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流传了百余年的谎言,真实情况如何呢?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的大脑非常厉害,电脑就是渣渣,现在人比不上电脑是因为人脑只开发了10%,还有90%的大脑潜能没有被开发。甚至有些电影还把这种说法拍成了电影,比如《超体》,女主就是通过嗑药,来将大脑开发到100%,进而成为了无所不在的“神”。人脑只开发了10%这个观点是怎么来的,又有那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呢?

关于“10%大脑谬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这个观点还不是某个不靠谱的科学家提出的,而是某些自我帮助和心灵成长领域的文献中提到的,用于描述个体未充分发挥潜力的观点,显然这里用力的夸张手法,但这个观点并没有被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所证实。在上个世纪西方文化进入我国,正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国外很多虚无缥缈的理论都成了真理了。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而且不同的大脑区域在不同的任务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大脑的开发率并不是人的智力水平的唯一因素。人类的智力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学习经验和社会交往等。聪明的人通常具有更高的智力水平,这可能与遗传、学习能力、记忆力、问题解决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等有关。

大脑的可塑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大脑对环境刺激和学习经验的适应能力。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脑在成年后的发育阶段就已经基本定型,不能再发生重要的改变。但是,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大脑的可塑性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不仅发生在婴幼儿期,也存在于成年人的生命中。大部分所谓的开窍,其实就是大脑可塑性在后天培养中的一种体现。
大脑的可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结构可塑性:大脑的结构可塑性指的是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连接能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包括新的神经元的生成(神经发生)、突触的增强或削减(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通路的重组。这些变化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脑结构可塑性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通过学习、训练和经验,大脑结构可以发生变化,从而改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功能可塑性:大脑的功能可塑性指的是大脑区域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可以调整其功能和活动方式。这种调整使得大脑能够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例如,某种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会导致相关脑区的功能增强。大脑功能可塑性指的是大脑在面对经验、学习和训练等刺激时,能够调整其功能和活动方式,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大脑可以改变其功能和连接方式,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这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展现。
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色,这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天赋和学习经验。有些人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表现优异,而有些人在艺术和音乐方面表现出众。聪明的人并不是大脑开发率更高,而是他们在某些领域具有出色的天赋和技能。
总的来说,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神奇的器官,其功能远远超过了只使用10%的传统说法。智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脑的可塑性使得我们有巨大的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中国正式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一员 | 科学史
早上起床,用手机浏览新闻,在实时交互平台与网友进行讨论;周末打车,手机软件随叫随到;工作时,邮件传递及时迅速;下班后和朋友吃饭,团购便宜实惠;晚饭后,自学充电在线教育;睡觉前,用社交软件和朋友聊天;买东西,直接上购物软件……这种生活方式,对今天的人来讲可谓是稀松平常,但在前人眼里,可能是科幻片里的场景。在信息高速公路推进的30年里,互联网“科幻片”,已从理想照进现实。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44:140000量子纠缠是什么 著名的科学实验 薛定谔的猫(量子研究)
科学家无法解释量子纠缠究竟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这个现象是存在的。薛定谔的猫作为一个思想实验,似乎能够更好的量子奇异性,只有打开盒子的那一瞬间才能确定,猫的状态永远是纠缠的。薛定谔的猫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6:05:070004如果地球只剩下你一个人类 应该如何活下去呢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醒来时发现整个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会是怎样的场景?这或许是一个富有幻想色彩的问题,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模拟已经揭示,这种情境将引发地球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唯一的生命存在,你将面对无尽的困境和危险。一、孤独之初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8:48:030000第二个“地球” 体积比地球大一倍(可能存在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58:110000人脑中隐藏的盲人视觉(人类基本的能力之一)
盲视能力是每个人基本的能力之一,我们的视觉过于缤纷多彩,所以我们无法意识到大脑中隐藏的盲人视觉。失明后世界失去颜色,但很多盲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下意识躲避障碍物的动作,仿佛有一双眼睛在帮助盲人,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盲视能力,有一个实验也证实了这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失明情况下躲避障碍物我要新鲜事2024-03-07 19:33: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