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南极墙”离地球很近,究竟是何方神物?
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有想过在夜幕背后其实藏着一堵巨大的“墙”呢?
此前,人们发现南极墙的时候就觉得十分惊讶,因为这样大尺度的结构明明距离地球很近却一直被遮挡,它似乎在说明“一叶障目”是真实存在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南极墙”的事儿,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物,又是否会影响到我们。
绘图时发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绘图技术也越来越强悍,我们早已不局限于绘制地球或者太阳系的图景,而是想绘制出整个宇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已经比较固定的世界地图,宇宙地图一直处在“缝缝补补”当中。

比如在2003年,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J·理查德·格特为首的绘图小组,就更新了《宇宙草图》第三版,而在这个新图当中多了一个特殊的结构,正是庞大的宇宙“长城”或者“宇宙墙”。
根据资料来看,为了能够观测到更为完整的宇宙,绘制出接近宇宙真实图景的地图,人们还专门启动了Sloan数字天空观测项目,对天空中大约100万个星系进行了测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恐怖的大尺度结构,人们称其为“斯隆长城”。
根据资料来看,它就像是一条长长的丝带,其尺度甚至达到了13.7亿光年,这就意味着即使放在可观测宇宙的范围中,它也算是比较显眼的存在了。

后来,就有人专门对这一宇宙结构进行观察,希望能找到更多类似的。而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大家还真的又找到了新的“宇宙墙”,它被命名为“南极墙”。
那么,这个“南极墙”和之前发现的“斯隆长城”是一种东西吗?它离咱们到底有多近呢?
“南极墙”到底是何方神物?
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斯隆长城还是南极墙它们都属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条巨大的丝带。其中包含的东西也是比较相似的,不仅有着上千万个星系,还有大量的星际尘埃和气体。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解释说:从地球的角度来看,这堵“南极墙”位于宇宙的南边界,由数千个星系、氢气、尘埃和暗物质组成,它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已知结构之一。

由此可见,“墙”只是人们从主观感觉上给其冠以的一个形容而已,你也可以认为它是宇宙丝带或者宇宙长城,毕竟,从绘制出来的图景来看,它就是带状的。
那么,南极墙还是通过过去那种方法被找到的吗?
相较于2003年的观测技术,人类的科技显然又进步了许多。因此,巴黎萨克雷大学的宇宙学家Daniel Pomarède是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以一个包含18000个星系距离的数据库为基础,然后再确定这些星系相对于宇宙膨胀引起的运动速度。

在二者都被确定以后,最终通过特殊的算法,来绘制出这个巨大的“南极墙”,分析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从绘制的图景来看,这个所谓的“南极墙”各个位置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而它最密集的一部分刚好就位于本地宇宙的南部上方,距离咱们大概十亿光年,还是比较近的。除此之外,它的尺度与斯隆长城差不多,跨越了14亿光年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进行研究的伯梅雷博士发现它时,表现得十分惊讶,因为它的位置和体型都处于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范围内,可是这些年大家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它。
这主要是因为,这家伙刚好位于南半球天空中被遮蔽的部分里,简单来说就是藏在了银河系尘埃以及恒星的背后,所以完美隐身了许多年。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率先发现的并非它的实体,而是它带来的引力效应。

综上所述,想必大家都对神秘的南极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这家伙和现实中的“墙”有着显著的区别,起码它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并且尺度也大的超乎想象。那么,我们已经观测到了“南极墙”的全部了吗?
很显然并没有,因为研究团队认为,“南极墙”的本质是将一束长达14亿光年的光丝经过了反复折叠,然后塞进了半径为6亿光年的星云里。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光丝,不可能被我们一一观测到,肯定有的会处于更后方,最终被遮挡。
对此巴黎萨克雷大学宇宙学家Daniel Pomarède表示,“该堵墙是弓状的,使其长度能适应观察到的范围。如果碰巧它弯曲的部分超出我们的观察极限,也许我们就看不到它的全部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来看,想凑近观察“南极墙”是不太可能了,只能在远处进行分析,这种分析还基是基于数据的。正因如此,不少人觉得,没必要继续研究下去,因为它的存在也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研究“南极墙”的意义何在?

可事实上,这块跨度达到14亿光年的“幕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它的体格实在是太大了。而在宇宙当中,体格越大的东西,引力就越强,所以“南极墙”极有可能影响到局部宇宙的膨胀速度。当然,若是说详细到对地球有什么影响,那几乎是没有的,毕竟咱们实在是太渺小了。
不过,虽然它在普通人眼中是无关紧要的存在,对天文学家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毕竟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刚好就藏匿在银河系的后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南极墙”来了解宇宙局部空间角落的演化,甚至说通过它去分析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在失去了“一叶障目”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结构去了解背后更广阔的的存在。

有梦想的人们还希望,终有一天我们能抵达这片星幕附近,甚至穿越它。要知道从某种角度来说,“南极墙”其实也像是一个巨大的窗帘,它挡住了后方的宇宙,在那里可能有大量陌生的星系和未知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除此之外,这种庞大的结构还是人类研究暗物质的关键,这种藏匿在宇宙深处,占比却相当高的东西,一直都在人类的身边,可是却没有被找到。若是能够通过分析大尺度结构,找到其中暗物质的蛛丝马迹,那么也算是相当成功了。

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陈学雷表示,“虽然无法直接看到暗物质,但在宇宙大尺度结构中暗物质与发光物质成正比,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暗物质也应该高度密集。”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时间地点 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日环食
根据新闻报道得知,在今年6月21日星期天下午,我国多地可以成功观测到日环食,如果对日环食感兴趣又正好是这些地方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而且这次日环食相当特别,还被称之为金环日食。所谓的金环日食是指太阳百分之九十九被覆盖遮挡,只有一圈金边可以被看到,这是相当特别的奇观。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时间地点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8:16:180000手腕有文身影响智能手表检测功能,三星 Galaxy Watch 将推出解决方案
IT之家7月2日消息,三星的GalaxyWatch5智能手表拥有先进的BioActive传感器,可以准确可靠地追踪用户的健康数据和健身活动。但是几乎所有的智能手表,无论是三星还是其他品牌,似乎都难以从带有文身手腕上读取健康和运动数据。文身使用的墨水会阻碍智能手表判断用户是否佩戴了手表,导致健康和运动传感器可能无法开启,佩戴检测等功能无法正常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7-12 02:35:150000冷知识:现在手机主摄都叫超大底,但实际的差别可能很大
谈到现在手机上的相机传感器。一方面,是因为索尼三星这俩带恶人的「无规则」命名。另一方面是现在的手机发布会,一个个都被叫大底主摄、超大底主摄。如果想单以型号来看规格的话,现在,几乎是完全看不明白了。举个栗子。索尼IMX800这颗传感器,看这名字,是不是给人一种它是IMX700升级版的感jio?但实际上,IMX800的底是1/1.49英寸,像素为5400万,原生16:9的尺寸。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6:02:38000077年出现的七星连珠,居然被认为不详(天文奇观)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8:10:480001人的大脑没有意识 脑神经学专家发现 大脑小的人反而智商更高
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指挥中心,这一点是我们传统的认知。我们认为人的意识就寄存于大脑,是一个独立的器官控制人体一切活动。但是,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了两个惊人的现象,它们或许可以颠覆我们对灵魂和意识的传统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46: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