心形,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犹他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33:200000史念海:富饶的经济地区的历史演变
一、富饶的经济区的所在我们祖国的版图广大,幅员辽阔,很早就形成了许多富饶的经济地区。经济地区最早形成于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后来又转到沿海一带。黄河流域的经济地区先后有泾、渭两河下游的关中,汾涑两河之间的山西西南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两河下游,另外还有黄河下游南北地区。不过汾、涑之间及伊、洛下游的经济地区较为狭小,不如关中及黄河下游南北地区广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