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测序达成100%,意味着什么?为何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2001年,一张由美英首脑宣布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开启了一场生物基因领域的“拼图”游戏,人们开始致力于测定人类染色体中所包含的所有基因序列!
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精准版完成,但它并不是完美的,因为它只对92%的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排序,剩下8%在图谱中依旧是缺失状态。

为此,科学家们花了近20年时间破译,终于在2022年填补上了这个遗憾,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00%的测序!
这显然是个基因科学层面里程碑式的进步,也有着巨大的意义,但也正是这个进步,掀起了人们对人类社会未来新的担忧,这个“拼图”真的不是个潘多拉魔盒吗?
基因测序达成100%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这个结果引发的担忧是什么,我们得先了解这个研究的内容。
2022年3月31日到4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连续发布了6篇相关论文,展示了端粒到端粒联盟(简称T2T)的主要研究成果——发表第一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

上文有提到过,2003年的人类基因序列组图谱留有8%的“空白”间隙,这8%可不好测,里面不仅包含多个重复的DNA区域,而且十分复杂,含有功能基因以及位于染色体中间和末端的着丝粒和端粒。
按照当时的测序技术,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人类染色体中有近31亿对碱基,当时一次只能测几百位,而如今的纳米孔技术能直接进行长链测序,读码效率提高了不少。

根据报告显示,T2T这次提供的人类参考基因组为T2T-CHM13,研究团队通过破译剩下8%部分,为人类基因组增加了近乎一个完整染色体大小的遗传信息。不仅如此,它们还纠正了以往基因组序列的很多错误,将人类基因组里结构最复杂的区域进行了解锁。

那么基因组测序达到了100%又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是给人类提供了研究遗传信息的文本啦!
这么说吧,这些年人们虽然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人体的各种生理特征,也有通过基因来解密一些疾病、进化的源头信息,但到底是不完整的啊!
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很多物种多样性都是依靠基因的不同表现特征展现出来的,可能你刚刚将你头发少的问题归咎给A基因,结果隐藏在未知区域的B基因却告诉你:这事儿我也有参与。
100%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以说是正式让人类完成了“读完”基因序列的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开展“读懂”的中心目标。
我们可以从更多的基因样本中,找寻人体基因与疾病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人体健康程度,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分子层面来论证人类的进化史,通过比对不同人种的完整基因序列,去解析人类起源的奥秘。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基因组测序的完整度不止会带来积极的意义,也会存在一些隐患,一不小心,可能人类的未来就真是潘多拉魔盒现世篇。
为什么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上文提到,基因组测序100%相当于给人类展示了人体所有的基因信息,虽然有不少基因的功能还未曾确定,但是不排除之后会被人类研究透彻。

这意味着在未来,每个人的基因信息将成为数据,人类不再有基因谜题,而会有基因隐私,偏偏这种隐私掌控在少数人手里。
等到基因隐私成为一种类似于手机权限的读取模式,人类真的能够保证自己的道德性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基因编辑这个概念吧,这是一种能够对生物基因组的指定基因进行靶向修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类改善一些问题,比如切割病理性基因,就能够大概率防止这种病症的出现。

但是基因编辑却被各国明令禁止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它的安全和伦理争议性太大。
2018年,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在世界上诞生,她们天生就能够抵抗艾滋病。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是这违反了伦理、道德以及科学规范,如果以后婴儿在从母体出来之前就能够被设计好,人类还会有特异性存在吗?或者说,会不会有大批量反社会人格的人出现,或者大批量克隆“产品”?
要实现各种反常态基因编辑,前提不正是要知道所有的基因组序列吗?这就是一个犯罪引子。

再则,如今世界局势复杂,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某些无底线国家(对,我说的就是漂亮国)已经在暗地里研究基因武器了。
这是一种通过将致病基因接入目标药物、疫苗甚至是微生物中,再将其投放到指定地点的遗传工程性武器。它可以复刻危险物种的杀伤性,用一兵不血刃的方式达到大面积减弱对方战力的目的。
如果100%基因组测序被推广开来,基因武器的研制无疑会更加便捷,对普通人群也更具威胁。毕竟像此前的新冠病毒就被人猜测是专门研究的基因武器。
相关研究结果其实还有待验证和完善
不过大家也不用焦虑得太早,毕竟这个100%的实验样本还比较单一。
甚至此前还有观点认为,T2T的这次测序样本,其实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基因组。
因为他们使用的是葡萄胎(单倍体)DNA,里面精子携带的是X染色体。众所周知,性染色体有两条,一条是X,一条是Y,如果精子中携带的是X染色体,且单倍体中也是X染色体,那么它的Y染色体就是缺失的。

因此,这个样本缺乏多样性考究,没有捕捉到人体遗传变异的全部多样性。
这个观点显然很具备参考性,于是乎为了解决这个“偏见”,T2T和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联盟(HPRC)进行了合作,从多种样本中建立高质量参考单倍型集合。
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联盟的宗旨就是创建一个更为精准和完整的人类参考基因组,且在2024年前完成350人的测序工作,因此比起T2T的单个参考基因组序列,泛基因组的样本在相关基因测序实验上,更具备选择多样性和参考性。
当然,跟早前出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图谱一样,HPRC也迎来了首个人类泛基因组草图,包含了来自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等多区域47人的DNA合集,在样本采集多样性上做的很不错。

至于相关研究成果,就在2023年5月10日,4篇研究论文已经被发表在了杂志上,其中有三篇发布在《自然》杂志,一篇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葡萄胎是什么?葡萄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六个因素)
导语:随着现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以及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可是随之引发的奇怪病状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很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被诊断出怀的是葡萄胎,面对这一诊断结果都不知道怎么办。那么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讲解什么是葡萄胎,感兴趣的赶紧来了解一下吧!葡萄胎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03:330000开怀拥抱未来——读《未来引擎》
作者:韩永进(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研究馆员)从科技革命到全新世界,一场以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一系列原创突破为标志的革命正在悄然改变世界,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可以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每个地球人的衣食住行。0000爱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引力能让时间变慢的?(改变时间流速)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过一种被称为引力时间膨胀的现象,我们今天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必须对引力时间膨胀进行时间校正。气质这种“引力时间膨胀”的理论有点让人困惑,那么引力怎么能让时间变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光速不变这一原理开始。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4:13:570000气候问题日渐严重,会不会影响人的智商?(全球气候)
全球变暖会释放出恐怖的远古病毒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最近几年的夏天越来越炎热了,这也是和我们之前所预料的全球变暖相同,就连以前以前会下个毛大学的地方,现在也只剩下一点小雪,刚好好那些之前完全没有下去的地方,比如说广东地区,可能现在还在穿短袖,刚开始人们并不以为然,可是到了气温导致河水断流,庄稼无法种植以及会热死人的时候,才真正的醒悟过来,要开始拯救地球。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2:56:250000美国有没有登上过月球?他们不再登月的秘密,是受到外星人警告?
1969年,美国的登月行动备受世界的瞩目,之后他们的登月行为也在不断被质疑,后来美国再也没有登上过月球,曾被怀疑是他们的登月行为受到了外星人警告。美国人对此的解释是,每次登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登月却不能带来经济收益,因此他们将用于研究登月的资金放到了其他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2:07: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