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非贯通节理组合对岩石剪切力学性质及能量演化的影响
工程岩体失稳通常由于非贯通节理的扩展聚合最终导致的剪切破坏,而能量驱动下的状态失稳是岩体破坏的根本原因。目前,基于直接剪切试验的含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力学行为研究集中在含有一条或两条节理的简单样品上,忽略了天然岩体中的非贯通节理通常以不同数量和几何形状的多种组合出现,与复杂的实际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含多种组合形式的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剪切力学性质并分析其能量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更全面、更直观理解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在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台大平在导师、研究员祁生文的指导下,基于类岩石材料的室内直剪试验结果,使用颗粒流离散元PFC3D构建了一系列含有多种组合形式非贯通节理的岩石模型(BPM)并开展了直接剪切试验的数值模拟,从微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角度探究了节理排数和节理倾角对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结果表明,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主要由于剪切-张拉型微裂纹(ST cracks)的扩展贯通,且对于“两列多排型”分布的节理岩石模型(Type B和Type C),当节理排数Nr大于1时,岩石的剪切破坏区域不随着Nr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图1、2)。同时,节理会显著增加了模型在峰后的能量耗散,但对峰前弹性应变能与耗散能的在总能量的占比几乎没有影响(图3)。在剪切过程中,摩擦消耗了大部分能量,而动能消耗只占总能量的不到1%。此外,峰值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趋势与峰值剪切位移保持一致。微裂纹的扩展和累积直接影响模型的能量耗散,且临界微裂纹的累积数量与破坏时的临界耗散能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相同倾角下,当节理倾向与剪切方向相反时,模型在峰值破坏时更易积累较多的微裂纹,导致更多的能量耗散(图4)。
该研究从微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多种非贯通节理组合对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为剖析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的支持。

图1.含水平多排节理的岩石剪切破坏时的微裂纹扩展形态与位移场分布

图2.含水平多排节理的岩石剪切破坏时的典型宏观裂纹形态

图3.剪切过程的能量占比变化

图4.剪切破坏时临界微裂纹数量与临界耗散能占比对比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前者对陌生人/后者对熟人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与人相处留下的印象,影响之后的看法和交流,从而出现了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它们是两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接下来,通过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一、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1、首应效应是什么意思首应效应是指人与人(陌生人)之间第一次交往时给人留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会在对方脑海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影响之后的相处和认知。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7:31000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养活了数十亿人 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袁隆平先生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巨匠,他为解决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其杰出的科研工作为中国农业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尽管袁隆平先生的成就备受肯定,却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如此杰出的科学家没有得到这一最高荣誉呢?一、诺贝尔奖的含金量我要新鲜事2023-12-22 20:42:130000提出近五百年的日心说 造成了什么影响(天文基础)
日心说是天文学的基础应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天文学的发展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在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哥白尼的日心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革命。它不仅颠覆了人们对宇宙的传统认知,更是为人类探索宇宙、认识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日心说提出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1:03:410000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为什么称为惊蛰含义是什么
解答:惊蛰是每年公历3月5-6日左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惊蛰的惊是惊醒蛰是蛰伏,意思是这个时候天气逐渐变暖,冬眠的动物被春雷惊醒了,所以叫做惊蛰。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的时候天气逐渐变暖了可能时不时有春雷,很多泥土中的动物纷纷跑出来活动,这也就是所谓惊蛰了。这个时间也是各种虫卵孵化的日子,对于农业来说,惊蛰也是预兆春耕的开始。惊蛰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09:520000白蚁是害虫还是益虫(白蚁是双重身份)
白蚁,这一群居性昆虫,以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性,在人类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既被视为害虫,又被认为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蚁的双重身份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更加复杂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4-02-23 15:50: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