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吗?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有应对措施吗?
2023年5月8日,NASA发现了一颗小行星2023 CL3(直径大约200米)正在以8.2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靠近地球,预估5月24日将掠过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为724万公里。
很多人担心小行星会不会真的撞上,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首先,72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的24倍,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用草图大概可以理解为这样——
这颗小行星的预估距离相当于图中距离的24倍,相当地遥远。
我们再来看一个多年前的例子,2004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小行星代号99942),直径宽约270米(比这一次的还大),预计在2029年距离地球五万八千米处飞过,其预测撞击概率为2.7%。

对于这个可以说和地球擦边而过的小行星,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的对于它的预估是——
预期撞击威力不值得在不确定会打中人类居住区的情况下进行拦截。
NASA和加州理工大学合作的“哨兵系统(Sentry)”,用于监视关于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天体,并计算撞击的可能性和潜在的严重程度。
该数据库只会收录巴勒莫夫指数(评估近地天体威胁的科学指数)较高的小行星,而这颗2023 CL3威胁较小,甚至没有被哨兵系统认定有威胁并收录在内。
其实很多人担心的并不是这一颗小行星,而是小行星这个群体撞击地球时我们人类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形成于白垩纪和第三纪末期直径约200公里的陨石坑,这一颗预计直径10千米的灭世级小行星让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灭绝。
截至2023年4月,太阳系内已经发现的小天体接近120万颗,其中有2320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分布在地球周围。
对于此,人类其实是有所防范的。
小行星预警
小行星防御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从未停下脚步的计划,除掉上面提到的哨兵系统外,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国成立的小行星预警网(IWAN)。
这些计划通过对近地天体搜索和跟踪监测,获得其轨道测量和特征测量数据,根据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在宇宙中漂流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如以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假设出现能够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10千米左右),那么将会在木星轨道外就会被人类发现并跟踪。

现在的观测数据下,太阳系里没有什么奔着地球来的大型目标,几百年内连直径1000米的有效威胁对象都找不到。
退一万步说,真的有一颗小行星径直地冲着地球来,撞击概率被确定为100%,人类有办法防御吗?
结论是——
完全有能力防御。
小行星防御计划
从1967年以来,美国及苏联的众多学者开始提出小行星防御方案,通过测算火箭与热核武器在太空中的不同防御措施。
在总体效果、成本、事故风险、操作难度和技术准备等指标下,把避免撞击的技术战略分为了延迟和破坏。
延迟是通过温和的手段,让目标的速度改变(减速或加速),错过与地球撞击的时机,如通过发射航天器都目标周围,通过附加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小行星轨道。
由于我们现有的航天能力较低,对于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就无法通过安装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其轨道,主要办法就是破坏。
破坏指的就是直接把小行星变得无害,通过将其粉碎、炸成直径35米以下能够在大气层中燃尽的碎片、爆炸撞击改变路径等。
在人类进入热核武器时代后,人类拥有了威力更大的炸弹,虽说在地球上的小心用,但是在太空中就不需要担忧。
现有的破坏方式包括:核爆炸、航天器高速撞击等,这些方案能够让人类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能做到且成本较低。

一般来说,破坏不要求用巨大的爆炸将其蒸发,按照美国的科学家计算,小行星大多是松散石碓结构,可以在距离目标20米的地方利用核爆将其推离轨道,而不是炸散或直接炸成灰。
据估算,100万吨TNT当量的核爆能够产生的X线直径为100—1000米,对于密度1500千克/立方米的小行星能够产生足够的速度变化——
毁灭恐龙的“灭世级”小行星,只需要6—12枚12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就能够将其直接吹飞出撞击轨道。
1967年的时候,小行星伊卡洛斯(直径1610米,质量29亿吨)成为威胁,预计15个月后从距离地球60万公里的轨道飞过,如果其轨道偏转直接击中地球则会产生5000亿吨TNT当量的爆炸,瞬间杀死数百万人,百年内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美国为了应对伊卡洛斯可能击中地球,产生了“伊卡洛斯计划”——
伊卡洛斯计划的最终版本计划使用六枚土星五号火箭,分几个月间隔发射,每一枚火箭携带一个1亿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在距离目标30米处引爆,根据每次爆炸对目标的破坏情况决定下次飞行任务,该计划能够完全避免小行星伊卡洛斯的撞击。
到了1995年的时候,美国针对小行星设计了10亿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可以将1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直接炸为灰尘。
同时,在有1年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人类能够有效偏转100千米的短周期彗星。
1995年的时候,都不用说小行星,人类的科技手段已经能够偏转短周期彗星了,更何况30年后的现在。
结语
2018年,中国作为正式成员正式加入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2023年4月25日,中国航天大会的首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备受瞩目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也终于公开,开始实践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八大行动声明之一:
“防御近地小行星,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预计在2030年,将对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直接撞击采集数据,为后续消除小行星威胁提供宝贵的经验。
蝴蝶效应什么意思?小事情引起无法预料的后果(连锁反应)
导语: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中,出现一些比较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连锁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最终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某个地方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最终可能会导致遥远地方发生暴风雨,下面和探秘志深入了解一下这种效应吧。蝴蝶效应什么意思?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24:050000如果不会出现意外 人类可以存活多久(人类文明)
如若不出现意外,人类或许可以永久的存活。不会出现意外的话,人类可能会存活到地球毁灭。虽然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千万年时间,但是和地球40多亿年的历史相比起来这几千万年几乎什么也算不上,更不要说人类有历史记载的,也不过只有几千年而已,不少人都在猜测人类的文明在宇宙当中到底可以存活多久?如果是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或者宇宙灾难的话,人类是否可以一直存活下去?1.人类存活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1:08:390000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的碰撞已开始 太阳系未来的命运会怎样
近期,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的碰撞已经开始,引起了人们对太阳系未来命运的更多关注。虽然科学家早已预测到这一事件,但最近的观测显示,碰撞已经启动。当这两个星系相互靠近时,行星、恒星等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将导致大量天体的重组和分散。我要新鲜事2023-06-22 19:32:050000外星空间存在生命?NASA给出新答案,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火星有)
有一些科学家经过研究之后说只要有水的地方人就能够寻找到生命,现阶段大家已经了解了地表和我们身体的70%部分都是需要由水组成的,所以人离开水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不过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都会相信,只有地球上才有水,可能其他的星球上并没有水吧。但经过研究之后才发现,其实火星资料上已经验证火星出现过液体的水,虽然火星上有液体的水,但是火星上确实有生命吗?外星的生物确定在火星上出现过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5:06:130001人类已知最小粒子:无法独立存在(只能透过强子观测)
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学资料来看,人类已知的最小粒子就是夸克,夸克是已经无法在向下划分的粒子了。一般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是原子,而原子的结构则主要是由原子核以及围绕它而生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就是有无数个夸克组成,其中又细分为上下夸克。人类已知最小粒子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9:08: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