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学到化学到生物学,再到社会学,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现在物理学给出了一个非常简洁的答案,总共就三句话,
第一句话:地球上所有常见的自然现象都是由电磁力和引力驱动的。
我们都知道,总共有四种基本作用力,其中强力和弱力只在原子核里面起作用,在地球上只有核武器、放射性或者高能物理实验室这些极端的环境才会用到强力和弱力,其他地方都是有电磁力和引力主宰的。

我们讲过生活中你见过的所有类型的力,除了重力以外,其他的力归根结底都是电磁力,比如说,拉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浮力,本质上都是电磁力。
声音、电、磁、光、颜色、热传递、化学反应,归根到底也来源于电磁力。
风雨雷电、地震、火山爆发等所有自然现象都是在电磁力和引力的驱动下进行的,电磁力和引力的数学公式是这样的,电磁力对应着量子电动力学公式,引力对应着广义相对论公式。
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学的几乎所有的物理理论都在以上这两个公式里。
比如说欧姆定律,福利公式,杠杆原理,牛顿运动三大定理,麦克斯韦方程,薛定谔方程等等,通通都在这两个公式里面。
地球上所有物质的运动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两个公式。因此地球上所有的现象都是由电磁力和引力驱动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上次我们讲过自然法则必须用严格的数学来描述,你说这两个公式像不像近似简略版的“自然法则”?

第二句话,地球上所有稳定存在的物质都是有上夸克、下夸克、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没有其他东西,只有这三种基本粒子(才能组成稳定存在的物质)。
第三句话,对称破缺造就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是化学的基础,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生命科学是社会学的基础。
那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学科之间是怎么连接起来的呢?
其实,现代科学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共识,有一种主流的答案是:对称破缺。
什么是“对称破缺”?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会出现“临界点“,系统会由原来的“高对称”变成“低对称的稳定有序状态”。
简单来说,“对称破缺”就是马克思说的“量变引起了质变”,马克思是用模糊的哲学语言来描述的,但是“对称破缺”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的。
举个例子,水蒸气凝结成水、水又结冰就是两次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对称破缺”的过程。因为在冰里面水分子移动“整数格”后冰能保持不变(对称),但是在水蒸气里面,水分子移动“任意距离”后,水蒸气都能保持不变(对称)。比如说移动半格、1/3格都行。

因此,水蒸气比冰有更高的空间连续平移对称性。水蒸气里的分子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冰里面的分子排列比较有秩序,因此水蒸气冷却成冰是牺牲了连续平移对称性,换来了更加有秩序。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比如说时间繁衍对称破缺产生了磁铁的有序结构,相位对称破缺产生了超流体等等。
总之一句话,对称破缺能让系统变得更加有秩序。
物理学最大的一个分支是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连接着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学。凝聚态物理的奠基人anderson说过对称不能连续变化是凝聚态物理的第一定理,因此凝聚态物理的核心是“对称破缺”,所以对称破缺是物理学化,学生科学和材料学之间的桥梁。
举个例子,碳/氢/氧原子的对称性要高于氨基酸,于是在特殊条件下碳/氢/氧原子会“对称破缺”到更有秩序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对称性要高于蛋白质,于是在特殊条件下,“氨基酸”也会对称破缺到更有秩序的“蛋白质”,就这样从物理学的化学再到生命科学,对称性不断降低,但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秩序。
这同时也解决了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物理学里面有很多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比如说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哪里都正确,但是化学里面(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或公式,化学里(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有“例外”,比如说元素周期律经常出现例外,再比如有马氏,也有反马氏,有芳香性,也有反芳香性等等。
化学理论充满了各种“例外”。生命科学和社会学就更惨了,靠谱的(统一性的)理论都没几个,为什么从物理学到社会学统一性的理论越来越少?
就是因为从物理学到社会学,对称性不断破缺,对称性越来越低。以前我们讲过诺特定理,对称和守恒一一对应,对称性越低“守恒性”就越差,理论的适用范围就越小,所以生命科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准确率都不高。
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对称性极高,之后对称破缺成了四种基本作用力之后电磁力继续破缺形成了“凝聚态物理”,而“凝聚态物理”又连接着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就这样从宇宙大爆炸开始一层层的对称破缺下去,就形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最后,总结一下。
从物质角度观察,上夸克、下夸克和电子组成了地球上所有常见的物质;从能量角度观察,“电磁力和引力”驱动着地球上所有常见物质的运动;从信息角度观察,对称和对称破缺一层层的塑造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给出的答案!
当然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分析了地球上常见的物质和常见的现象,因此这三句话只是简略版的答案,如果扩展到宇宙所有的物质和所有的现象就需要完整版的答案。
第一个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水手4号探测器,回传火星照片
说到火星,大家会不会感到非常好奇,其实不只是对火星,而是对除了地球之外的所有星球都好奇。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向火星发射过探测器,那么大家知道第一个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是什么探测器吗?它是来自哪个国家的?有什么发现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第一个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水手4号探测器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29:040000如果把沙漠全部都变成草原,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环境影响)
世界上没有沙漠,全部是森林,也不见得是好事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了环保的意识,已经很少会有人随便丢弃垃圾了,而且最近两年我国也是正在十分热烈的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在很多荒漠地区也已经有了一些植物。说不定在未来几十年之内,有很大一部分区域的沙漠也会变成森林,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会对人类的环境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是好事还是坏事?植树造林的优势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8:38:410001地球的极寒将要来临 2025年出现(极寒天气)
2025年可能地球上会再次出现小冰川期。在今年的天气炎热,是大家亲身经历的。并且发现最近几年的天气似乎变得是越来越炎热了,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人类对于地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的效果,并且在未来地球上的天气也会逐渐变得炎热,导致很多地方都不能生存,可是在前段时间,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就是地球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进入到一段极寒时期。地球温度我要新鲜事2023-07-29 17:21:350002现代科学家竟是使用如此简单的办法,去测量恒星距离以及恒星数量
宇宙究竟有多大?我们知道宇宙很大,但究竟有多大,其实我们是没有概念的。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很大,但这都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可以直观对比的状态。面对无法用肉眼测量的宇宙,光靠想象其实很难达到,但这并没有阻止天文学家们努力测量恒星的距离。现在有一种技术是使用一种叫做视差的现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体验视差。我要新鲜事2023-09-20 19:36:590000我们可以用地球自身的磁场来发电吗?原来早就有人试过了
要知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既然磁场能够产生电,那么是不是地球自身的磁场也可以发电呢?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些电根本不够我们用。既然满足不了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索这种发电方式。正是因为地球具备磁场,才能做到更好的保护大气层,否则很容易受到“太阳风”的攻击。尽管地球的磁场也可以发电,但是发电能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换句话说,想要利用地球磁场的发电是很难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7:19: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