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乙”又变成大型火箭了
2023年5月17日上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4颗“北斗三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4)。这次发射是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场2号工位进行的,标志着“长三乙”火箭迎来了第90次发射。“长三乙”(改二型)火箭全长56.326米,起飞质量达458.97吨,起飞推力约为604.41吨。它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力不小于5.5吨。关于这次发射,在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官方通稿中,将“长三乙”系列火箭描述为“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这让人对其定位产生了一些疑问。

事实上,自从“长征五号”问世以来,我国对运载火箭级别的划分已经进行了调整。现在,现役的大型火箭仅包括“长五”系列。这意味着“长三乙”、"长二F"、"长七"等系列被定位为中型火箭。世界各国对于运载火箭级别的划分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倾向于以运载能力为准。例如,“长征七号”的起飞质量已超过了大型火箭“猎鹰九号”,但后者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了22.8吨,被归类为典型的大型火箭。

不同国家对于火箭级别的划分标准存在差异。我国对火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将其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重型。美国和欧洲空间局则更强调大型和重型火箭的概念,将其划分为小型、大型和重型。例如,欧洲空间局将起飞质量达到130吨的“织女星”火箭归类为小型火箭。
即使在我国,对于火箭级别的划分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例如,“长征六号”被定位为小型火箭,其起飞质量为103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为1吨;“快舟十一号”被定位为中型火箭,其起飞质量为78吨,700千米SSO运载能力也为1吨。

在“长五”系列火箭问世之前,官方通稿一直将“长三乙”火箭划分为大型火箭,但之后更多采用了中型火箭的划分。这次在官方通稿中再次表述为大型火箭,并不意味着该火箭的划分重新变为大型火箭,只是说明火箭级别的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在部分业内人士和撰稿人的描述中,仍沿用过去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火箭级别划分标准的共识将会形成,届时我国运载火箭的划分将更加准确。
太阳是等离子体 会能量过多而燃烧殆尽吗?(太阳能量)
科学家认为太阳是等离子体,内部能量差不多需要50亿年才能消耗完。我们都知道太阳为地球的生态平衡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太阳已经持续燃烧了46亿年,很多人都想弄清楚太阳燃烧的机制,看看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能够维持长时间的燃烧。太阳的构成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1:35:450000船底座星云具体情况 距离地球8000光年远的巨大星云
导语:船底座星云也就是船底座η星云,它的名字有很多,包括船底座大星云、NGC3372等等。这个星云主要位于银河系人马臂内,距离地球大约为8000光年远,这是一个巨大的星云。船底座星云船底座星云距离地球虽然距离比较遥远,但是中间区域还是比较明亮的,甚至于可以直接通过肉眼来观察到一些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56:580000死亡并不意味所有生命体征消失,美国专家发现心脏停跳可复活
大家都知道生与死是人生常态,而生与死又是保持生物数量在相当长时期内动态平衡的基本法则。许多人认为生命的结束也就是意味着身体内所有的生命体征的消失。而最近美国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位学者建议生命体在死后身体中某些基因的活性并不立即消失,而且活性可持续48个小时左右。这句话似乎可以有力解释为什么殡仪馆里时而有尸体忽然“复活”。我要新鲜事2023-05-14 22:01:230000宇宙和时间有无关系(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探讨宇宙与时间的关系时,我们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问题:宇宙的膨胀、熵的增加、以及人类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尽管时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是线性和单向的,科学探索揭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宇宙图景,虽然宇宙和时间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但目前的科学知识还没有能够完全揭示它们之间的直接关系。我要新鲜事2024-03-08 15:07:210000细思极恐 科学家提出 宇宙是虚拟的 找出宇宙漏洞才能破局
科学家提出的“虚拟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有更高等级的物种在操纵着人类。科学家长期都在探索宇宙的来源,他们想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定程度上都有实现的可能性。人类的诞生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诞生是极其复杂的,需要满足各方面的条件,恰好地球具备这方面的条件。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拥有的大气层,能够给人类提供合适的温度,生物的生存有了足够的光照和水源之后,能实现较好的生长。我要新鲜事2023-05-16 03:51: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