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聚变实验,输出只有输入美国的0.5%,到底是不是真的?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就将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目前太阳系中只剩下了八大行星,在八大行星当中,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这颗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恒星,恒星能够自己发光发热,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

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是非常大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太阳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也就是说再过50亿年,太阳的寿命就会终结,不过即使是50亿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也是非常漫长的,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太阳能够燃烧这么长时间?因为太阳的燃烧和我们地球的普通燃烧是有区别的,太阳的燃烧是内部核聚变的反应,而我们地球上的燃烧是普通的氧气燃烧,如果没有氧气,那么火就会熄灭,科学家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得出,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6000度左右,内核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这个温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在太阳的内部有非常强大的压强和高温,在这种环境下,核聚变反应就能够实现。核聚变反应其实就是通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的,当原子核相互碰撞时,就会产生新的原子核,同时也会损失掉一部分能量,这部分损失掉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太阳内部的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其质量会亏损0.0276个单位,相当于一克氢会亏损0.0069个单位,这些亏损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然后被天体吸收,所以核聚变能源对于人类来说非常强大,为此有很多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可控核聚变,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的美国科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的产生了核聚变反应。
从而产生了净能量增益,这个消息让人类进展缓慢的核聚变领域非常震惊,有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开启未来新能源的一种模式,那么什么是可控核聚变?其实可控核聚变仍然属于核聚变的范围,可控核聚变是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通过惯性约束或者磁约束的方式,来实现可控、安全的核聚变反应,而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就必须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这两种元素在地球上非常普遍和丰富。其中,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进行完全聚变反应;这说明可控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也是非常大的,而美国这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产生了净能量增益的核聚变反应,他对未来人类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科学家指出,此次实现的净能量增益是数十年来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是对核聚变原理的概念验证,但人类离用上核聚变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量增益的规模还需要大幅提高才能考虑转化为电力的事情。核聚变作为目前人类正在研究的新型能源,它的优点非常突出,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的4倍,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几克的氘氚反应物,就能够产生一万亿焦耳的能量,这大约是一个人在60年内使用的全部能量,而目前人类使用的核裂变和核聚变有很大的区别,核裂变又被称为是核分裂,是由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者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并且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是因为质量和能量的储蓄方式存在规律性,从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铁元素,目前人类发明的原子弹就是利用核裂变原理制造的,当一个铀235吸收了一个低能中子之后,就会发生核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会再次释放出2个中子,而这2个中子又会被其它铀235吸收,从而进一步促成裂变,这就是“链式反应”,科学家认为核裂变产生的辐射很大,对人类和地球环境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而核聚变才是真正的清洁型能源,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一直都在研究核聚变的原因。
如果人类能够彻底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么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目前人类发展科技基本上都是利用地球上的普通能源,比如说石油、天然气、煤炭、可燃冰等等,虽然这些资源也能够让人类的科技进步,不过这些能源也会给地球带来了环境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科技发展快速提升,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给地球环境造成了污染,现在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再过几百年,南极和北极上的冰川就会全部融化,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以后,会使得海平面上升70多米。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南极和北极冰川融化以后,所有的沿海城市都会被淹没,原本地球上陆地面积就小,如果所有的沿海城市都被淹没,那么人类可能会因为争夺陆地资源而发动战争,如果人类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么人类就能够模拟出太阳来,创造出能够为人类服务的“人造太阳”,不过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需要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氦-3,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我们地球内部的氦-3是有限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氦只有氦-3和氦-4这两种同位素,在地球所有的氦中,氦-3的占比只有百分之0.000137,而且这种气体正在逃离地球,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地球上每年大约有2000克氦-3从地球逃离。

科学家认为,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地球上的氦-3可能会全部从地球上逃离,而且地球上大量的氦-3都处于地球的内部,人类想要利用这种资源非常困难,不过科学家从月球土壤中发现,月球上含有大量的氦-3,而且这种能源是地球上储量的很多倍,储量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吨,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想要真正的实现可控核聚变,那么未来人类必须前往月球去开次这种资源,目前人类研究可控核聚变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可控核聚变,目前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倍,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新纪录。
HL-2M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克马克装置,这个装置于2020年12月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说明我国已经掌握和拥有了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经验技术,而且还具备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硬件平台,未来我国可控核聚变能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的核聚变研究已经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未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到时候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控核聚变,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这项技术,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地球大面积被水覆盖,这些水都来自哪里(天体撞击)
地球也被叫做蔚蓝星球,这是因为大面积都是水源,呈现蓝色。从宇宙当中看,地球就像一个水球,被海洋和蓝色包裹着。万物生长离不开水。由于水的存在,蓝色星球地球才有了生命。因此,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水是生命的本源。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形成的,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宇宙中有些行星没有一滴水,而地球却有这么多水?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0:03:190000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三颗系外行星,这或许不是行星,而是小恒星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009年3月份的时候,已经发射到空中一直会运行,到2018年的10月份,会利用一种新型的方法来有效探测到大量的系外行星,直接会间接地检测到系外行星的方法,在经过多次的观测之后,就会发现一种不一样的现象,其实在经过检测之后会发现光变曲线还是非常重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6:35:050001美欧正在建立了月球空间站 未来成为宇宙跳板(月球建设)
月球空间站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跳板。到了21世纪之后,人们想要探索的目标就不仅仅放在了月球上,甚至放在了火星以及更远的地方。而我们想要去到更加遥远的宇宙,那肯定不能从地球上发射,毕竟地球存在比较大的引力,而且还有着大气层的束缚,会大大影响发射的系统。所以就有很多国家想着我们要是从月球上发射,会不会更好一些?月球空间站我要新鲜事2023-05-16 01:42:500001地震频繁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能代表地球正在运动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我国广东的惠州地区就发生了地震,其实按理来说的话,这个地区并不能够发生地震,这并不是处在地震带上的一个城市,就算只是发生了一个4.1级的地震,并没有什么影响。可也是让大家非常惊奇。这次地震一共持续了差不多十秒钟的时间,可能是在凌晨的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还在睡觉,并没有感觉到。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5:54:100000人的自我毁灭是天性吗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发明创造,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霍金教授临终前提出了一个预言:地球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将因此灭亡。以前很多人觉得他在危言耸听,但最近的事实却显示:霍金的预言或许正在成真。我要新鲜事2024-01-03 19:45:4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