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甲骨文上没有记载 为何周人却知道
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然而他们的传承过程却充满了许多谜团,令人难以理解。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夏朝之前是三皇五帝的时代,但关于三皇五帝的身份,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除了我们熟知的《史记》版本外,还有其他版本,其中一些版本中提到了庖牺(伏羲)、神农、炎帝、少昊、太昊等人。这表明许多上古帝王的事迹被后来的周人记录在史册中。然而,在甲骨文出土后,人们查阅商代的皇家档案时,并没有发现三皇五帝、共工、祝融等人的踪迹。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古代的历史记载,帝喾或帝舜可能是商朝的始祖,但在甲骨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过"喾"或"舜",至少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两个人在甲骨文中有记载。按照传承的顺序来看,三皇五帝的传承应该是从夏商时期开始,然后传到周代,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一、甲骨文并不是商代全部档案
甲骨文是商代卜卦的文书,记载了商代进行祭祀和卜问神明的活动,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书,不涉及到三皇五帝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也有部分甲骨文曾被用作"龙骨"的食材,这就是所谓的"口吞商史"。说不定,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内容早已被吞食了。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商代当然有日常的文书用于国家管理,而甲骨文中的一些文字足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证实周代文献中所说的商代"有册有典"。
根据甲骨文中的"册"、"典"、"书"的形象来看,"册"是指竹简成书的形象,"典"是指双手捧着"册"的形象,而"书"则是指手持笔在书写的形象。一些甲骨文上的墨迹显示,商代很可能已经使用毛笔了,"书"所展示的就是手持毛笔写字的形象。
由此可见,商代的日常文书很可能就是竹简或木简,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形式相似。也就是说,商代的日常文书档案很有可能被周人俘获,从而将上古历史的传承延续了下来。

二、甲骨文中未必没有记载三皇五帝的内容
甲骨文上大约有4500个文字,目前只有不到一半得以破译,因此不能说三皇五帝的名字一定不在尚未破译的文字中。
这种说法与商代人对三皇五帝的称呼问题有关,因为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谓和口头传承方式。所以,即使甲骨文中没有直接提到三皇五帝的名字,也不能排除商代人对他们的传承和崇拜。
此外,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甲骨文来了解上古历史。古代的历史记载往往不完整,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间的推移、战乱、文化交流等等。因此,对于三皇五帝的具体身份和事迹,我们可能无法得出确凿的结论。

关于三皇五帝的身份和传承,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版本。甲骨文中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但也不能排除商代人对他们的传承和崇拜。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上古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起源。
寻找“彩陶西来说”之源——中罗联合考古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个号称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一鸣惊人,成为最近全国考古文物和历史爱好者议论的焦点。然而,人家郑州院作为全国市级考古单位最强者,早已不甘心做国内工作,人家早已将自己的力量伸向了国外的埃及和罗马尼亚,特别是顾院长对彩陶情有独钟,所以到罗马尼亚的发掘值得先说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7:580005江林昌: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
0000天“夏”粮仓——河南淮阳时庄遗址
(海报设计:曹秉进)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周口市文物考古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十大考古#▲时庄遗址及发掘探方(上为北)▲发掘遗迹分布图时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北临太康县。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钻探和发掘表明,遗址的南部是一处夏代早期的粮仓城。粮仓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35:170000恐龙的演变过程图,槽齿类爬行动-恐龙-鸟类(灭绝加速人类进化)
恐龙这种生物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目标,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分析了很多,恐龙是如何演变的,也有人很关心。接下来,通过恐龙的演变过程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恐龙的演变过程图1、槽齿类爬行动物是恐龙祖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3:47:270002外表鲜红的棺椁之中 居然有漆黑的尸骨(辽国古墓)
辽国古墓红棺椁里的可能是辽国公主。当考古学家打开这个鲜红色的棺材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里面有一个内棺。一只生动的凤凰用金粉画在棺材的顶部,周围是金龙。龙与凤的相遇进一步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不寻常。随着内棺盖慢慢打开,1000多年前神秘的契丹人终于要出现在大家面前了,但墓主的头和身体都被丝绸紧紧包裹着,不肯露出真面目。契丹人规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5: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