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只有两种大小规格吗?研究人员:不,更大的黑洞或许是存在的
黑洞似乎只有两种大小,一种大小约为太阳质量的5-100倍,即所谓的“恒星质量黑洞”,另一种是被称作“超大质量黑洞”,是太阳质量的百万到十亿倍。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两种大小之间的黑洞去了哪里?为何质量范围不再变化?黑洞有没有可能极小,或者像最新研究说的那般巨大?

网上首次出现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信息时,一些危言耸听的人宣称,它会造出毁灭地球的黑洞。虽然极小的黑洞看起来不切实际,在一些理想条件下 它们还是能存在,只是这时需要更多维度。像我们知道的,重力没有强到能将亚原子粒子压缩到足够小,以至于坍塌成黑洞,因为塌缩后的大小比最小的可测量长度——普朗克长度还要小。
如果能够发现极小的黑洞,那么就会改变我们对于量子尺度下重力作用方式的理解,甚至意味着解释重力的多维空间的存在。那么极小的黑洞就可能在粒子加速器中被制造出来,不过它们只能存在极短的片刻。

这些黑洞会在1048分之一纳秒内衰减,没有足够时间去吞噬整个行星,所以即使极小黑洞真的存在,也没有什么值得太过操心。恒星级质量黑洞是并非编造的,人们对它形成的了解得非常清楚,巨大的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它们会塌缩,成为超新星,如果剩下的核心是太阳质量的大约三倍多,恒星剩余部分会自行塌缩,黑洞就形成了。
这些黑洞可以吞噬附近的物质,或者融合中子星或其他黑洞 借此变得更大,可以想象,恒星级质量黑洞,如果只是不断吞噬物质的话,最后就会达到人们认为几乎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规模。但是物质掉入黑洞是有速度上限的,所以要增大到超级质量黑洞大小需要几十亿年的时间,因为我们已经观测到,数十亿倍于太阳质量的黑洞,在大爆炸后的数亿年内就形成了,肯定是其他什么东西在发挥作用。

超大质量恒星形成原理是天文学中最大的谜之一,一些对立的观点各有其长处与短势。例如,一种观点是它们可能形成于,本就非常巨大的巨型种子黑洞,种子黑洞继续吞噬物质增大,这些大型种子黑洞会是太阳质量250000倍的恒星的残余物。而这样大的恒星很罕见,这就使得巨大的种子黑洞几乎不可能。另一种观点是黑洞是几个中等大小黑洞的产物,中等黑洞 可能是在稠密的星云中,由恒星相互撞击而形成,然后它们朝着星系中心移动,并在那里融合。
像之前说的,虽然黑洞大小区间看起来有空白,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有中等大小黑洞的存在,除超大质量黑洞外,可能还有更为巨大的宇宙黑洞。
最近的一个观点是,可能有一万亿倍于太阳质量的黑洞存在,是我们已发现的最大黑洞的十多倍。提出此项提议的研究人员称它们为巨大黑洞,对于超大质量黑洞的解释 对这些庞然大物没有任何意义,它们的存在要求人们重新思考黑洞的形成原理,也许对于黑洞大小的最大值有上限,可能从极小到超级大的全部范围的黑洞都存在。
但是目前为止我们肯定的唯一的事是,黑洞有两种大小规格,我们不能确定更大的黑洞是否可能存在。
毫无疑问,科学家们会继续探究各个大小的黑洞,因为黑洞不仅吸收光 也让我们着迷,你可能会认为巨型黑洞是由超大质量黑洞结合形成的,但是秒差距问题使得结合过程不可能发生。
要是时间能够买卖,你会支持吗?(时间交易)
时间能够买卖,世界就会混乱现在有一些影视作品会把时间当成一种交易产品。当人类的时间用光了之后就会死亡,而人类一旦拥有了无限的时间,那就拥有了无限的命,现在人类也有这这样一个想法,会不会在未来人类的时间是可以买卖的?那要是真的可以实现,你会不会支持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1:18:250001宇航员出仓活动七小时,中国的最新航天服让网友赞叹
宇航员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都需要经过精密的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宇航员们可以安全地抵达太空,在太空中完成一系列工作,但是宇航员完成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有可以保护自己安全的设施。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4:19:170000南大洋正在大量吸碳,可能是地球在求救(生态平衡)
地球的气候系统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地球的气候系统产生影响。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气候系统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好几次。气候系统对生命极其重要,气候系统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影响生命的存在。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是变冷还是变暖?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我们发现南大洋实际上也在吸收碳,每年吸收的碳比释放的碳多5.3亿吨。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9:40:310001根据木星迁移理论,它曾撕碎过一颗行星,让其了变成小行星带
木星是天文学家关注度最高的行星,伽利略靠它干掉了地心说,但还有天文学家认为木星并非诞生于太阳系,而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作为太阳系目前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其他所有行星质量之和的2.5倍左右,它因此拥有多达89颗卫星,然而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木星并非是形成之初就位于现在的位置,它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我要新鲜事2023-10-18 12:50:550000史蒂文森2-18 能装下100亿个太阳 地球变成这么大会怎样
地球对于古代人类而言已经足够宽广,早期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需要花上数年时间。即便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也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然而,天文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而已。太阳系中的四个行星比地球更大,而太阳的体积甚至足以容纳130万个地球。因此,可以说并非地球太大,而是人类太微小了。我要新鲜事2023-11-13 20:14: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