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深入研究,得出惊人结论,我们或许生活在“虚拟世界”?
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包括我们的身体、意识和自然界,是否只是更高维度世界的投影?
这种想法让人联想到电影《黑客帝国》中描述的场景,我们或许只是智慧生物在更高维度空间运作的模拟程序,毕竟,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出发,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可能是没有办法去否定这件事的。

传统的宗教也提供了类似的创世神话。《旧约》中记载说,上帝用六天时间创建了光、空气、植物、星辰、动物和人类,最后在第七天休息。而在《新约》中,“约翰福音”告诉我们:“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这里的“道”在英文中表示为“Word”,即“话语”或“信息”。也就是说,上帝通过话语创造了整个宇宙以及其中的自然规律。不过,这些说法也只是在神话当中,但是这些神话内容,是否会引起你一些对于世界的思考呢?比如说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虚拟程序?

这个有趣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是否只不过是一个“大程序”运行的结果?现代计算机程序员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创造出虚拟世界,那么难道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上帝,也是一个超级程序员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奥的问题,如果你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就继续阅读下去吧。(本篇文章为深度长文,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产生一些启发或思考,你的兴趣是我们更新文章的最大动力!)

首先,想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缸中之脑实验。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科学家普特南,曾经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有趣而深刻的思想实验,名为“缸中之脑”。如果你并不知道缸中之脑实验是什么的话,那么先和大家来简单解释一下吧。

假设一个人的大脑被一个邪恶科学家从身体上切下来,置于一个带有维持生存所需营养的液体缸中。神经末梢通过计算机与大脑相连,程序则按照预设设计,向大脑传输信息以维持其“正常”的感知。那么这个时候,对于这个人来说,一切看起来都很真实,就像是自己在周围的世界中行走,感觉到温度、运动等等,根本感觉不到,感知到的一切其实是虚拟模拟出来的,甚至大脑也可以接收外部输入,将自己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

但是,这个思想实验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个人的大脑能够识别自己到底是在真实的身体里还是困在缸中吗?而他又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缸中之脑呢?那么回归到本篇文章的核心问题中来,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我们,我们如何才能确定周围世界的真实性,而不是被一台超级计算机操纵的虚拟现实呢?简单来说,我们怎么才能证明自己并不是缸中之脑呢?

其实缸中之脑这个问题早在很久之前的历史当中就有哲学家讨论过这相关的问题了,在哲学领域中,对于世界的本质可以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但事实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甚至一些科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也就是说,意识决定了物质的本质。而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一系列发展,并且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这一分歧产生了变化。从量子学的角度来看,观察者的观察能够对量子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量子只想让我们看到它想让我们看到的状态,双缝干涉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这也就意味着,量子力学为唯心主义提供了可能性,即观测-塌缩-世界是被我们所影响的,那么是不是就是说我们的世界有可能是虚拟的呢?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意识只能介入到量子层面的物质,尚无法决定宏观物质。因此,我们仍需持续争论,探讨世界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或许未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目前这仍然是一个科学界与哲学界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最近一部大火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都看过?这部非常精彩的科幻电影,让不少人开始对电影中的相关概念感到好奇,特别是数字生命这个概念,不知道大家感不感兴趣?反正我对这个概念是非常有兴趣的,那么什么是数字生命呢?这种生命体,是指没有DNA的生命,而被视为第四种生命形式,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同。

但其实数字生命这个概念,早在1990年,就已经出现了。1990年,特拉华大学的托马斯·雷教授在他所设计的计算机实验中孕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例数字生命。以数字为载体,数字生命旨在探索生命进化中的各种现象规律,利用竞争策略,数字生命之间为争夺中央处理器时间和存储空间而展开竞争。

然而,数字生命也并非只存在于科技领域中,因为它们同样面临着社会、伦理、道德等诸多考验。相比现实生物的饮食需求,数字生命则需要争夺算力资源,这将考验资源分配是否公平。
数字生命能否在相同的环境下成长?如果不是每个数字生命都具有相同的信息和算力,数字生命的社会是否将存在阶层之分?数字生命会不会引发更多一系列的问题?相反,如果数字生命处于同等的“环境”下,那么它们是否就只是批量化的数字幽灵呢?这个问题随着目前AI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且也是科学家与哲学家讨论相当激烈的领域。

如果说你对数字生命这个概念并不熟悉的话,那么你一定对迪卡尔的这句话非常熟悉。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曾经被广为人知,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其含义,甚至经常被误解。笛卡尔所采用的方法论称为“普遍怀疑”,认为所有确定性都值得怀疑,包括前人的理论和我们的感官。即使是我们认为无可怀疑的数学公式,也仍然有可能被怀疑。也就是说从迪卡尔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的话,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幻象。

既然这么说的话,那么是否存在不可怀疑的事物?笛卡尔提出,思想对象可以被怀疑,但是思想主体,也就是“我”本身却不能怀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怀疑自身的行为本身既证明了自己真实存在,也是哲学中的第一原理。需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并非肉体,而是心灵、理智或理性。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那就是“我思”与“我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

如果说我思故我在只是迪卡尔的一些怀疑的话,那么量子物理学的一系列研究,也许让科学家们也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根据量子物理学的理论,当没有人在观察时,世界就存在于无形无相的波形状态。但当一个人产生了想要观察世界的念头时,这个世界就立刻呈现出粒子状,变成了有形有相的物质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存在于无形无相的波形状态中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正在旅游,在旅游地点无法看到家中的沙发和电视,但我的内心清楚地知道家里有这些物品存在,它们存在于我心中的虚拟世界中。只要我产生要回家的念头,眼睛能够看到沙发,手能够触摸到沙发,鼻子能够闻到沙发的气味,这些具体的感觉将让这些物品呈现在我的真实世界中,而这种现象,正式量子领域呈现给我们的真实现象,这不得不让科学家们也产生了疑惑。

同样,当我在公司下班回家时,面对两条路可供选择时,我只选择了其中一条。那么这时,只有在我选择的那条路上,我才能够看到、感受到、听到和闻到它的一切。而另一条路则依旧存在于我心中的虚拟世界中,没有呈现在我真实世界中。
那么,对于量子领域的这些现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众所周知,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念头决定是否呈现的。当我们产生了某种想法时,这个想法就会让一些事物呈现在我们的世界中。例如,如果我想饮水,我只需要产生这样的念头,不久之后,我就能喝到一杯水。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心灵创造和决定的。

但是,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人所看到的世界并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很有可能是虚假的,并不总是呈现真实存在的状态。而是由我们的心灵决定是否呈现。当我们的心灵充满光明和正直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将充满光明和正直。反之,则可能是充满黑暗和阴影。
虽然不管是从哲学上还是从科学上,有一些观点提供了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证据,但它们缺乏实验性质的支持,或者说这些证据也是不够全面的。因此,现实世界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拟,仍然是一个哲学和科学问题,我们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许多人对这个问题产生怀疑。

尽管如此,这种游离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研究促使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奋力向前,也就是说,这个关于世界本质的问题,不仅没有让人类的思想产生割裂,还推动了科学与哲学的进步,他们通过各种实验和研究来探究这个问题,并渴望找到更多的证据来验证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本质。

通过上网我们也都了解到了,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和科学都提供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哲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灵和思想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科学家则通过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来探究这个问题。
但是,无论哪种方法,科学和哲学的研究都推动了人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不断地探索、发现并解决这些未知的问题。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 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科学家 感到恐慌
为了寻找外星生命,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其中一项重要工程是韦伯望远镜,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红外空间望远镜。韦伯望远镜的口径原计划为8米,但由于预算限制而缩小至6.5米。它的镜面由18块正六边形镜面拼接而成,非常轻巧,每块镜面上都涂有一层厚度仅为120纳米的金层。为了达到10纳米精度的镜片调整,每块镜面后面都装有7个马达。韦伯望远镜不仅具备拼接式结构,还采用了折叠式设计,以便能够装载到发射火箭中。我要新鲜事2023-06-24 20:03:390003外表迷人的木星居然如此吓人 揭秘木星恐怖之处
导语:木星虽然看起来十分漂亮,但是上面强大的引力,会让人的身体变得沉重,再加上厚重的大气层,人还没能到达地面可能就被压扁,而且木星上还有一道道的闪电,不小心就会被击中,木星的液态氢的海洋也是很恐怖的存在,超高的温度让人无法承受,探秘志带大家了解一下吧。木星居然如此恐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49:500000蕴含着地球两极反转机密的效应 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尼别科夫效应可能毁灭世界。1985年,俄罗斯宇航员Janiber在修理空间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脱落的坚果,由于没有重力,这个坚果开始悬浮旋转。蝴蝶螺母应该沿着它旋转的主轴旋转,但螺母的主轴是旋转的。他突然转向另一个方向,过了一会儿又回来,如此往复。也就是说,蝴蝶螺母在旋转时,其旋转主轴不稳定,会周期性地翻转180度。磁场减弱我要新鲜事2023-05-15 18:37:220000埃德加凯西十大预言 凯西认为外星人会来到地球
导语:埃德加凯西是美国有名的预言家,他有着独特的预言方式那就是在自己被催眠情况下进行诊断或者预言,甚至可以了解别人的前世今生。他还提出了一些相关预言,下面和探秘志一起看看埃德加凯西十大预言吧。1、新型医疗医疗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难题,人们都在不断探索者医疗,并且想要做出更多革新。而凯西提出,在不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新型医疗方式,那就是灵性和身体能量系统进行互换,这样更好治疗疾病。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07:080001铁基生命是什么?世界可能存在铁基生命体吗
铁基生命是指以铁或者铁的化合物为主的生命体,由于铁之类的物种有着很多的核外电子,同时性质也是极其活泼的,基本很难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并且很快就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着,所以铁基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人工智能不属于铁基,因为核心是半导体芯片,下面和探秘志了解一下。铁基生命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31: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