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曾经存在水?科学家们在地核和地幔之间发现了一个古老的海底
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星球,它的内部结构和过程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层:最里面的核心,中间的地幔和最外面的地壳。核心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一个由铁和镍组成的固态球体,外核是一个液态层,包围着内核。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厚厚的层,它在高温高压下缓慢流动。地壳是由岩石和沉积物组成的薄薄的外层,它覆盖了地幔的表面,并形成了我们生活的陆地和海洋。

在地球内部最深处,核心和地幔之间有一个界面,称为核幔边界。这个界面距离地表约3200公里,是一个难以直接观测的区域。然而,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地震波来探测这个区域的结构和特征。地震波是由地震或其他震源产生的能量波,它们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并在不同介质之间发生反射、折射或衰减。通过测量地震波在不同位置的到达时间和振幅,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密度、速度和温度分布,并绘制出三维图像。

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核幔边界上存在着一层古老的海底物质,它可能覆盖了整个或大部分核心周围。这项研究由阿拉巴马大学的萨曼莎·汉森博士领导,她和她的团队利用了南极洲15个站点收集的三年地震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这是第一次使用南半球的数据来研究核幔边界。

地核(蓝色)超低速区(红色结构)和太平洋大低剪切速度区(红色透明)卡通
这层海底物质非常薄,相比之下,核心有724公里厚,地幔有2900公里厚。这层物质的厚度也不均匀,有些地方只有5公里厚,有些地方则达到50公里厚。这层物质非常密集,因此当地震波通过时会显著减速。科学家们把这种具有超低速度特征的区域称为超低速度带结构(ULVZs)。以前的研究只发现了一些孤立的ULVZs,但这项新研究表明,ULVZs可能存在于整个或大部分核幔边界上。
那么,这层古老的海底物质是如何形成并到达核幔边界的呢?科学家们认为,这与板块运动和俯降有关。板块运动是指地壳的不同部分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移动,导致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块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块板块下面时,就形成了一个俯冲带。俯冲带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因为俯冲的板块会携带一些海洋地壳和沉积物进入地幔。这些物质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变得更加密集,并沉积在核幔边界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会在核幔边界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海底涂层,并受到地幔流动的推挤。
这层海底涂层对地球的演化和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核心的热量传递,从而影响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外核中的液态金属流动产生的,这种流动依赖于核心和地幔之间的温差。如果海底涂层阻碍了热量从核心向地幔传递,那么外核中的流动就会减弱,导致磁场变化或反转。其次,海底涂层也可能影响地幔柱或热点的形成和运动。地幔柱是指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表的热岩石柱,它们可以引起火山喷发或大陆漂移。如果海底涂层中含有一些易于熔化或富含水的物质,那么它们就可能被地幔柱夹带到地表,并提供一些关于地球深部结构和历史的线索。
这项发现为我们理解地球内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也显示了继续探索和研究地球内部的必要性。
Nalewicki, J. (2023, April 14). Ancient ocean floor surrounds Earth’s core, seismic imaging reveals. Live Science. https://www.livescience.com/planet-earth/ancient-ocean-floor-surrounds-earths-core-seismic-imaging-revealsRalls, E. (2023, April 6). Discovery: Ancient ocean floor surrounds the Earth’s core. Earth.com. https://www.earth.com/news/discovery-ancient-ocean-floor-surrounds-the-earths-core/
火星被“绿光”包围 不是极光 科学家 好消息(火星条件)
科学家发现火星被绿色的光包裹,认为极有可能火星上存在氧气。科学家试图对火星有多一些的研究,看看火星是否存在移民的可能性,尽管现在看来移民还无法实现,可是火星的研究价值是很高的。奇特的火星00003000万年后,人类会是什么模样?可能很可怕(未来人类)
未来人类的模样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学过生物的人们都知道,所有的动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这种变化被称之为进化,我们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物种,就算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进化的速度却很快,能够比较轻松的适应环境,但是我们也知道几百年前和现在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那么会不会人类的外貌也会发生改变呢?当然是会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6:15:370000英伟达黄仁勋:计算已经从根本上改变 再买一大堆CPU没意义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在美国数据平台Snowflake的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就“如何把生成式AI带给企业用户”展开了探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黄仁勋表示,我们现在正经历60年来第一次根本性的计算平台变革。如果你明年再买一大堆CPU,你的计算吞吐量将不会增加,你必须去加速(使用英伟达加速计算平台)。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3:00:240000为啥人类一直探索火星 而不去探索金星(科学探索)
金星的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最近这些年我们应该也有这么一种感受,就是人类宇宙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宇宙有多么庞大以及宇宙的来源,但是这却并不妨碍我们这些宇宙有进一步的研究,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主要方向已经从月球转移到了火星,不过也有很多人提出了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火星,而不是研究金星。金星的环境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0:02:060000日本研究出来仿生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人造尾巴)
人造尾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累赘要是根据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个说法,那我在远古时期,人类可能也是有着尾巴存在的。现在人类已经没有了尾巴,那是不是就可以说明人类觉得尾巴没有用处,所以就把它净化掉了?其实在多年前也曾经有一个新闻,就是我国一个人出现了返祖现象,不光浑身出现了毛,而且还长出了尾巴。这个消息估计有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人类现在都还不知道长着尾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1:58: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