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2万亿个星系 却显得如此寂静 外星人在观察我们吗
随着天文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同时也逐渐明白生命和文明的兴起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以银河系为例,至少拥有1000亿颗恒星,而可观测宇宙中则至少存在2万亿个星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存在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然而,尽管如此,过去几十年中,天文学家们从未发现宇宙中的外星文明,也未在太阳系内的火星或其他行星上发现外星生命。

随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我们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意识到宇宙的寂静。这种理论上的繁忙与实际观测上的寂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人类文明可能处于低级文明保护区内,就像地球上我们设立的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一样。或许外星文明就在我们的附近偷偷观察着人类世界,而我们却毫不知情。
回顾一下1974年的事件,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2万光年的赫歇耳星团发送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是一个二进制的点状图,其中包含了地球的位置和人类的个体情况。尽管这些基本信息与后来发射的旅行者系列探测器上的镀金圆盘相似,但阿雷西博望远镜发送的信息以光速传播,而旅行者系列探测器则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前行。几十年过去了,阿雷西博的信息已经在宇宙中航行了几十光年,而旅行者一号和二号仍然未能离开太阳系的半径一光年范围。然而,紧接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发送的信息能被外星文明接收到吗?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人类文明目前仅达到了0.73级水平,远远无法利用整个地球的能量进行宇宙广播。因此,要想接收到我们目前发射的信息,外星文明必须具备极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可能已经达到了二级甚至三级文明,掌握戴森球技术或虫洞技术。

最近在arXiv网站上有一篇论文推测了人类文明被外星文明主动发现的可能性。在足够先进的技术水平下,距离地球3000光年的外星文明完全可以通过一台口径相当于木星大小的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大型地标建筑,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或者埃及的金字塔。
之所以提到古代建筑,是因为距离我们3000光年的外星文明只能看到3000年前的地球图像,而无法观测到现代人类文明的城市和夜景。这是因为承载这些信息的光子仍在途中飞行,需要再等待3000年才能被外星文明看到。
根据双向原则,一旦外星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古代时期发现了我们,最多再过3000年,人类文明就能反向观测到外星文明。这样一来,两个文明之间就能实现双向沟通。但唯一的问题是,当面对一个距离我们几千光年的智慧种族时,人类文明是否有能力与其和平共处呢?
毕竟,地球上许多例子都表明生存竞争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宇宙中。因此,霍金在世时所发出的警告,不要与外星人联系,也并非毫无根据。也许我们的宇宙真的处于黑暗森林状态。
尽管我们对外星文明的存在和观测还了解甚少,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在不断扩大。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将能够与外星文明进行真正的接触,与他们分享知识、文化和智慧。然而,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和开放的心态,以确保与外星文明的交流是和平和互惠的,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寻找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的踪迹,不断拓展我们的视野,揭开宇宙中更多的奥秘。毕竟,我们生存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使命和责任。
无论未来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发现,我们都将继续勇往直前,不断追寻真理,探索宇宙的奥秘,以期找到与外星文明共享宇宙的可能性,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在火星种出土豆 现实火星上能种出植物吗
在火星上种植植物面临许多挑战,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研究出适应火星环境的植物品种,探索适合在火星上种植的方法,并尝试利用遮光布和红色LED灯来保护植物免受有害辐射的影响。火星的表面温度极低,大气稀薄,土壤贫瘠,水资源有限。这些因素都对植物的生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科学家们仍然对在火星上种植植物持有一定的乐观态度。种植植物在火星的意义:1.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35:110000新视野号飞船让人类对日光层有全新认识(新奇宇宙)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3:01:050000银河系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行星?(三个星系功不可没)
银河系是太阳系自己的星系,包括100到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它的直径约为150,000光年,中心厚12,000光年。银河系中,所有的恒星都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但是目前,银河系的中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引力,可以束缚千亿颗恒星自转,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谜。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9:33:290000金星上的新发现 能否揭开金星的灼热之谜(大气条纹)
科研人员在观测金星的过程中,发现了金星大气条纹的形成原因。如果能够照此方向继续研究下去,或许在未来,还有可能成功揭开金星的灼热之谜,人们可以拭目以待。外太空探索之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