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吗?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有应对措施吗?
2023年5月8日,NASA发现了一颗小行星2023 CL3(直径大约200米)正在以8.2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靠近地球,预估5月24日将掠过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为724万公里。
很多人担心小行星会不会真的撞上,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首先,72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的24倍,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用草图大概可以理解为这样——
这颗小行星的预估距离相当于图中距离的24倍,相当地遥远。
我们再来看一个多年前的例子,2004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小行星代号99942),直径宽约270米(比这一次的还大),预计在2029年距离地球五万八千米处飞过,其预测撞击概率为2.7%。

对于这个可以说和地球擦边而过的小行星,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的对于它的预估是——
预期撞击威力不值得在不确定会打中人类居住区的情况下进行拦截。
NASA和加州理工大学合作的“哨兵系统(Sentry)”,用于监视关于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天体,并计算撞击的可能性和潜在的严重程度。
该数据库只会收录巴勒莫夫指数(评估近地天体威胁的科学指数)较高的小行星,而这颗2023 CL3威胁较小,甚至没有被哨兵系统认定有威胁并收录在内。
其实很多人担心的并不是这一颗小行星,而是小行星这个群体撞击地球时我们人类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形成于白垩纪和第三纪末期直径约200公里的陨石坑,这一颗预计直径10千米的灭世级小行星让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灭绝。
截至2023年4月,太阳系内已经发现的小天体接近120万颗,其中有2320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分布在地球周围。
对于此,人类其实是有所防范的。
小行星预警
小行星防御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从未停下脚步的计划,除掉上面提到的哨兵系统外,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国成立的小行星预警网(IWAN)。
这些计划通过对近地天体搜索和跟踪监测,获得其轨道测量和特征测量数据,根据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在宇宙中漂流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如以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假设出现能够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10千米左右),那么将会在木星轨道外就会被人类发现并跟踪。

现在的观测数据下,太阳系里没有什么奔着地球来的大型目标,几百年内连直径1000米的有效威胁对象都找不到。
退一万步说,真的有一颗小行星径直地冲着地球来,撞击概率被确定为100%,人类有办法防御吗?
结论是——
完全有能力防御。
小行星防御计划
从1967年以来,美国及苏联的众多学者开始提出小行星防御方案,通过测算火箭与热核武器在太空中的不同防御措施。
在总体效果、成本、事故风险、操作难度和技术准备等指标下,把避免撞击的技术战略分为了延迟和破坏。
延迟是通过温和的手段,让目标的速度改变(减速或加速),错过与地球撞击的时机,如通过发射航天器都目标周围,通过附加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小行星轨道。
由于我们现有的航天能力较低,对于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就无法通过安装推进器的方式来改变其轨道,主要办法就是破坏。
破坏指的就是直接把小行星变得无害,通过将其粉碎、炸成直径35米以下能够在大气层中燃尽的碎片、爆炸撞击改变路径等。
在人类进入热核武器时代后,人类拥有了威力更大的炸弹,虽说在地球上的小心用,但是在太空中就不需要担忧。
现有的破坏方式包括:核爆炸、航天器高速撞击等,这些方案能够让人类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能做到且成本较低。

一般来说,破坏不要求用巨大的爆炸将其蒸发,按照美国的科学家计算,小行星大多是松散石碓结构,可以在距离目标20米的地方利用核爆将其推离轨道,而不是炸散或直接炸成灰。
据估算,100万吨TNT当量的核爆能够产生的X线直径为100—1000米,对于密度1500千克/立方米的小行星能够产生足够的速度变化——
毁灭恐龙的“灭世级”小行星,只需要6—12枚12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就能够将其直接吹飞出撞击轨道。
1967年的时候,小行星伊卡洛斯(直径1610米,质量29亿吨)成为威胁,预计15个月后从距离地球60万公里的轨道飞过,如果其轨道偏转直接击中地球则会产生5000亿吨TNT当量的爆炸,瞬间杀死数百万人,百年内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美国为了应对伊卡洛斯可能击中地球,产生了“伊卡洛斯计划”——
伊卡洛斯计划的最终版本计划使用六枚土星五号火箭,分几个月间隔发射,每一枚火箭携带一个1亿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在距离目标30米处引爆,根据每次爆炸对目标的破坏情况决定下次飞行任务,该计划能够完全避免小行星伊卡洛斯的撞击。
到了1995年的时候,美国针对小行星设计了10亿吨TNT当量的热核武器,可以将1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直接炸为灰尘。
同时,在有1年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人类能够有效偏转100千米的短周期彗星。
1995年的时候,都不用说小行星,人类的科技手段已经能够偏转短周期彗星了,更何况30年后的现在。
结语
2018年,中国作为正式成员正式加入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2023年4月25日,中国航天大会的首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备受瞩目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也终于公开,开始实践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八大行动声明之一:
“防御近地小行星,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预计在2030年,将对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直接撞击采集数据,为后续消除小行星威胁提供宝贵的经验。
维a酸乳膏害了多少人:过敏性皮肤不能用(可治疗皮肤问题)
女性天生比较爱美一些,因此对于脸上的痘痘等东西也更加在意,因此治疗脸部皮肤问题是一个很多人都看中的事,之前有人说维a酸乳膏能治疗一些皮肤问题,但是也有人说它对皮肤不好,还有人说维a酸乳膏害人,那么维a酸乳膏害了多少人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维a酸乳膏害了多少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3:24:180000为什么野生动物不用吃盐,人类却必须要吃盐?人类为何如此特殊?
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用盐,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野生动物不需要食用盐,而人类却必须要食用盐呢?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科学的问题,涉及到身体的生理学、消化学以及进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人类必须要吃盐的原因:人类身体需要盐分我要新鲜事2023-08-11 19:19:140000得益于发达的大脑 人类走上了霸主之位 人类的大脑还能进化吗
人类以其独特的智慧站在了食物链的巅峰,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大脑。人类智慧的形成并非始于一开始,它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逐渐发展和演化而来的。早期的人类,比如距今380万年到280万年前的直立行走的人类"露西",其大脑容量约为400-600毫升,相当于现代人类大脑容量的一半左右。尽管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到相当高级的程度,但进化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我们的大脑仍在默默地进化着。我要新鲜事2023-08-25 17:46:330000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1846利用数学预测发现(1989年被观测到)
对于海王星,大家应该不陌生,自冥王星降级后,它就是八大行星最靠外面的一个。不过海王星虽大,但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奇: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索看看。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计算预测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55:400000美国害怕中国登月 月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月球资源)
美国害怕中国登月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担心中国会独占月球丰富的资源。美国和中国展开了激烈的登月竞赛,美国一直在打压中国,其实目的是争夺月球资源的归属问题。月球资源我要新鲜事2023-02-21 15:28:1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