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论将被改写?诺奖得主彭罗斯称宇宙在循环,并找到了证据
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焦点。现在,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大爆炸宇宙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宇宙在138亿年前诞生于一个起点,然后经过膨胀、降温等演化过程发展至今。这个理论得到了哈勃宇宙膨胀、微波背景辐射等观测证据的支持。

然而,大爆炸理论还存在一些解释困难的问题,比如起点密度无限大、能量无限大,以及宇宙平坦性等。于是,在1980年,阿兰·古斯提出了暴涨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在一个真空状态下快速地指数级疯狂扩张,之后才进入热大爆炸时期,并且还预言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但是,诺贝尔奖得主罗杰·彭罗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共行循环宇宙。他认为,我们的宇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直在循环。每次宇宙结束都意味着下一个宇宙的开始,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宇宙。彭罗斯使用顾行映射的数学技巧,将宇宙的开始和结束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柱面的结构,这样就能将不同宇宙连接起来。
然而,这个观点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证实。虽然存在上一时期宇宙的痕迹,但是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共行循环宇宙的存在。科学家们仍然继续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性质。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和意义。
宇宙大爆炸理论模型
在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观测到了两个令人惊叹的现象:银河系只是宇宙众多星系中的一个,并且这些星系正在互相远离。这启发了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对宇宙起源的思考:
宇宙是如何开始的?
他提出,星系在互相远离说明宇宙正在扩大,也就是说在很久之前,宇宙可能很小,由此猜测如今的宇宙是由一个小球爆炸而来的。
这个猜测就是现在广为接受的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极端密度、质量和温度达到极致的奇点爆炸,从而诞生了我们所知道的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不断膨胀冷却,成为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世界。
虽然大爆炸宇宙论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仍然存在一些科学家持有其他起源观点,并且他们也找到了相关证据。因此,宇宙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充满谜团的话题。
在未知的物质和力量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奥秘。量子场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支持了“无中生有”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宇宙的存在源于未知之力。“凭空”出现的宇宙大爆炸或许就是自然界最神秘的创举。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粒子如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开始存在,宇宙随之膨胀,密度逐渐稀疏,温度降低,原子、分子以及各种恒星和星系相继形成,最终构成了我们所处的丰富多彩的宇宙。
宇宙起源的另一种猜测
黑洞被称为“宇宙饕餮”,因为它可以吞噬路过的天体和光,形成一个黑洞周围总是漆黑一片的景象,难以被观测到。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在2000年代初期提出了一种周期性宇宙学模型,相信宇宙并非由一个独特的大爆炸所形成,而是在宇宙诞生之前,时空就已经存在了。根据这个模型,宇宙会无限地自我维持循环。爱因斯坦在1930年代提出了宇宙会经历无休止的大爆炸和大压缩循环的想法,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可能是先前宇宙崩溃的结果。这种理论称为“大循环”理论,试图回答其他问题,例如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爆炸会导致一段快速扩张时期。
科学家Paul Steinhardt和Neil Turok在2001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周期性模型,他们称之为“宇宙的循环模型”。在弦理论中,膜或“膜”是存在于多个维度的物体。据斯坦哈特和图罗克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三个空间尺寸对应于这些“膜”,可以并行存在两个3D金属板,它们之间有一个额外的隐藏维度。这些金属板会沿着这个额外的维度移动并相互碰撞,从而引发一个宇宙大爆炸,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宇宙。当它们碰撞时,事件会按照标准的“大爆炸”模型展开:产生热物质和辐射,迅速膨胀,然后一切冷却并形成各种结构,如星系、恒星和行星。但是,斯坦哈特和图罗克认为,这些金属板之间有某种相互作用,他们称之为“金属板间相互作用”,它将它们拉在一起,因此它们再次碰撞并导致下一个大爆炸。
而在这个模型提出来之前,就有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一直都在循环,它并非由一个奇点爆炸而来,在此之前宇宙就已经存在了。这种观点认为黑洞可能是宇宙的另一种起源方式。黑洞可以吞噬路过的天体和光,因此也许黑洞是导致宇宙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个观点,就如同我们上文所说的那样,宇宙是无限循环的,每次循环结束时,所有物质都会被吞噬并成为黑洞,最后再次爆发一个大爆炸,形成一个新的宇宙。这样的循环会持续无限,直到宇宙中没有任何物质为止。
彭罗斯的猜测与研究
2020年,享年90岁的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在宇宙循环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了共形循环宇宙学——一种基于广义相对论框架的宇宙模型,认为宇宙经历了无数次的大爆炸并将永远循环下去。据他的理论,每一次循环都会出现一次大爆炸,而大爆炸并不是宇宙的开始。
彭罗斯在2005年便开始了构思,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宇宙加速膨胀的时空几何结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出了共形循环宇宙学。他的理论认为,每一个“永世子”都代表十亿年的时间段落子,随着宇宙质量和结构的衰变而结束,并在两个方向上无限持续下去——无论过去还是未来,这些永世子永远存在。
对于理论的证明,彭罗斯也给出了实在的证据。他在宇宙中发现了六个称为“霍金点”的“温暖”天空点。(霍金点,指的是宇宙中直径相当于八个月球直径、温度极高的点。)通过在宇宙微波背景下观测到温度异常斑点,彭罗斯得出结论:这些黑洞是在前一个永世子发生爆炸时,由于超大质量黑洞霍金辐射的结果产生的。这些黑洞直径相当于月球直径的八倍,并具有相当高的温度。每个黑洞的质量都足以吞噬整个银河系,但由于它们的能量散布已经持续了几十万年,在形成热点之后,很难被人类直接观测到。
对于彭罗斯的理论,科学家们曾存在争议,其中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暴胀理论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中出现的问题,而另一部分则更倾向于共形循环宇宙学。不过,不管选择哪种宇宙起源方式,这些理论都为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什么人类要研究宇宙?
宇宙,一个充满着未知与谜团的庞大存在。对于人类来说,探索宇宙是一项永恒的任务。虽然现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可以让我们获得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是对于宇宙的本质还远远未能完全揭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宇宙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推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进步。通过对宇宙的探索,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也可以丰富和完善人类的知识结构。

所以,探索宇宙不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它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消耗,使得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因此,通过探索宇宙,挖掘太空中的资源,建立人类新的定居点等都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而更重要的是,探索宇宙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自身的起源和意义。人类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总是渴望能够了解自己的根源和意义。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和存在,也许可以为人类提供更深刻的见解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己。
我们认为,探索宇宙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过程,无论是对于科学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探索宇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期待未来的科技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发现和奇迹,同时也呼吁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探索事业中来。
2.5亿年前的二叠纪,95%以上的物种突然消失,当时发生了什么?
人类也许是地球历史上最幸运的物种,因为从诞生到现在地球上都再没发生过物种大灭绝,最近的一次都还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它当时以极高的速度撞上了今天的墨西哥由卡坦半岛,由此引发的海啸和火山爆发打断了生物链,这使得幸存下来的恐龙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最终走向了灭绝。我要新鲜事2023-09-27 19:49:160000彩虹水母发出绚丽的光 非常漂亮还不会蜇人
水母蜇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在澳大利亚沿岸发现了一种新水母,不仅浑身上下会散发出如同彩虹一般的光芒还不会蜇人,这种水母的裙带带有奇异的花纹,配上绚丽的光,在水中游动起来十分炫目,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彩虹水母会散发奇异的光又不会蜇人呢?一、会反射光的彩虹水母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36:160000地球文明是最低级文明?宇宙终极文明是什么样的
导语: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没达到,所以还无法去到其他星球,从科学的角度并不能进行排序,但是假设宇宙中存在可以随意穿梭宇宙的文明,那么地球可能就是宇宙中的最低文明,而宇宙终极文明在宇宙中肯定是不一般的存在,可能生活在更高维空间,也可能拥有强大的高新技术,探秘志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地球文明是低级文明?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47:530000老鼠在天花板上怎样驱除 用粘鼠板处理比较方便
要想驱除天花板上的老鼠,可以在吊顶的入口放上一个粘鼠板,这样老鼠在经过的时候就会被粘到粘鼠板上,这是一个很好的驱除老鼠的办法,现在老鼠很容易就会爬到天花板上,不仅经常弄出噪音,还会传播一些细菌和病毒,一定要及时驱除天花板上的老鼠。一、老鼠带来的危害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47:490000日本人抢中国高铁订单,修印度高铁五年只修了10km(土地问题)
日本人在中国即将和印度签订修建高铁协议时截胡了,可是经历了五年时间,日本人因为土地问题却只给印度修了10km的高铁。众所周知,中国是高铁大国,任何人都知道中国人修高铁的技术是非常强大的。目前在当今社会,哪个国家有高铁就是可以证明这个国家先进的象征。印度国家虽然科技水平不高,但是却一直都想成为世界强国。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5:02:0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