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被禁锢在宇宙中,永远无法离开(残酷的现实)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6:59:042阅
我们对世界末日的看法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通货膨胀的到来而改变。在此之前,理论上大挤压的可能性与无限膨胀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现在,暴胀理论做出了非常具体的预测。在暴涨时期,宇宙的密度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由于标量场不同位置的量子涨落,在某些区域密度会高于临界值,而在另一些区域密度会低于临界值,但平均而言几乎与临界值完全相等。因此,那些担心宇宙将在数万亿年内在一次大挤压中崩溃的人可以放心,最终将是非常缓慢和无聊的,太阳寒冷的残余永远徘徊在周围,等待它所有的核衰变结束。

宇宙在临界密度下的一个特征是形成内部结构的过程变得极其缓慢,更大的结构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形成。星系首先形成,然后合并成星系团,然后合并成超星系团。如果我们可观测区域的平均密度超过临界值,整个区域将在大约100万亿年后成为一个巨大的超星系团。到那时,所有的恒星都将消亡,所有的观测者也可能灭绝,但结构形成的过程仍在继续,并扩大到越来越大的规模。只有当宇宙结构因核衰变和黑洞蒸发而解体时,这个过程才会停止。暴胀论的另一个曲解是,宇宙永远不会终结,因为暴胀是永恒的。无数像我们这样的区域将在膨胀的时空的其他部分形成,而它们的居民,像我们一样,将努力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又将如何结束。

弗里德曼提出了宇宙密度与其最终命运之间的关系,但前提是真空能量密度(宇宙常数)等于零。在1998年之前,宇宙学常数为零是标准的假设,但当发现相反的证据时,所有早期关于宇宙未来的预测都必须修正。其中的一个主要预测仍然不变,即世界末日将是冰而不是火,但一些细节需要修改。一旦物质的密度下降到真空能量密度以下,宇宙的膨胀就会开始加速,任何引力积累就会在那一点停止。已经被引力聚集在一起的星系团会存活下来,但松散的星系团会被真空的排斥性引力分散。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Momenta曹旭东:智能驾驶除了「顶天立地」,还要「铺天盖地」
贾浩楠发自凹非寺量子位|公众号QbitAI上海车展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风向标。今年在核心方向上,依然卷的是智能驾驶,而且标志性地展现出了两大方向:一大方向“顶天立地”,智能驾驶量产落地能力上限继续拉高:从自主泊车、高速NOA向城市NOA迈进。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6:49:240003胡萝卜和豆腐能一起吃吗 胡萝卜和豆腐搭配营养更高
胡萝卜和豆腐其实是可以一起吃,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危害,反而经常吃胡萝卜和豆腐还对我们身体产生非常多益处,而胡萝卜和豆腐具有多种多样的做法,每一种做法都深受人们喜爱,最通常做法把胡萝卜和豆腐拿来炒或者进行腌制。一、胡萝卜和豆腐菜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33:130000科学家发现火星新情况 或许火星上有水源(火星水源)
科学家发现在火星有着水源的出现。大家都知道在前些年就有科学家提出了人类在未来需要先进行星际移民的话题,而人类的星际居民暂时的目标还是距离地球相对比较近的火星,因为火星距离太阳的位置也相对比较合适。这样才能够带给人类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另外火星的生存环境和地球也是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所以最近这些年不少的国家都在对于火进行探究。探究火星我要新鲜事2023-12-21 21:37:510000我国多地方出现了极端的天气 那么为啥会这样?(极端天气)
我的极端天气和人为的灾难有关系。不知道大家今年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就是天气非常的炎热。比如说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国的河南郑州已经突破40度的高温,在郑州之后也出现了很多城市突破的40度,就算是现在到了冬天,可能很多地方也都没有感觉到太冷,这些都可以看得出来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那么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影响?全球变暖的预兆我要新鲜事2023-05-15 18:50:460001人类的探测器抵达了一个未知的星系,究竟拍下了怎样的场面
2019年,新视野号来到太阳系边缘,在那里发现了迄今为止距离人类最远的一颗恒星。它所观测到的宇宙空间,也就是柯伊伯带,为当代天文研究开启了新的宇宙图景。在人类能够到达外太阳系之前,我们一直把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视为太阳系的边界。但是很快,冥王星的发现彻底推翻了这个假设。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1:06: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