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就更好的音乐艺术
◎陈 楠
近年来,多元化的数字技术持续激发着舞台的创新活力。国家大剧院开展了全球首次舞台艺术“5G 8K”直播;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厅举行了人机交互音乐会;深圳交响乐团上演了全球首部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各大互联网平台也纷纷推出AI作曲工具,打开音乐创作新空间。在强调融合创新的今天,科学技术持续为音乐创作赋能,不断输出大量富有艺术性与时代性的音乐作品。
要了解科技与音乐的结界如何从清晰走向模糊,回顾科学技术与音乐历史上的“联姻”可以带来更多的启示。
古代音乐的源起是伴随着语言产生的,最早的音乐起源于劳动号子,早期的歌曲创作和传播是集体创作和口口相传的形式。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让音乐旋律的创作、记录和传播有了承载媒介,并摆脱了零散的手抄乐谱和口传心授的状态。音乐作品的记录也逐步转移到规范的记谱法上,为音乐创作建立了标准。
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机的伟大发明使机器逐步取代人力,这场技术变革也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机械化制造让西洋乐器的性能不断优化、产能不断提高,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乐器的社会化普及,间接影响着音乐家的乐器演奏技术和音乐创作风格。这个时期很多音乐家的创作陆续从服务宗教与贵族中解放出来,音乐作品更贴近大众、更具表现力,音乐艺术逐步走向大众化与商业化。
信息时代下,电子合成器的出现加快了音乐创作的深刻变革。音乐创作不再单一地依靠人或传统乐器,还可以来自于电子设备。
随着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音乐的AI时代已经开启。如今已有大量技术成熟的AI音乐生成器可用于音乐创作。用户甚至可以在不懂五线谱、不懂乐理的情况下,只需在人工智能软件上输入歌词、选择喜欢的曲风和虚拟歌手,就能完成一首新歌的创作和试唱。藉由AI的助力,音乐创作进入了“人机共创”的新纪元。
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音乐与技术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科技与音乐创作的融合,正在无限拓展音乐艺术的界限与空间。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教授)
来源: 科技日报
板蓝根不适合人群有哪些人 这些人一定要小心
板蓝根不适合体质偏寒、幼儿和老人、糖尿病人以及有过敏史的人群。虽然板蓝根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在感冒的季节尤其被广大人群喜欢,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板蓝根的,如果在饮用之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很有可能加重病情。一、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群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18:110000光速飞行的飞船,打开灯光会有什么现象(光速不变远离)
如果一艘宇宙飞船正在用光速飞行,但是突然打开了大灯,能不能照亮?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为什么宇宙飞船有前灯?在日常生活中,汽车撞大灯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但对于宇宙飞船来说,难道没有必要装大灯吗?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很难照亮前方,但仔细想想,着陆时可能需要车灯……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5:45:260000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有哪些内容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多少
科学探索宇宙的奥秘涵盖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与恒星、暗物质与暗能量,外星生命与地外文明等很多内容。在宇宙当中进行科学探索,好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壮丽航行,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的突破认知的边界,一步步揭开神秘的面纱。我要新鲜事2024-08-07 19:28:5500012宇宙诞生138亿年,数量众多的黑洞,一共吞噬了多少物质?
当一个天体的引力强大到,连每秒30万公里的光都飞不出它的表面时,这个天体在外表上肯定就是一片漆黑的。以上这个设想早在牛顿时代就出现了,这种天体当时被称为“暗星”,但牛顿本人并不相信宇宙中存在引力如此强大的天体,所以暗星长久以来都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想而已,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19:010000弦理论已死是怎么回事 弦理论为何被宣布死亡
弦理论是科学家们提出了对量子力学解释的理论,弦理论认为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并不是单个的粒子,而是由粒子组成的弦。所有粒子的运动是根据弦的运动来决定,所以很多科学家对于弦理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2016年就有关于弦理论失败的传说,但是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弦理论,有可能弦理论能打开很多宇宙的奥秘。一、弦理论具有进步性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56: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