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的诡异起源:突然出现突然成熟 至今还找不到源头
大约52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突然涌现,这一文字系统的形态非常抽象,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尽管最早期的楔形文字(乌鲁克IVa)已经相当成熟,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楔形文字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经历了发展的过程,通过逐渐积累,最终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即使最早的楔形文字看似成熟,也应该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从原始文字逐渐发展为初熟文字,最终演化为成熟文字。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有数百年的考古研究,我们却未能找到楔形文字的起源遗迹。更令人费解的是,比楔形文字更早的器物符号却与其无关。
根据楔形文书的记载,存在两种关于两河流域文字起源的传说,一是英雄造字观,二是文字神造观。然而,这些文献记载的成文时间都较晚,不早于公元前2100年,远晚于考古学认定的楔形文字出现时间,因此不可能揭示楔形文字的真正起源。
考古学虽然发现了比楔形文字更早的文物,但却未能找到楔形文字的起源。这些早期文物包括伊拉克哈孙纳遗址出土的各种形状的“万”字符(距今约8000年)、伊朗贾法拉巴德遗址出土的35个刻画符号(距今约7000-6000年)、伊朗乔威遗址出土的84个刻画符号(距今约6700-6600年),其中包括“万”字符在内。然而,这些早期器物符号与楔形文字的起源似乎毫无关系。

这种现象令人难以理解,因为其他地区的器物符号通常与汉字起源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中国的贾湖刻符与甲骨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尽管相隔了5000多年。此外,双墩刻符、半坡刻符、青墩刻符和庄桥坟刻符等符号,虽然是否构成文字存在争议,但与汉字形成和甲骨文之间仍然存在某种联系。
楔形文字的起源与早期器物符号似乎没有关系,这一现象令人费解。一些学者认为楔形文字可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一个或一些贤者创造和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的。这意味着楔形文字可能在短时间内成熟,没有传统的演化过程,这也支持了“英雄造字观”的观点。

楔形文字的起源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明确解答。尽管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但其来历仍然不明确,似乎是在出现后立即成熟,缺乏明确的起源线索。与楔形文字类似,古埃及文字的起源也是一个未解之谜,迄今也没有找到明确的演化过程和起源线索。这些谜团令人惊叹,也激发了更多关于古代文字起源的研究和探讨。
山东考古发现1200万年的枣树叶化石,知道长什么样吗?
清乾隆时新疆曾从北京引进优质枣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正是吃枣树的好时节。枣子是古今人都喜欢吃的果品,鲜干均宜。唐诗人杜甫白居易当年就喜欢爬上枣树摘枣吃。其《百忧集行》诗称,“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古人打枣,现代再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240002原始蜥脚类恐龙:金山龙 体长仅5-6米(发现于中国云南)
金山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1.98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长可达5-6米,高度大约在2米左右,是一种中型的植食性恐龙,由于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发掘的,所以便以当地的地名为灵感而命名。金山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35:190000郭立新:青铜时代天神世界的探索之旅
郭立新《中华读书报》(2016年11月09日19版)《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定价:189.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4:450000荐书:《良渚墓葬》追溯良渚人的黄泉世界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相信死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继续生活,死是新的旅程和新的开端,墓葬和葬仪是远古先民对于另外一个重生世界的表达,包括墓地选择、墓葬排列、随葬品组合、复杂葬具结构等葬仪也就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同时,墓葬和复杂葬仪更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9:580000赵汀阳:“满天星斗”模型与文明之间的“恰当距离”
王星邀请我一起合作选编这本《满天星斗》,我深感荣幸。我一直从事哲学研究,既非考古学家,亦非历史学家,如果说与苏秉琦先生有一些缘分的话,那就是我从苏秉琦先生的思想中获得过许多启示和教益,而此思想缘分与李泽厚先生的指路直接相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00: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