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 考古学研究的只是中原中心的形成 而非华夏文明的起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同时,中国也是唯一一个将文化和政治实体一直传承至今的文明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中国被称为中华、中国、华夏、中夏、中土、中原等等,这些名称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其中,中原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域,在中国历史的变迁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曾在群雄争霸的历史中作为中国的代名词。因此,中原在中国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传承中,等同于中国、等同于中华,但它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更偏向于地理概念的代表。

考古学作为破解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学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侧重于对中原地区的考古研究,并且其理论研究都以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和遗址为依据。正如许宏所言:“中原中心的形成是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一大问题。自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的百年历程中,一直是考古学家们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涌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仍然存在许多待解之谜。”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问题,在过去的百年中有过多种不同的认知模式。例如,有“中原中心说”(如夏鼐、安志敏等,盛行于1950~1970年代)、“满天星斗说”(苏秉琦,自1970年代以来)、“中国相互作用圈说”(张光直,自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核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严文明,自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赵辉,自2000年以来)、“新中原中心说”(张学海,2002年)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反映了学术界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多样性认知。

正因如此,以考古发现和遗址为依据构建的中国文明起源理论,通常将中原地区等同于中国、中华和华夏。然而,这些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已知殷墟遗址的研究上,并通过推论将黄河沿岸的郑州商城遗址、二里岗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认定为具有文化延续性的遗址,进而建立了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中原中心说”中国文明起源。然而,这一理论在无法建立二里头遗址与夏王朝的确凿联系时引发了争议,甚至对夏王朝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问题的关键在于,考古学界的一系列中华文明探源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原地区政体形成的基础上,而未能深入探讨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涵。具体而言,这些理论着重关注政权的形成,但却忽视了文明的起源。因此,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考古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是从已知事物推断未知事物。夏鼐等学者认为:“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从殷墟文化向上追溯到郑州二里岗文化,甚至更古老的偃师二里头文化。通过新的文化内容,我们可以证明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一脉相承的关系。”夏鼐进一步指出:“夏朝被视为传说中比商朝更早的朝代,这属于历史(狭义)的范畴。然而,在考古学的范畴内,我们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将这些遗迹与夏朝、夏民族或夏文化相联系……作为一个保守的考古学家,我认为夏文化的探索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考古学界的中华文明探源理论,主要聚焦于政权形成的地域问题,而未能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内涵。因此,这些理论未能真正解决中华文明的根本问题,甚至对夏王朝的存在提出了质疑。在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复杂问题上,各个学科、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取得更多的突破,以深入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历史复杂多变,仅凭单一学科的力量难以全面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需要各学科、各界的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理解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 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考古专家 不敢动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遗产,保护文物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物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控制温度和湿度。不过,有些文物竟然能够放在露天,被风吹日晒都不需要担心损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44:140000这事传了十多年,山西盗墓者中“墓毒”三死一活,每条命赔10万
山西盗墓遇险死了3人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其实是“危险的游戏”。据我所知道,每年都有盗墓者在盗墓活动中丧生,多的一年有几十个。盗墓者多说是遇到了“墓毒”,到下面很快头昏,喘不出气来,想往上爬根本就没有力气。其实,所谓“墓毒”是盗墓圈的说法,真正的致死原因应该是缺氧窒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7:030000湖南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儿说了湖北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与湖北依山带水只隔了一个洞庭湖,所以古往今来湖北与湖南的考古学文化都联系密切。巧合的是两个省份三十多年来同样共计13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是如果细看还是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0:51:2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金中都遗址
金代都城遗址。在北京市旧城外城的西南部。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在辽燕京城(又称南京城,即唐幽州城)的基础上扩建,并重建宫城。贞元元年(1153)新宫告成,从上京迁都于此,改名为中都。1959年北京大学教授阎文儒曾作过调查。196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郭城城垣、宫城、宫殿和街道等遗迹进行了勘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54: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