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吗?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有应对措施吗?
2023年5月8日,NASA发现了一颗小行星2023 CL3(直径大约200米)正在以8.2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靠近地球,预估5月24日将掠过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为724万公里。
很多人担心小行星会不会真的撞上,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首先,72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的24倍,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用草图大概可以理解为这样——
这颗小行星的预估距离相当于图中距离的24倍,相当地遥远。
我们再来看一个多年前的例子,2004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小行星代号99942),直径宽约270米(比这一次的还大),预计在2029年距离地球五万八千米处飞过,其预测撞击概率为2.7%。

对于这个可以说和地球擦边而过的小行星,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的对于它的预估是——
预期撞击威力不值得在不确定会打中人类居住区的情况下进行拦截。
NASA和加州理工大学合作的“哨兵系统(Sentry)”,用于监视关于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天体,并计算撞击的可能性和潜在的严重程度。
该数据库只会收录巴勒莫夫指数(评估近地天体威胁的科学指数)较高的小行星,而这颗2023 CL3威胁较小,甚至没有被哨兵系统认定有威胁并收录在内。
其实很多人担心的并不是这一颗小行星,而是小行星这个群体撞击地球时我们人类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形成于白垩纪和第三纪末期直径约200公里的陨石坑,这一颗预计直径10千米的灭世级小行星让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灭绝。
截至2023年4月,太阳系内已经发现的小天体接近120万颗,其中有2320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分布在地球周围。
对于此,人类其实是有所防范的。
小行星预警
小行星防御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从未停下脚步的计划,除掉上面提到的哨兵系统外,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国成立的小行星预警网(IWAN)。
这些计划通过对近地天体搜索和跟踪监测,获得其轨道测量和特征测量数据,根据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在宇宙中漂流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如以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假设出现能够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10千米左右),那么将会在木星轨道外就会被人类发现并跟踪。

现在的观测数据下,太阳系里没有什么奔着地球来的大型目标,几百年内连直径1000米的有效威胁对象都找不到。
退一万步说,真的有一颗小行星径直地冲着地球来,撞击概率被确定为100%,人类有办法防御吗?
结论是——
完全有能力防御。
小行星防御计划
从1967年以来,美国及苏联的众多学者开始提出小行星防御方案,通过测算火箭与热核武器在太空中的不同防御措施。
在总体效果、成本、事故风险、操作难度和技术准备等指标下,把避免撞击的技术战略分为了延迟和破坏。
延迟是通过温和的手段,让目标的速度改变(减速或加速),错过与地球撞击的时机,如通过发射航天器都目标周围,通过附加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小行星轨道。
由于我们现有的航天能力较低,对于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就无法通过安装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其轨道,主要办法就是破坏。
破坏指的就是直接把小行星变得无害,通过将其粉碎、炸成直径35米以下能够在大气层中燃尽的碎片、爆炸撞击改变路径等。
在人类进入热核武器时代后,人类拥有了威力更大的炸弹,虽说在地球上的小心用,但是在太空中就不需要担忧。
现有的破坏方式包括:核爆炸、航天器高速撞击等,这些方案能够让人类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能做到且成本较低。

一般来说,破坏不要求用巨大的爆炸将其蒸发,按照美国的科学家计算,小行星大多是松散石碓结构,可以在距离目标20米的地方利用核爆将其推离轨道,而不是炸散或直接炸成灰。
据估算,100万吨TNT当量的核爆能够产生的X线直径为100—1000米,对于密度1500千克/立方米的小行星能够产生足够的速度变化——
毁灭恐龙的“灭世级”小行星,只需要6—12枚12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就能够将其直接吹飞出撞击轨道。
1967年的时候,小行星伊卡洛斯(直径1610米,质量29亿吨)成为威胁,预计15个月后从距离地球60万公里的轨道飞过,如果其轨道偏转直接击中地球则会产生5000亿吨TNT当量的爆炸,瞬间杀死数百万人,百年内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美国为了应对伊卡洛斯可能击中地球,产生了“伊卡洛斯计划”——
伊卡洛斯计划的最终版本计划使用六枚土星五号火箭,分几个月间隔发射,每一枚火箭携带一个1亿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在距离目标30米处引爆,根据每次爆炸对目标的破坏情况决定下次飞行任务,该计划能够完全避免小行星伊卡洛斯的撞击。
到了1995年的时候,美国针对小行星设计了10亿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可以将1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直接炸为灰尘。
同时,在有1年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人类能够有效偏转100千米的短周期彗星。
1995年的时候,都不用说小行星,人类的科技手段已经能够偏转短周期彗星了,更何况30年后的现在。
结语
2018年,中国作为正式成员正式加入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2023年4月25日,中国航天大会的首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备受瞩目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也终于公开,开始实践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八大行动声明之一:
“防御近地小行星,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预计在2030年,将对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直接撞击采集数据,为后续消除小行星威胁提供宝贵的经验。
世界级智力难题:5道变态智力题你能答对几个
导语:智力是指人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知识和经验,并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世界级智力难题几乎是所有人都难以解决的,分别是电车难题,特修斯之船,猴子和打字机,薛定谔的猫和缸中的大脑,和探秘志一起看看世界级智力难题。1、电车难题第一个上榜世界级智力难题是比较有名的实验,假如开来了一辆电车,然后又两个电车轨道,直接开过来就会压死5个人,但是改变轨道就会压死一个人,你会选择改变轨道还是直接往前行呢。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12:430001教科书为何删除扁鹊?揭开扁鹊的三重身份(民间谬传的神医)
如今扁鹊是家喻户晓的古代神医,然而教科书中关于扁鹊的课文却被删除了,经过考证史料,扁鹊身份竟然有三个版本。单是在史记当中就对扁鹊身份的记述不一,其一说扁鹊是秦国越地人,祖籍在渤海郡,曾师从白桑田,学成后四处游医,解除无数人的疾患之苦。史记里还有一种说法是,扁鹊并非人类,而是神鸟。另外一种说法,则记述扁鹊为卢医。仅仅一部史料中扁鹊就已经有了三种不同的身份,然而关于扁鹊的记载还远不止于此。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51:030000科学家银河系发现“河外结构” 为何隐藏深?(星系团)
科学家在银河系背后发现了巨大的“河外结构”,视线被尘埃遮蔽才很难发现。科学家认为该结构像是一大群星系,并不知道那里究竟有什么,现在也只是猜测而已。新星系团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9:20:5400011480光年外的塔比星,疑似出现戴森球装置,亮度极不稳定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被称为行星猎人的团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希望能从浩如烟海的系外行星库里,找到真正的外星文明存在的痕迹。我要新鲜事2023-09-29 19:49:350000参宿四已经爆炸是真的吗 科学家推理参宿四变暗
参宿四已经爆炸,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如果参宿四爆炸,虽然它距离地球非常的远,但也会对地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参宿四爆炸会是人类以及地球的末日,这个消息因为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并且观测时间的原因,许多科研人员对此也是非常的怀疑。一、参宿四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49: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