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国号来源,殷墟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商朝叫“商”
作为中国最早的三个王朝,夏朝谜团还未揭开,国号是不是“夏”还不确定,周朝国号为“周”,源于陕西周原地名,本义与农业生产有关,那么商朝国号为何叫“商”呢?
根据史书记载,商朝之所以叫“商”,原因在于“商”是地名,即帝舜封契于商。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近年来,随着对商代遗址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两次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由此基本破解了商朝称“商”的真相,也改写了传统认知。

首先,考古发现神秘架子,对应商字下部
1935年,在河南殷墟洹河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冈,王陵大墓M1217西墓道中(见下图),考古发现四个“十字架”,一件鼓,以及一把石磬(qìng)。
2004年,在安阳小屯村西发现一座带墓道的商墓中,考古发现5个十字架,一把石磬。其中,石磬两旁0.5米之处,各发现一个十字架。
综合两次考古发现,神秘的十字架用途被揭开,是用于支撑石磬或其他乐器的架子,其中支撑石磬的十字架是两个一组,即一组十字架与一把石磬构成完整体。
当磬架复原后,其造型见下图,十字架用于支撑磬架,中间悬挂的是用来演奏的乐器石磬。那么,磬架与商字有何关系呢?
甲骨文中商字有两种字形(见下图),一种里面无“口”,一种里面有“口”,有“口”应该是代表声音。但不管里面有没有“口”,都不难看到,下部“冏”的造型与磬架几乎一模一样。据此,学者唐际根指出:“商字的下半部,确实可能是磬架的象形。”
更重要的是,仅仅相似,还不足以证明“商”与磬架有关,况且“商”上面还有一个“辛”字头如何解释,但幸运的是,无论是文献还是甲骨文,在某种程度上对此给出了答案!

其次,神秘的“辛字头”,背后有什么寓意
商字上部被学者称之为“辛字头”,在甲骨文中含有特殊的寓意,本义是刑刀还是其他,如今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说带有“辛字头”的都不是普通文字,蕴含庄重、威严的氛围。
以鸟、燕、凤、龙为例(见下图),传说中的神兽龙凤,都有“辛字头”,但普通的鸟类却没有,无疑反映出“辛字头”的不凡。
由此,商字上部的“辛字头”,就不是代表具体的事物,而是含有特殊的寓意,极有可能代表一种庄重、严肃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下部打击出的石磬之音,也会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氛围,与上部“辛字头”相呼应。
第三,《礼记》中的一句话,成为解谜关键
在古代文献中,“商”主要用为王朝(商朝)、星宿(商星—火星)、地名、商音(五音之一),其中前三者因果关系较强,第四种是解谜关键。
根据史书记载,主持祭祀火星(商星)的“火正”(官名)阏伯,被帝舜封于商地,后来成汤灭夏建商,即先有商星、后有商星对应的商地、最后出现国号“商”,因此“商”的起源本质上是星宿。当然,也有史书说先有商地、后有商星,比如《左传》记载“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如此就是先有商地、后有商星、再有国号“商”。
第四种为商音,宫商角徵羽的五音之一,《礼记·乐记》记载“商者,五帝之遗音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即商人称“商”根源在于商音。

以往探索商朝为何叫“商”,往往忽视了商音,而侧重于地名、星宿的研究。但考古发现商朝石磬与磬架,无疑就让商音之说成为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上也提供了直接证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礼记》的记载,即《屯4338》中说“其奏商”,无疑说明“商”是一种乐器。学者唐际根指出:“考古发现的商代大型击打乐器,除鼓、铙之外,剩下只有石磬一种,将‘奏商’理解成击磬,顺理成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可以佐证此观点,史书记载上古虞幕、大禹、商契、周后稷四个人,商契“和合五教”(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始创教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其他三人都侧重于农业生产。因此,商族重精神、重巫师、重鬼神,是有着深厚的传统,那么发现商音,并以此为族名、国号,完全是可能的。
综上可见,“商”可以是一种乐器,也可以是一种声音,但在商族统治中,必然拥有不凡的意义,于是商人就称之为“商”。至于“商”出现时间,可能是帝舜时期,可能是成汤始造,但不管出现于何时,可以肯定是先有商音,后有商地、商星等。
浅谈商代的代表性大墓与其出土文物
商代的代表性大墓主要有琉璃河商墓、刘家河商墓、苏埠屯商墓、殷墟西区墓地、侯家庄商王陵区、妇好墓等。这些大墓虽然距今年代久远,但是考古发掘的文物价值不菲,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浅谈。一、商代的代表性大墓与其出土文物-琉璃河商墓琉璃河商墓,是商代中晚期的墓群,其地理位置在河南省辉县琉璃阁附近。它是继殷墟之后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商代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19:440000俗话说“死人奔土如奔金”,是说死要及时埋,“抱孙葬”啥意思?
过去墓穴选位和棺材摆放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绝大部分民族,都奉行“土葬”,其中尤以汉族最为推崇,讲究“入土为安”,民间更为“死人奔土如奔金”的说法,就是死后要赶紧下葬,不宜久留。(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6:320000“哲匠文华——罗哲文生平回顾展”在颐和园开展
今年是罗哲文先生逝世十周年。11月9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与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学术支持的“哲匠文华——罗哲文生平回顾展”在颐和园德和园开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8:40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北临洛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调查时发现,同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发掘工作由赵芝荃主持。▲二里头遗址各期遗存分布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44: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