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就更好的音乐艺术
◎陈 楠
近年来,多元化的数字技术持续激发着舞台的创新活力。国家大剧院开展了全球首次舞台艺术“5G 8K”直播;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厅举行了人机交互音乐会;深圳交响乐团上演了全球首部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各大互联网平台也纷纷推出AI作曲工具,打开音乐创作新空间。在强调融合创新的今天,科学技术持续为音乐创作赋能,不断输出大量富有艺术性与时代性的音乐作品。
要了解科技与音乐的结界如何从清晰走向模糊,回顾科学技术与音乐历史上的“联姻”可以带来更多的启示。
古代音乐的源起是伴随着语言产生的,最早的音乐起源于劳动号子,早期的歌曲创作和传播是集体创作和口口相传的形式。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让音乐旋律的创作、记录和传播有了承载媒介,并摆脱了零散的手抄乐谱和口传心授的状态。音乐作品的记录也逐步转移到规范的记谱法上,为音乐创作建立了标准。
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机的伟大发明使机器逐步取代人力,这场技术变革也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机械化制造让西洋乐器的性能不断优化、产能不断提高,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乐器的社会化普及,间接影响着音乐家的乐器演奏技术和音乐创作风格。这个时期很多音乐家的创作陆续从服务宗教与贵族中解放出来,音乐作品更贴近大众、更具表现力,音乐艺术逐步走向大众化与商业化。
信息时代下,电子合成器的出现加快了音乐创作的深刻变革。音乐创作不再单一地依靠人或传统乐器,还可以来自于电子设备。
随着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音乐的AI时代已经开启。如今已有大量技术成熟的AI音乐生成器可用于音乐创作。用户甚至可以在不懂五线谱、不懂乐理的情况下,只需在人工智能软件上输入歌词、选择喜欢的曲风和虚拟歌手,就能完成一首新歌的创作和试唱。藉由AI的助力,音乐创作进入了“人机共创”的新纪元。
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音乐与技术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科技与音乐创作的融合,正在无限拓展音乐艺术的界限与空间。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教授)
来源: 科技日报
人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完一光年(穿梭光年)
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走完一光年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宇宙当中距离单位就是按照光年来计算的,可能我们平时在听到对于计算宇宙的时候所用到的光年这个单位总是会说几百几千几万,就感觉光年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人是不是能够做完1万年了?人要做完一光年需要多长时间?下面就来给大家打破一下人知,看看一光年到底是有多远的距离。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5:46:220000韩国食品企业搞双标,卖给美国的也这样(三养火鸡面)
315晚会结束后不久,人们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仍有担忧,进口食品又卷土重来。日前,有网友反映,中国人抢购的韩国三养火鸡面保质期居然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三养食品官网韩版显示,这款火鸡面的保质期只有半年。如果换成中文版,这只火鸡的保质期是一年。出国可以升级火鸡面吗?还是你认为中国人的胃是铁做的?这让网友们唏嘘不已。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8:54:37000215000年前的地下水的味道如何?面临水枯竭,美国人(揭晓答案)
如果让我们喝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很多人都会问一下,是不是会坏掉呢?假如15,000年的地下水还能够喝吗?味道如何呢?其实并不会出现坏掉的现象,而是这种水被储存在更深的地下岩层中,在最近美国就有一些地方水源特别的紧缺,所以这个时候不得不想一些办法。水分变得更加充足,其实选择更深层的地下水也就是他们的目标了,那么古老的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那是不是味道特别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0:35:070000宇航员太空遇难怎么办 处置方式让人难接受(遗体处理)
宇航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时遇难,科学家认为只能冷冻尸体之后将其震碎。看起来这一处理尸体的方式是非常残忍的,可是要知道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下,只有这样的处置方式才能保护其他宇航员的安全。太空风险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1:15:4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