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连深港,创新向未来 | 高质量发展看福田

(云上看福田,时长共5分50秒)
云上看福田①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深圳中心城区福田的最南端,与香港的落马洲地区仅有一水之隔,得益于毗邻香港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成了深港交流合作的最前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这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承载了诸多深港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优越的营商环境叠加深圳政策创新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科研高校、科创企业纷至沓来。
位于市花路旁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落成于2015年,由主副两栋主楼构成,一方一圆,相得益彰。其中主楼高度超过360米,是整个福田南标志性的最高建筑。乘梯而上,人们可以一览深港两地的万千风景。

作为合作区内唯一的超甲级写字楼,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同样拥有顶级办公配置。位于19和21层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内,港澳创业青年们正如火如荼地忙碌着,下一个“独角兽”或许就潜藏在他们之间。随着科研企业和人才陆续入驻,这里正逐渐成为深港融合背景下,企业面向全球、进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在深港协同创新中心以东约百米处,坐落着一个只有数层楼高的“小兄弟”——“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

与其低调的外形相匹配,“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在河套扮演着“谦逊”的幕后角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深圳目前唯一能够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e站通”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557项服务,被视为河套合作区企业“背后的大管家”。

这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对标国际一流高标准,其设计方案斩获了2019中国建筑装饰金鹰大赛金奖。
“简约”“硬朗”是许多人对于深圳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紧贴深圳河岸的气派建筑,两年前只是一个陈旧不堪的仓库。如今,它已摇身变成时尚新潮的创新高地,甚至斩获了2021国际“MUSE设计奖”金奖。

乘着深港深化融合发展的东风,2021年10月,深圳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以“先导性、国家级、国际化”为目标,中心已吸引一批优质科技创新项目进驻、孵化,让人得以直接触摸深港两地跳动的创新脉搏。

占地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深港国际科技园由7栋13层甲级写字楼和1栋高端多功能厅组成。作为合作区内少有的新建型项目,园区在设计建造之初便独具匠心,整体选用复合铝板与玻璃作为外立面材料,构成强烈的科技冲击力与流畅大气的线条感。

这座看似平凡的园区,有着极高的创新密度。深港国际科技园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吸引香港、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项目入驻。短短几年时间,已有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5所顶尖港校的科研机构入驻园区,助推河套走在深港科研融合的最前列。

五年磨一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还在不断“拔节生长”。IDEA中心、华为数字能源创新中心、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一系列重大科研、产业项目陆续布局、落地。承载着深港交融的重要使命,传递着创新发展的强劲脉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片东方“硅谷”正慢慢显露出它的秀美模样。

【联合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福田区委宣传部
【策划】刘丽
【统筹】蔡敏玲
【脚本】潘欣宇
【拍摄】黄靖逵 谢昊燃
(鸣谢: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死海里的可怕生物 有不惧盐物质的微生物(盒状嗜盐细菌)
死海大家都听过它的大名,因为在死海当中人会浮在海面上而不会下沉,之所以叫做死海,是因为死海当中乃至死海沿岸都没有任何生物的存在。然而现如今说死海当中有可怕的生物,这是怎么回事呢?死海里的可怕生物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22:2200020海口地区出现神奇的海市蜃楼,难道真的只是折射吗?(光线折射)
海市蜃楼还有可能并不是光线的折射在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来自于海南地区的网友,在网络上上传了一段视频,而这段视频里面的内容就是出现了一段海誓蜃楼,其实咱们之间已经看到过很多的海市蜃楼。科学家认为这就是光线折射的原因,可是人们在这一次却有了惊讶的发现,因为这一次出现的是一个古代的建筑物,而且在全世界都没有发现过这样的不断建筑。海市蜃楼的形成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8:09:020000地球并非悬浮在太空中事实上地球一直在下落
地球似乎一直在不断下降,这令人们感到不解。这实际上只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源于人们对于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上下关系"的判断。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在太空中并没有明确的上下方向可言。人们常说"地球一直在往下掉",实际上是指"地球一直在朝向太阳掉落"。我要新鲜事2023-06-30 19:45:5200011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指纹识别了吗(是的)
我要新鲜事2024-03-12 15:24:5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