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让樊哙喝了多少酒?马王堆汉墓揭开了真相
谈及鸿门宴上的樊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生吃猪肉,茹毛饮血,悍勇豪放,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他还喝了一杯酒。
项庄舞剑之时,樊哙闯入宴会,非常愤怒地瞪着项羽,随后项羽赐酒,“则与斗卮(zhī)酒”,樊哙拜谢之后一饮而尽。
其中,“斗卮酒”三个字成为千古之谜,千年来众说纷纭,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后终于揭开了真相。

所谓“卮”,就是酒杯,但“斗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换算下来,秦汉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
如果斗卮之斗代表容量,那么一斗卮至少就是12斤,樊哙一口气喝下12斤酒,难度无疑很高。况且,先秦时代似乎也没有必要制造12斤一斗容量的酒杯,项羽也没必要让樊哙喝一斗卮酒。
相关研究表明,唐代一斗为6.25斤,宋代一斗为11.84斤,明代一斗为18.25斤。换言之,唐代的还好一些,以其他朝代的斗之容量计算,樊哙将一斗酒一饮而尽的难度很大,也就难以理解“樊哙喝斗卮酒”。
于是,对于“斗卮酒”的理解分为了两种:“斗”是抄写错误,因抄写错误多出来的字句,原本应该是“樊哙喝一卮酒”;“斗”是酒器名,暗含大的意思,“斗卮”就是大酒杯之意。然而,马王堆汉墓揭示,这两种解释全部错误。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南长沙芙蓉区浏阳河畔,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这是一座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众多震惊世界的遗物,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等等,总计3000多件。其中,1973年发现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价值无法衡量,比如帛书《道德经》,让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对更为原汁原味的老子思想。
马王堆帛书中,其中有一份记载陪葬物品的遣册,记录了墓主所有的随葬品,并且在目录上面也发现了“斗卮”二字。所谓遣册,就是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小本本,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地,在楚地墓葬中较为常见。
但“斗卮”到底什么样子,专家也不知道,于是专家们便开始整理文物,将出土的文物与遣册记载的陪葬品一件件进行对比,当全都对比完了之后,就剩下一个有盖的青铜罐子(见上图)——圆形筒状、直壁、平底(有些底部下承有足)。毫无疑问,这个青铜罐子就是“斗卮”。
经过测量,原来当时的一斗,只相当于现在的二升左右,斗卮相当于二升的啤酒杯,约等于四瓶500毫升的酒。
考古发现三件秦朝量器——“商鞅铜方升”、“北私府铜量”、“云梦睡虎地陶量”,通过测量它们,最终测算出秦国每升容量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十升一斗,因此,秦朝一斗相当于2000毫升即2升,这就与马王堆汉墓“斗卮”可以互相印证了。
由于秦汉时的中国,主要喝的是米酒,度数不会太高,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一壶浊酒”,其实有点像含有一些酒精味的米汤。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时的酒尚属米酒,汉时才开始出现白酒酿造技术,直至发展到北宋也不过十四五度,因此秦汉酒不太会超过十度。
因此,樊哙喝一“斗卮”酒,其实相当于现在一次性喝四瓶啤酒。以樊哙的身体条件来说,稍微慢一点的话,完全可以做到一饮而尽。当然,即便喝的是低度酒,但一次喝2000毫升,樊哙酒量还是可以的。

马王堆汉墓卮杯的出土,揭开了困扰中国人的千古之谜,原来“斗卮”就是容量一斗的酒杯,只是秦汉时的一斗酒,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
除了“斗卮”之谜外,考古发现的各个朝代度量衡,也破解了很多谜团,比如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很大原因是东汉度量衡与后世不同,导致后人搞错了剂量,还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实际上大概喝了6斤多10°左右的酒,又还有我们熟知的三国名人高度,按照后世尺寸推算,关羽等人身高就无比惊人了。
总之,由于古今度量衡的不同,因此阅读古代文献时,特别需要搞清楚当时的度量衡情况,如此才能真正揭开历史真相。
中国鸟脚龙:长1.1米/最小的肉食性恐龙(距今1亿年前)
在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非常出名的恐龙,而今天,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中国鸟脚龙,它出土于中国内蒙古,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中国鸟脚龙基本资料体型:中国鸟脚龙是一种中国小型食肉恐龙,可能以小型哺乳类与昆虫为食,它体长1.1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640位,是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34:010000日本贵族大墓挖出中国纪年宝剑,应是东汉皇帝所赐,日本专家否认
日本贵族大墓出土中国纪年铭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了点年纪的中国人,对侵华日军所佩的刀剑,一定印象深刻,特别是攻破民国首都南京城后发生的“百人斩”事件,那把罪恶之剑令人恐惧。日军所用剑形很特别,不是中国传统的直剑,而是有弧度的曲剑,似乎日本传统的剑都是这样模样。怎么来的?其原型,在距今约1700年的日本古墓中找到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03:030006阴历六月有一个最特别的日子,不少俗神这天过生日,民间至今相信
阴历六月二十四的说法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季最后一个月——阴历六月,显然不是一个舒服的月份。正处三伏天,烈日炎炎。但六月也是浪漫的月份,古人雅称为“荷月”。宋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亦称,“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且来花里听笙歌”,说的都是阴历六月。荷花给六月带来了热情,带来了快感,带来了凉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8:160008宁夏发现殷商古遗址 颠覆考古界一个论断 专家:建议修成公园
姚河塬商周遗址的发现,为人们揭开了西周文化在宁夏地区的新篇章。在这座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了墓葬、马坑、车马坑、铸铜作坊、制陶作坊、路网、壕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深度可达十六米的墓葬更是令人惊叹,出土了四辆青铜马车,旁边有两座殉葬的马坑,所有的马车的马头都是朝着北方的。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西周文化的传播方向,也颠覆了学界普遍认为的周人文化未过陇山的论断。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1:3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