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的化石增多后,夏娃理论遭到质疑,人类或并非起源于非洲
人类起源的探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人类就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因此全球智人的起源地都在非洲。也有人认为,人类可能起源于东亚。

而随着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越来越多,认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夏娃理论便屡遭质疑。那么,夏娃理论到底是什么?它有证据吗?人类到底是不是起源于非洲呢?
夏娃理论是什么
人类起源问题向来是学术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最初大家都使用最传统的“挖宝”方式,来进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看在哪个地盘上挖到的古人类化石更多,年代更为久远,试图以此来证明出土化石的地方是人类起源地。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追根问祖的方法发生了改变,大家常使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去解开这一谜题。根据资料来看,上世纪人们先是发现了细胞当中的线粒体,然后又找到了存在于线粒体中的DNA。
在进一步探索的时候,有人察觉到位于线粒体当中的DNA和细胞核里的DNA有着显著的区别。比如说从外形上来说,它是双线环状,且在高等动物体内,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明显更快。
当然,以上这些对于研究人类起源问题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关键之处还是在于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从某些研究的结果来看,这家伙遵循母系遗传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男性精子当中的线粒体是无法进入受精卵并留存下来的,人们自带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亲,父亲的线粒体DNA并不会被遗传到。
这就意味着,其实全球人类都有着同一个母亲,这位母亲的DNA存在于每个人的线粒体DNA中。正因如此,人们将那位“母亲”命名为夏娃,这就是著名的夏娃理论。
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威尔逊领导着自己的遗传小组针对世界上不同种族人的线粒体DNA基因进行了研究,然后发现了全人类的线粒体DNA确实基本相同,差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后来他们继续深入分析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发现线粒体DNA的源头竟然都指向了非洲。这就代表着,全人类的母亲可能都是一位来自非洲的女性。这位女性十分的幸运,她生下了女儿,并且女儿的后代也生下了女孩儿,促使线粒体当中的DNA能够流传下去。
由此可见,夏娃理论不仅坚持非洲起源论,更坚持单一起源说,认为如今的人类都是那位夏娃的后代。这一理论在提出之后,立即于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通过这样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也有人坚定地反对,认为这种“全部取代”的说法过于片面。
在一众反对者当中,就有来自我国的古人类学家吴新智,他明确表示非洲起源论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各个地区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证明了中国人是如何从直立人演化为早期智人并最终变为现代人类。由此可见,中国出土的各种化石,可能就是推翻夏娃理论的关键所在。
那么,这些化石是如何证明人类并非起源于非洲呢?
中国化石是关键所在
根据资料来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我国接连出土了多个古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有的属于直立人,有的则属于智人,其时间从240万年前覆盖至了1万年前。这也就说明,我们能够本地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拼凑出一条非常完整的人类演化化石证据链。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这样似乎也无法证明非洲起源论有误,万一这些出土的化石是不同阶段从非洲走出来并抵达中国的人呢?事实上,吴新智院士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研究中他试图找到这些化石的共同点。
比如单从外部特征来说,这些古人类都有铲形门齿,面部也比较扁平。甚至说,这种特征,在现代中国人的人群中也十分的常见。
根据资料来看,我国大约有90%人的上颚门齿都属于铲型门齿,而在白人和黑人的人群当中,拥有铲形门齿的人只有10%左右。
由此可见,其实我们遗传到了祖先的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全人类当中都显得异常特殊。如果说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话,大家在这一方面应该有着超高的相似性才对。
除此之外,此前我国正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当中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将这些人称为田园洞人,并且他们生活的时间可能比山顶洞人早1万多年左右。
在对比分析当中,人们发现这些田园洞人的某些特征与尼安德特人十分相似,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同源。可是,这些生活在欧洲的居民又怎么在那时与亚洲的田园洞人产生联系呢?
由此可见,这一化石的存在似乎也证明了非洲起源论是有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范围内其实有不少人都是反对非洲起源论的,并且从目前证据不足的现状来看,“全人类肯定都起源于非洲”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除了中国出土的化石证据以外,分子生物学本身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咱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坚持夏娃理论的威尔逊研究小组是以线粒体DNA只具备母系遗传的机制来进行研究的,但是男性的线粒体绝对不会被遗传吗?显然不是,比如此前美国辛辛那提某个医学中心的遗传学家就在对比研究中发现,有时候,人类线粒体当中的DNA也可能来自于父亲。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解释人类的起源,中国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那就是人类是由多地区起源加基因交流而来的。
多地起源 基因交流的新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最初全球多地都出现了人类祖先,他们在演化的过程中,既保持了原有的某些特征,比如咱们的铲形门齿,又与外来的“人口”通婚,产生了基因交流。
这确实是有可能的,因为即使那时候交通不便,各个地区的物种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当然,像澳洲这样独立的大陆可能要另当别论。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体内,往往存在着多个古人类的基因。
比如以非洲起源论的观点来说,晚期智人走出非洲前是没有和外地人交换过基因的。但是欧洲尼安德特人的DNA分析报告却显示,现代欧亚人继承了他们的部分基因,这显然与前者的说法是相悖的。

综上所述,全球各个地区的人可能都有各自的祖先,然后大家的祖先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地相遇、通婚,从而产生了基因的交流。
地球上磁场正在面临断裂,人类应该怎么办?(磁场改变)
磁场变化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可能大家现在都知道,人们想要正常的生活在地球上,必须是要有磁场的作用,人类正是借助了磁场,所以才能够在地球上建立起来通信装置,而且也能够利用磁场来进行飞机的导航,一旦出现了磁场断裂的情况,那肯定会威胁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这应该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下场吧?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3:30:250000维特根斯坦家族还在吗:淡出公众视野(是艺术之家)
维特根斯坦家族不仅有着当时人类能够具有的一切知识积累——包括艺术、科学及分门别类的许多学科的丰富的藏书,同时这个家族还是一个艺术之家。而且还在维也纳郊区修建了别墅以做“文化沙龙”。当时只要提到维也纳的艺术家或者哲学家这类人物,有的人都会联想到维特根斯坦家族,因为这类优秀人物往往是光辉家族的一分子。维特根斯坦家族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46:460000蛋壳从餐桌残余到高科技材料的绿色蜕变
蛋壳,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常废弃物,正在经历一场从餐桌残余到高科技材料的绿色蜕变。让我们从蛋壳的构成与科学价值、稀土元素的重要性、蛋壳提取稀土元素的创新实践以及蛋壳的多元应用四个方面来看一下。一、蛋壳的构成与科学价值我要新鲜事2024-07-17 23:01:390002科学家揭秘核战生活 核战之后人类能吃什么(核弹战争)
核弹战争之后任何一种食物都有着危险。最近一段时间,地球上不少的国家都发生了冲突,人们也担心是否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演化成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核战争,要知道核弹作为当前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一种武器。可能就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一旦地球上大多数的地区都被核弹轰炸,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物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到那个时候,农场和牧场肯定会遭到大范围的破坏。在核弹战争之后,人类还能够吃一些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10-27 19:26:530000太空神秘物体 太阳系存在“第九行星”吗?(行星研究)
科学家认为太阳系的深处极有可能存在“第九行星”,至少太空中找到的神秘物体,让他们产生了这方面的联想。科学家对宇宙的观测,发现了很多之前并不了解的星体,让他们和“第九行星”联系在了一起。第九行星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6:20: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