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矮星格利泽710,将于120万年后到达太阳系,流浪地球恐成真
看过《流浪地球》的朋友,对其中地球开着发动机在太空中遨游的画面肯定记忆深刻,那么现实中的地球会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流浪吗?
答案是有可能
和大部分印象中地球规规矩矩绕太阳公转不同,在天文学家眼里整个太阳系其实都是短暂的动态平衡下的产物,具体到地球身上来说,虽然它45亿年前诞生后公转轨道就没变过,但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太阳系也在绕银河系中心公转。

作为银河系4000亿颗恒星之一,我们的太阳正在带着全家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里上下翻飞,每2.2亿年才能绕银河系中心黑洞公转一圈。
地球的危险就藏在这2.2亿年的公转周期里,因为太阳系在公转的路上会遇到很多星际来客,甚至是另一颗流浪恒星或者黑洞,它们都会用引力干扰太阳系内的天体运行轨道,地球自然也不可能幸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奥陌陌,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物体,好在它的质量很小,只是在太阳系里转了一圈就飞走了。
但如果当时来的不是奥陌陌,而是一颗流浪的红矮星或者恒星级黑洞的话,我们的太阳系还能保持稳定吗?地球还能继续绕太阳公转吗?

天文学家估计120万年后,一颗名为格利泽710的红矮星就将进入太阳系奥尔特云,届时它和太阳的距离将不到一光年,远比现在距离太阳系4.2光年的比邻星更近,天文学家预计格利泽710靠近太阳系后,会引发太阳系行星们的不规则运动。
如果到时候地球倒霉,被引力混乱从目前的公转轨道甩出去的话,地球退行到火星轨道的时候就算飞出太阳系宜居带了,届时全球的平均气温将降到零下50摄氏度,原本只存在于两极地区的冰盖将延伸到赤道地区,等退行到木星轨道附近后,温度将低至零下150摄氏度,整个海洋都将被封冻停止水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适合生命继续存在的只有地下了,而且是地下几千米的深度才行,因为那里更靠近地核,能受到更多热量,真正的灾难发生在地球退行到冥王星轨道的时候,届时整个地球大气层内的所有气体都将变成固态下降到地表,整个地球将失去大气层变成一颗光秃秃的冰封星球,彻底和生命说再见。

不过考虑到格利泽710要100多万年后才能到达太阳系,人类文明目前的科技进步速度又这么快,所以很多人都相信1万年后人类文明就移民太阳系所有星球了,10万年后人类文明如果还存在的话,肯定都不在太阳系了,到时候不论是流浪恒星还是流浪黑洞,都无法对人类文明产生任何威胁。
总的来说
尽管地球被从太阳系中移除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我们仍然需要有所准备,也就是不断发展科技来提高整个人类文明的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在这个宇宙中长期存在下去,甚至找到可能存在外星文明。
银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太过贫瘠,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外星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6-24 19:21:550000土星能住人吗?土星是否可能诞生生命
导语:土星上基本是不能住人的,不仅没有陆地,还有恐怖的风暴,同时这里的温度也达到了零下一百摄氏度,但是土星上是可能存在生命的,因为据NASA的特别发现,在喷射的海水中有由二氧化硅构成的超细颗粒物,而这其中的液态水和碳元素,都是相当重要的生命存在的因素,和探秘志一起了解下。土星能住人吗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05:590001如果有一天太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那么人类又该如何生活呢?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44:520000旅行者1号飞行40多年 为何没有发生碰撞?(探测器)
旅行者1号在小行星带穿行时,受到的引力很弱,这才不会发生碰撞。旅行者1号在太空中飞行了40多年,从来没有跟其他天体发生过碰撞。这让它在太空中的运行状态良好,为人们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旅行者1号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2:38:260001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载人登月吗(计划明年实现首飞)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会及中国航天集团的相关设计师透露了一些消息,称我国正在加速研发直径4米级以及5米级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并计划在明年实现首飞。这一消息令人振奋,也让人们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充满期待。近几年来,中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究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突破。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的航天科技人员不断努力,推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我要新鲜事2024-03-27 14:04:3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