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无字碑之谜揭开 专家:碑上刻满了方格子 儿子李显不愿刻字
乾陵无字碑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谜团。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皇帝和皇后共葬的陵墓之一。乾陵东侧的墓碑上是一块完全无字的石碑,而西侧的墓碑上则刻有详细的碑文,记述了唐高宗李治的生平和统治成就。这种差异成为乾陵无字碑的核心之谜。

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为何武则天的墓碑上没有刻字的重要问题。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武则天可能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深知自己的统治充满了传奇和争议,会引发后人不同的评价和争议。
出于对评价权力的放权,她可能故意选择将评价的权力交给后人,通过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和评价她的统治。作为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充满了传奇和争议。一方面,她在位期间推动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支持了文学、绘画和佛教的兴盛,对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然而,她的晋升和权力夺取伴随着政治清洗和迫害,清除了不少政敌和异己,采取了一些极端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因此,武则天深知自己的统治会引发后人不同的评价和争议,因此选择了立下无字碑,将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对乾陵无字碑进行调查后,专家们发现,无字碑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拒绝为母亲刻字。

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李显继位为皇帝,然而,由于他的庸弱无能,政权实际上被他的母亲武则天所掌握。李显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紧张。
尽管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但权力之争不讲血缘,特别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武则天,在她心里,只有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李显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通过重用韦后的亲戚,希望组建自己的政治势力。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母亲武则天的不满和忌惮,最终,李显在继位仅55天后被废黜,被封为庐陵王。
李显被废黜后,被软禁于均州和房州,期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经历了极其艰难的生活。这种囚禁持续了长达十四年之久,而直到李显去世前,他都没有再次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机会。
有学者认为,李显对母亲的统治感到愤怒和不满,可能拒绝为她的墓碑刻字,以表达他对她的不满和抗议。这种解释可以解释为什么乾陵无字碑上没有任何文字。然而,乾陵无字碑的谜团并没有最终的答案,仍然存在争议和不同的解释。有些学者认为,无字碑可能是历史上的一次意外,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刻字的计划被取消。

无论乾陵无字碑的真相是什么,它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吸引着无数研究者和游客的兴趣。它提醒人们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中的许多事件和细节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解释和理解。
郁喆隽:互联网时代的学术阅读和文献管理
作者简介: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代表作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开设的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年年爆满。在Coursera和中国大学慕课的网络课程上,在哲学分类中具有超高人气。2014年被评为复旦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又被称为“复旦哲学小王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7:390000夏朝在河南,中华五千年实证却在浙江?梁启超神推测被考古证实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在考古学诞生以前,中国古代大多数文献都将历史人文的开端放在了“五帝时代”,《国语》《史记》把“五帝”具体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礼记》《吕氏春秋》看法略有不同,认为“五帝”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我要新鲜事2023-06-02 19:47:5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也称毛公(厂音)鼎。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相传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在台湾省台北市。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重34.7公斤。口沿下有两周弦纹,中填重环纹。立耳高大,半球状腹,兽蹄形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7:050000祖尼角龙:美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7米/距今9000万年前)
在美国,目前已经出土了148种恐龙,其实大多数食草恐龙,包括今天要介绍的祖尼角龙,它体长3.7米,高约1米,生活于9000万年前的美国,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祖尼角龙基本资料祖尼角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3-3.7米,高约1米,重达100-150公斤,比砂龙略小,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442位,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47: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