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与应用 探索微重力和辐射环境下的物质规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向公众展示了空间站组合体、天和核心舱等模型。去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工程已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三舱部署的多个实验柜可在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惠及地球上普通人的生活。
为何建:长期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

为何要在距地球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和地球上普通的实验室相比,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提供长时间、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这有助于开展探索宇宙起源、揭示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性科学实验,以及面向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一系列实验。”
“在地球上,生命体和物质受到重力的作用,某些本质规律会被掩盖。空间站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在微重力条件下有希望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物质本质规律。”张伟说。
此外,由于大气的吸收和干扰,宇宙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超长波等无法在地面有效观测到,相关谱段的天文观测需要发射探测器到太空中开展观测。按计划,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这个口径2米、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的航天器将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有望促进中国光学天文的飞跃式发展。
从国家科学战略发展的角度看,国家太空实验室投入使用,有望让中国空间科学和应用再上新台阶。
研究啥: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

按照规划,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少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实验平台。张伟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有望推动中国空间科学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空间站部署了多个科学实验柜,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通俗地说,这些科学实验柜相当于把实验室搬进太空,方寸之大却可满足多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需求,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颗卫星,里面配置了不少先进的实验“神器”,将在空间科学实验中发挥“神力”。
张伟表示,国家太空实验室未来可在四大领域展开上千项科学实验,覆盖学科领域广,是支持多领域科学研究的独一无二的综合平台,同时也是开展国际合作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中国空间站也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大批科学家表达了积极参与中国空间站研究的意愿。目前,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9个科学实验项目被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后续中国空间站还将支持开展载荷联合研制、合作科学研究等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将大大加强中国空间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不久的将来,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中还将出现载荷专家的身影,有望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分析认为,属于中国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动物也有较为复杂的情感吗为什么(有)
在这个地球上的奇怪的动物世界里,动物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等等同样也会让人感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秘密。“模范丈夫”也“花心”长久以来,关于海洋生物海马的科研成果一直以来会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我要新鲜事2024-01-20 18:41:480000一对多查找,Vlookup公式要淘汰了,Filter简单好用!
一对多查询,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举个例子,左边是部门和员工数据,然后我们需要通过部门,查找出所有员工的名单如果我们要使用Vlookup公式的方法,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辅助列,在B列前面插入一列,然后在A2单元格输入的公式是:=B2&COUNTIFS($B$2:B2,B2)在辅助列里面进行累计计数,并且连接原来的文本,最后返回的结果代表着各个部门出现的次数,在辅助列数据就变成了唯一值。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9:36:580000人类与外星低级生物相遇,会遇到什么灾难?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远古时期人类先民对星空充满着种种憧憬与向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早在200年前我们便步入工业时代并踏上科学技术发展之路。借助技术,飞天梦迅速变成现实,人类终于从地球上走出来,见识到茫茫神秘宇宙。从天文望远镜视界看,漆黑冰冷的宇宙星空绚烂瑰丽,每个微小的亮点都可能是与银河系相似的星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9:03:040001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化学酶法合成方面获进展
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是较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关键结构单元如抗凝血药物阿加曲班等,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法合成,但存在使用过渡金属、立体选择性不足等问题。开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合成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的新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13:440001天文学家认为:木卫二更具备开发潜力 它的冰层下可能存在生命
提到人类文明未来的太空基地,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月球和火星。毕竟,它们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对它们的了解也最为深刻。在天文学家的眼中,月球和火星并非是人类文明未来的理想之选。这是因为它们的环境极其恶劣,而且缺乏重要的能源,特别是可供可控核聚变使用的氢元素。相对而言,太阳系中的木星才是真正丰富氢元素的基地,因为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我要新鲜事2023-11-29 12:46: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