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一种古老且珍贵的气体,正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
十年前,巨石强森主演了一部轻松的奇幻片叫《地心历险记》,带观众开了回脑洞,在地心构建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地下世界,那里确实有滚烫的岩浆,但也有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

但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别看人类现在的科技能上天能下海,太空遨游不是事,世界最深的海底也能去逛几圈,但其实至今对地球的了解还知之甚少。
地球内部有没有奇幻世界不知道,但科学家倒是发现有一种古老珍贵的气体,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它不如《地心历险记》中的钻石那么耀眼夺目,但它却有着钻石都不能比拟的价值,它就是氦-3。
珍贵的氦-3
氦-3是氦气的同位素气体,性质稳定,无色无味,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改变能源结构的高效率燃料。
它能与氢的同位素发生核聚变反应,但过程中不产生中子,因此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少,安全环保又容易控制,是制造清洁核能的最佳原料之一。
人类在多次对月球的探测中发现,月球上月壤中的氦-3储量非常多,据估算,整个月球的月壤能提供大约71.5万吨的氦-3,比地球上已探明的氦-3储量多得多。要是人类能从把月壤中氦-3带回地球,提高清洁核能的开发便不是梦。
但是以目前的人类科技来说,在月球开采氦-3并运回来,费用高达3000亿美元。因此,关于月壤开采项目,人类还在仔细地从长计议中。
之前人类估计的地球氦-3储量大概总共只有几百公斤,真是少的可怜,但有人不相信,并且坚持认为地球上一定藏有大量的氦-3,只不过藏的比较深,在地核中。
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物理学家彼得.奥尔森就是该观点的支持者,于是他带领团队展开了研究,结果证实了地球内部的确每年都在往外泄漏氦-3。
奥尔森形容了一下,每年的泄漏量大约是2000克,汇聚在一起的话,能充满一只普通桌子那么大的气球。奥尔森还表示,这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还提供了地球起源的线索。
那怎么氦-3跟地球起源扯上关系了呢?
地球起源问题
宇宙中的天体很多是气体云碰撞融合形成的,星团是这样,恒星也是这样。日本的研究人员曾经证实过这一点,报告发表在了2021年1月的《日本天文学会出版物》杂志上。
在诸多的天体中,星云的坍缩或凝结能形成恒星和行星,而星云的主要成分首先是氢气、其次就是氦气。比如太阳的主要成分就是这两样,月球上有那么多氦-3,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地球中也会有大量的氦气存在,只是随着地壳的逐渐冷却凝固,它们被“封印”在了地球内部。如果将来人类还能发现地核中也有氦气,那么地球起源于星云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因为氦气是天然形成的,几乎无法人工合成,即使靠氚的放射性衰变来制造氦气,也很难,成本也很高。所以我们才说,从地球内部跑出来的氦-3气体非常古老,而且珍贵。
目前有氦-3释放最快的地方大多是火山地带,火山就像地壳的裂口,时不时将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一些出来。

奥尔森提过,通过氦-3释放研究地球起源的一项工作时,要看地核是不是也在释放它,所以我们可以得知,现在检测到地表泄漏的氦-3不知道有多少是来源于地幔,多少是来源于地核。
奥尔森曾和他的团队做过实验模拟地球形成的过程,他们发现,按宇宙大爆炸理论,爆炸后发生的各种天体相撞,让刚形成不久的地球也受了伤,地幔再次熔化,原本锁在地幔里的氦-3丢失了,但岩心足够坚硬抵抗住了一部分撞击,也锁住了氦-3。
根据模拟,奥尔森认为,地核中应该还有一部分氦-3。
而月球上的氦-3是怎么来的呢?
奥尔森团队认为,地球当时被小行星碰撞的时候,溅起了大量的物质,受太空中各种引力的牵引,它们漂浮在地球周围,又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和与其他气体、尘埃等融合积累,就形成了月球。因此月壤中的氦-3其实还是来自于地球。
地球的氦3耗尽了怎么办
按照奥尔森计算的氦-3泄露量,可能要不了多久,地球内部的氦-3就耗尽了,如果到那一天,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吗?
根据氦-3的应用领域来看,基本上拿来当燃料使用,大不了氦-3没有了,核能源我们用铀235就行了,反正目前,全世界的铀矿储量都不算少。
但是在同样质量下,氦-3聚变后释放的能量是铀235裂变释放能量的12.5倍,最关键的是氦-3几乎零污染,而铀235有。
而且铀235做核能源,如何控制它的核污染扩散是个复杂又困难的事情,在裂变中控制不好,还可能发生爆炸。
所以,在同样的通途中,能用氦-3,为什么要选择铀235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核能方面使用,氦-3体还有很多用处是铀235替代不了的。氦-3属惰性气体,很稳定,飞艇要用到它,火箭燃料要用到它,甚至普通医学上也要用到它。
我们平时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扫描,这台机器上就得用到氦-3做冷却剂,连超市的扫码仪都得用到它。
每一种元素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氦-3应用前景高,储量小,随着它的不断泄漏,将来市场上的卖价会越来越高。
而且从现在有能力探索月球的国家的表现来看,也知道氦-3有多么抢手。但凡地球上能找到一种元素能替代它,我们都不会想着花高价去开采月壤。
毕竟除了开采成本很高之外,还需要先将月壤加热到700度以上,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氧气,耗能高,速度慢,月球上没有氧气,所以无法做到。
对此,也有俄罗斯科学家提出建议,称人类可以每年发射2艘或者3艘能载重100吨的飞船上月球,挖一次月壤回来,全人类大概能用1年。
但这个想法说的真是轻巧,造这么大的飞船技术难题如何攻克,成本又得花多少钱?还有送上去的技术和花费呢?
当然,我国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月壤之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结合电子能量损失谱法,发现也许提取氦-3不再需要高温了。

那么我们就静待中科院再显神威,助力我国将来的月壤开发,为我国创造更多的氦-3资源。
人类的体温逐渐降低 居然和这两个方面有关(体温变化)
人类的体温可能在未来会逐渐降低。在2020年的时候,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导致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体温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一旦超过了37.3度,那可能就会被拉进病房,可是当人们慢慢的监测自己的体温之后,突然就发现我们的体温可能已经慢慢的降低了,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的体温维持在37.1度左右,后来是36.8,可是现在我们去发现自己的体温来到了36.3左右。体温的降低我要新鲜事2023-05-15 21:39:080000质量产生引力 光没有质量 黑洞为何能吸光?(黑洞引力)
科学家认为黑洞能够吸引光线,或许是因为逃逸黑洞必须要达到超光速。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物体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尽管光线并没有质量,可是依然能够被黑洞吞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即使在我们看起来光是没有质量的,可是了解了之后才知道,光拥有的质量被称之为动质量。光在宇宙中以光速来飞行,这就是它拥有的动质量。我要新鲜事2023-02-28 16:59:070001器官移植或许会成为现实,猪的肾脏移植进人的身体(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将会是医学的主要方面别看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是比较领先的,但是在医疗水平方面还有着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器官方面,人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研究,一般只要是器官出现了问题,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一个器官,可是想要找到一个,那么适配的器官并不容易,就算是找到了,也有很多家庭因为十分昂贵的价格,没有办法去购买,但是在这之前居然有一个特殊的案例。德国的一家医院把一颗猪的肾脏一直在人的身体里面,居然还成功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8:41:350000南京大学才女瞒着家里当主播 竟发现榜一大哥是自己爸爸
6月19日消息,昨天是父亲节,直播领域也出现了一件关于父爱的小插曲,非常应景。据报道,南京大学才女鲁韦彤是新起步的小主播,直播间的榜一大哥不断与她积极互动、送礼,鼓励着她继续直播。主播本以为这个观众只是个欣赏她才华的普通路人,突然发觉这个人是自己的爸爸!当认出直播间里的榜一大哥是自己爸爸时,一边开玩笑说着“爸爸你什么时候学会用智能机了”,一边忍不住哽咽。我要新鲜事2023-07-13 01:05:160001塑料的来源和历史:1869年发明出来(是种高分子聚合物)
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用的好多东西都含有塑料,比如我们吃饭用的碗筷这些餐具里边就有塑料做成的,也有其他材质的,不过塑料碗也是相当常见的,还有好多一次性制品,一次性碗和一次性杯子,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那么塑料的历史和来源是什么呢?塑料的来源和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0:55: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