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直在烧开水?所谓的可控核聚变,其实也只是烧水发电而已
以现在的视角去回顾人类文明工业革命以来的动力史,大致能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蒸汽机时代,用煤烧水的高压蒸汽带动蒸汽机做功。
第二阶段是内燃机时代,这个阶段已经不要烧水了,变成了烧汽油或者柴油,本质上都是石油的周边产品,内燃机相较于蒸汽机体积更小动力更强。
第三阶段是电动机时代,这个阶段最有意思的是重新拾起了烧水这个项目,因为电动机想要做功必须有电,而电必须由发电机转起来才能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便宜好用量又足的烧开水形成的高压蒸汽就又成了发电机的能量来源。
于是目前的能源顺序可以简化成:烧开水,高压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产生电进入电动机做功。
今天的这个高科技社会,基本上就是电动机和电池驱动的,而它们所用的电力全部来自烧开水后的高压蒸汽推动发电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革新烧开水的方式,比如我们不用煤炭,改用可控核裂变,那么就会发现烧开水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而且核原料的成本也比烧煤便宜,几根核燃料棒就让核电站工作好几年。
如此一来,比可靠核裂变还更进一步的可控核聚变为什么被称为终极能源就不难理解了,就是因为它的能量密度更大。
人类目前的主流发电方式就是烧开水,不管是核电站还是火电站都是用高温把水烧开然后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转子旋转最后产生电流
人类现在各种发电方式胡里花哨的,但是其本质都是把水烧开,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流而已。没有任何高大上的技术在里面,唯一不同的就是几百年来人类从用柴火烧水变成了用核裂变的巨大热量烧水,可以说人类的能源利用史就是花式烧开水。

烧开水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蒸汽,蒸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发电机转起来,就像我们的手摇式发电机一样,只不过发电站里的发电机都很大所以用的是蒸汽的力量,如果有一天来了一群超人义务帮我们转发电机,那么人类从此就不用烧开水了。
回到核聚变上来说,可控核聚变之所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原因就是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氢能源在地球上储量巨大,而且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也是巨大的,所以只需要一小部分氢来进行核聚变就能烧开一大锅水,从而产生蒸汽给人类发电。
不管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都需要烧水才行,所以水才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极能源,如果地球上的水突然都没了,那么人类只能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到时候什么核聚变核裂变通通不管用。

严格意义上来说,正反物质湮灭其实才是宇宙中效率最高的能量释放,因为它能把所有质量百分百转化成能量用来烧开水或者干其他事情,只不过目前的反物质太贵了,一克就要几万亿美元,所以反物质能量暂时还不具备利用价值。
韦伯发现山寨版地球 直径是地球的99% 科技或领先人类4亿年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兴趣,经过一年的升空后,它终于成功确认了宇宙中的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LHS475b。一、LHS475b的发现美国的系外行星勘测卫星首先发现了这颗行星的蛛丝马迹,使其成为了潜在的太阳系外行星观测目标。随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利用其卓越的光谱分析能力,成功确认了这颗行星的存在,并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对其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10-25 20:46:270000复活节岛神秘的巨石像 和外星人有关 为什么会奇怪地出现
至今仍然是一个未知之谜。复活节岛——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神秘小岛。这个位于太平洋上的小岛因为其神秘的巨石像而闻名于世。这些巨石像形态各异,有的温和,有的威严,但它们都是复活节岛文化的象征,充满了未知的元素和谜团。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2:02:460000杨利伟被禁止二次进入太空 真相被曝光!(太空环境)
杨利伟被禁止二次进入太空,是因为太空的强辐射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我们都知道宇航员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杨利伟顺利完成太空任务以后,国家出于对他健康的考虑要求他不再进入太空。太空任务的艰巨0000恒星的诞生过程 恒星是如何形成的
导语:恒星的最初物质来自星云,星云包含着几百万的恒星。星云中间最为重要的物质就是尘埃云,正是这些物质为恒星形成提供了条件,气体在不断挤压下形成了高密度高质量的球体,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巨大的气体从中心喷出,核心部分就成为了最年轻的恒星。恒星的诞生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0:380000航天器成功撞击小行星 执行行星防御任务 (地球安全)
科学家发射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来防御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伤害。科学家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人为改变小行星的运动轨迹,他们认为这是目前科技能够达到的最好办法。宇宙的小行星我要新鲜事2023-02-26 02:18:320001